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題:2.3%背後的中國經濟答卷——從首破百萬億看經濟大勢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申鋮、鄒多為
增長2.3%!國家統計局18日釋出的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經濟在疫情大考下實現正增長,經濟總量首次邁上100萬億元新臺階。
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突襲,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下,作為全球率先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經濟引擎作用愈發凸顯。
2020經濟成績單:來之不易,提振信心
這個2.3%,來之不易。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世界經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一些國家遏制打壓全面升級……過去一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三重衝擊”前所未有。
工作人員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分包裝車間內檢查產品包裝質量(2020年12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面對空前衝擊,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2020年,我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經濟增速逐季劃出一道上揚曲線。
“這些成績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嚴峻的情況下取得的,來之不易,成之惟艱。”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說。
這個2.3%,含金量高。
去年四季度6.5%的經濟增速,已經回到潛在增長水平,中國經濟逐步恢復常態。全年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標誌著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
重慶市黔江區白石鎮鳳山村村民在搶收蘿蔔(2021年1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楊敏 攝)
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利用外資逆勢增長,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成功簽署,改革開放在新的起點上再出發。
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平均5.6%,低於6%左右的預期目標;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20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這個2.3%,提振信心。
聯合國釋出的資料顯示,2020年至2021年,全球經濟產出累計損失將達8.5萬億美元,幾乎抹去之前4年的全部增長。
工人在位於長春的一汽解放總裝車間裝配車輛(2021年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這一背景下,中國經濟的持續復甦,顯得更為耀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釋出的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三分之一。
“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表現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作用。”法國《世界報》網站文章如此評價。
新起點再出發:未來“考卷”難度不小
首次突破百萬億元,對中國經濟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方面,這標誌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又躍上了新的大臺階。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略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與主要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寧吉喆表示,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發展遠景目標仍需艱苦奮鬥。
聯合收割機在河北省泊頭市西辛店鄉大付村的麥田裡作業(2020年6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新起點上再出發。2021年,擺在中國經濟面前的,是一張難度不小的“考卷”。
放眼全球,疫情帶來衝擊和變數,世界經濟面臨不確定性,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縱觀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防範化解風險的任務依然艱鉅。
近一段時間,國際機構對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普遍給出較高預測,大部分都在8%左右。
中鐵十一局工人在新建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建設現場施工(2020年11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在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看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在數字上看可能會比較高,主要是由於去年基數較低導致的。從兩年平均來看,中國經濟增速預計5%左右,“數字好看日子未必都好過”。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認為,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尚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匯率波動、大宗商品價格震盪、中小企業困難等風險不容忽視。
直面挑戰,更要滿懷信心。
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擁有全球最具成長性的內需市場、製造業增加值預計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位、5G終端連線數已超2億、技能人才達到2億人……18日釋出的資料,透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堅實基礎和強大後勁。
遊客在青海門源回族自治縣的油菜花田中拍照(2020年7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顧客在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大悅城購物(2021年1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我們既要看到挑戰、困難、風險的一面,也要看到機遇、有利和希望的一面。”寧吉喆說,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要發揮優勢、克服困難,實現經濟的持續恢復、穩定執行和健康發展。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1月1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2021年首批建設專案集中開工,專案數量超百個;1月15日,62個外資專案在上海集中籤約,投資額超百億美元……新年新氣象,各地正積極行動。
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制定出臺《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制定出臺自貿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新年新佈局,多部門謀劃新招。
“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已經“動起來”。
在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員工在輸液製劑生產線上工作(2021年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著力保持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
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已經明確的宏觀政策取向,為今年經濟執行穩基調、控大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分析,宏觀政策的設計,必須抓實風險防範和化解,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成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營造積極良好的宏觀環境。
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智慧機器人在福建省首家5G智慧陶瓷工廠——九牧永春智慧製造產業園區101#智慧工廠生產潔具(2021年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確保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統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經濟工作八項重點任務。
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機械製造分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對“騏躍”盾構機進行安裝除錯(2020年10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2021年穩增長壓力不像往年那麼大,這形成一個難得的時間視窗。”韓文秀表示,要用好這個寶貴時間視窗,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為經濟持續恢復、高質量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十四五”新開局,踏上新徵程的中國經濟必將乘風破浪、繼續前行,為世界經濟注入持久動力。
一艘海輪正在停靠廣西欽州港碼頭(2021年1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執行試驗動車組列車透過徐連高鐵沂河特大橋(2021年1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徐連高鐵位於江蘇省北部黃淮平原地區,西起徐州市,東至連雲港市,正線全長約180公里。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