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迎來至暗時刻,龍光釋出業績預告難獨善其身
作者:雲潭,編輯:小市妹
覆巢之下難有完卵。
史上最嚴監管疊加疫情影響,曾經火爆的房地產市場一片蕭瑟。
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超80家房企預告中報虧損。行業龍頭也無法獨善其身,建業地產預計虧損50億-60億元,正榮地產預計虧損25億-30億元。深圳房企龍光,預計中報虧損5-8億元。
危機之下,房企開始尋找新的“活法”。或債務重組,探索新出路,或賣資產還債,或收縮戰線,艱難過冬。
【寒冬鏖戰】
只有先活下去,才能活得久。
萬科董事長鬱亮2018年高喊“活下去”的口號,已然成為行業共識。
當整個行業都在為生存而焦慮時,參與其中的企業,其業績之窘迫就可想而知。
尤其是,頭部房企碧桂園預計2022年上半年股東應占淨利潤約2-10億元,去年同期為約150億元,同比減少93.3%至98.7%,令市場譁然。
但也在預期之內。畢竟,上半年房企業績大幅下降及預虧已經成為行業普遍現象,沒有哪家房企能獨善其身,區別只是虧大與虧小的問題。
銷售額是房企業績的“糧倉”,更是利潤的“蓄水池”。今年以來,地產銷售大環境持續趨冷,前7月百強房企累計銷售額同比幾乎腰斬。
銷售額銳減,融資端趨嚴,兩頭受阻,房企業績呈現肉眼可見的下滑。不完全統計,已釋出業績預告的企業中,就有超50家房企預告中報虧損。
曾經風光無限,堪稱財富代名詞的地產行業,儼然成為資本市場虧損的主力軍。若加上業績下滑的企業,地產行業面的蕭條已成既定事實。
房地產迎來比慘時代,截至目前,建業地產上半年預虧金額最高,超過50億元,其次是藍光發展,預計上半年淨虧損46億元;榮盛發展預計虧損也有18億元-24億元;泛海控股、泰禾虧損都超過了16億元。
在中國經濟構成中,房地產是一個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行業。地產行業受政策影響極大,尤其是金融監管的風吹草動將直接改變行業的發展方向。
過往二十年,房企在樓市上升期,受益於相對寬鬆的融資環境,並且以高週轉模式快速成長,創造諸多資本神話。
但面對融資趨緊,疫情反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地產行業與經濟周同頻共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地產企業很難逃脫週期宿命。
深耕大灣區的龍光,曾與深圳樓市同行,創造地產輝光,但在地產下行期,業績下滑也是難以獨善其身。
這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時代縮影。
【曙光已現】
走過至暗時刻,便是風雨初霽之時。
今年以來,地產銷售依舊十分慘淡。克而瑞資料顯示,百強房企1-7月累計操盤金額同比重挫49%。
當前,樓市政策暖風勁吹,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年內房地產市場再差的情況不會出現,行業開始底部盤整,靜待觸底回升。
不過,回暖的勢頭並非直線向上,而將是一波三折的態勢。比如7月份的樓市,就呈現“冰火相濟”的景象,一方面,大環境依舊寒冷,但一方面,熱點城市市場熱度不減,上海、成都兩市的成交皆創年內新高。
政策面正不斷髮力,7月28日,政治局會議強調,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交樓、穩民生。銀保監會指出,支援地方做好“保交樓”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監管層多次表態,為房地產市場吃下“定心丸”。近期,全國多地放鬆政策“應出盡出”,部分購房者在結束觀望後或將加速入市。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就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整體處於築底階段。隨著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因城施策效果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企穩,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未來,各地救市政策力度有望繼續加碼,二線及三四線城市或將全面取消“四限”,房貸政策逐步鬆綁,利率呈現下滑跡象。
可以看出,樓市的“政策底”已經出現,“市場底”已經不遠。
【涅槃重生】
從政策釋放的資訊來看,房地產行業依然是支柱產業,在經歷調整之後未來發展前景依然被看好。
在這一大趨勢下,房企未來必將分化為幾個陣營。央企、對方國企和行業頭部企業不言而喻,但能順利渡過短期流動性困難的房企,依然能獲得涅槃重生的機會。
從目前幾家面臨短期流動性壓力的房企看,整體生產經營面依然穩定,債務風險在逐漸化解,專案交付完成順利,保持著較好的市場信心和穩定性。
以龍光為例,雖面臨流動性壓力,但其1至7月共計完成專案交付近2.7萬套,所有專案均100%如期交付,基本盤保持穩定。
對於這家房企而言,目前首要任務則是儘快出臺債務解決方案。
近期,龍光已經公開表示“絕不躺平,絕不逃廢債”,並積極與債權人溝通,努力推進整體境外債務管理。
與其他房企相比,龍光深耕大灣區,整體佈局質量較優。如果整體境外債務能獲得順利展期,走出短期流動性困難只是時間問題。
經歷了上一輪房地產烈火烹油的繁榮週期,高槓杆已經過去式,告別激進野蠻生長的時代,房地產迎來精細化運作的新時期。在新常態下,房企也將揮別過往的發展模式,以更加穩健的方式應對新週期。
當前,政策面逐步回暖,行業築底盤整,最差的情況或許已經過去。隨著債務問題的逐步解決,地產行業也將迎來利空出盡後的希望之光。
免責宣告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