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股市躁動時,越要深耕價值不動搖

7月6日,A股總市值破10萬億美元創5年新高 券商APP被擠爆引起宕機 。新京報我們影片出品。

最近,股市漲勢“喜人”。近一週,上證綜指漲幅超過10%。截至7月7日15:00收盤,上證指數在昨日大漲5.7%之後再漲0.37%,收盤3345.34點,今天還一度衝上3400點。北上資金持續流入,大幅淨買入,連續四日淨買入逾557億元。整個資本市場瀰漫著一種躁動,許多人奔走相告:牛市來了!併發出疑問: “牛”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A股“窪地效應”引資金注入

這輪牛市,其實不是現在才有苗頭。上半年,中國創業板指數、中小板指數與深證成指分別上漲了35.6%、20.9%與15.0%,漲幅在全球主要股市指數中排名前三。

今年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經濟幾乎停擺,各國都面臨著衰退和深度衰退的危機。在此之中,中國較早發現疫情,並且採取果斷措施進行防控,使疫情傳播規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此,基本上在一季度末,就開始了復工復產,並在二季度基本保持了疫情防控的良好狀態和復工復產的有序性。

其他國家的經濟恢復則因各種原因顯得更加遲滯。目前疫情蔓延的速度仍居高不下,對於病例動輒百萬之巨的國家來說,疫情控制遠非一日之功。雖然美國的就業反彈比大多數人預料的要快,但5月和6月兩個月的就業增幅也只收復了3月和4月總跌幅的三分之一。同時,就業反彈也伴隨著疫情的反彈,最近美國日新增病例屢創新高。將近300萬的病例基數下,恢復經濟難上加難。

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經濟儘管也受到疫情影響,但在全球危機中表現相對亮眼得多,且A股長期以來估值較低,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價值窪地”,吸引來大量海內外投資資金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外,在危機形勢下,中國監管機構正在和即將啟動大規模的金融市場改革措施與新政,給投資者帶來了相關行業及板塊“增值”的希望和信心。

這樣看來,股市上漲,確有現實性邏輯。

可持續的股市仰賴“價值加持”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現實邏輯中本身就有實有虛、虛實交替。

其實,從美股近期表現也可窺一二法門。雖然美國經濟在疫情以來表現相當糟糕,各項經濟指標只能用“屢破新低”來描述,但其股市在經歷過幾次創造歷史的頻繁“熔斷”後,並沒有一跌到底,相反,竟然掉頭開始上漲,當地時間7月6日,道指大漲而納斯達克指數再創收盤新高,與全球一起“牛”起來。

在全球大多數國家疫情防控仍在兩難之中、經濟復工復產的難度仍然相當不小的情況下,被稱為“晴雨表”的股市卻這樣“逆勢”大漲,道理何在呢?恐怕最主要的還是和全球的流動性有緊密關係。

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球“公敵”後,因防控需要禁足等措施,世界經濟發生斷崖式下跌,市場一時陷入絕望情緒。為拯救市場情緒、避免其引發蕭條等巨大危機,美聯儲為首的各國央行紛紛“重磅出擊”,拿出史上最大禮包,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儘管難以苛責非常時期的非常選擇,但流動性氾濫的後果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是一些拿到疫情救助金的美國普通市民立刻將資金投入股市。但當前實體經濟式微的癥結在於人流、物流的凝結,因此,貨幣的大量流動其實並不對症,最終只能流向金融市場,造成了“經濟差、股市強”的背離局面。

從中國股市看,金融市場改革還在繼續深化,但難以一蹴而就。頭部券商可能合併等仍屬於傳言,即使為真,“做大做強”靠的也不只是簡單相加,而需要在公司經營戰略、市場交易理念等方面的現代化、專業化、系統化。

全球疫情是否已經過了高峰還很難說,而無論疫情如何,全球保守主義、民族主義等帶來的傷害,可能還將持續甚至深化,我們面臨的困難一點也不會變少。因此,有人願意投資,無論什麼原因,都很好。但是做好自己的事,提升自己的價值,才是使股市持續上揚的關鍵和真意。

□萬喆(經濟學者)

編輯 孟然 校對 李立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18 字。

轉載請註明: 越是股市躁動時,越要深耕價值不動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