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到金秋時節,2022年的市場表現確實是跌宕起伏,但也充分印證了逆向投資的重要性。
在一季度經歷了大幅度的下跌後,市場在4月底迎來一波強勢反彈,當時我們寫過一篇文章《靈犀課堂|居家期間太無聊,可以好好研究下這三個科學投資工具》建議低位開始定投。
在經歷了一輪快速的強勢上漲後,在大多數人開始強烈看多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建議對後市保持謹慎態度。
究其原因其實歸根到底都是經濟週期的問題,全球在第五輪康波週期中不可比避免地執行到了蕭條期。疊加本輪肆虐全球的疫情影響,最終我們在實體經濟層面看到的是這麼幾大現象:
蔓延全球的高通脹、經濟蕭條大裁員
美聯儲重啟加息週期,透過金融潮汐收割全球補貼本國
地緣衝突急劇升溫,俄烏爆發戰爭互相搶奪資源
背後核心的訴求其實主要是在增量空間逐漸消失的背景下,各主體不得不加劇存量空間的博弈。
經濟蕭條期預計最快在23年中下旬轉好,最晚於2025年,在此背景下,回顧以往的蕭條期各大類資產表現,不難發現股票類資產很難具備“長期持有增長價值”,更多體現為“波動中的交易價值”。那麼在市場普遍悲觀的時候逐步定投買入,在市場開始過分樂觀的時候堅定賣出,就是我們最重要的指導思想,也就是所謂的“逆向投資”。
那麼此時此刻,當市場再一次進入極度悲觀和痛苦的境地時,我們的應該做的事情也就很明確了。此時此刻市場的估值水平高低到了什麼程度呢,我們看下這幾張圖。
滬深300作為反應中國經濟各行各業最優質的一批企業,目前股債收益率的差值再次來到了歷史極值區域,價效比已經超越2018年底,與2020年疫情衝擊後相當。
再來看目前全市場總市值與中國GDP總值的比較,目前資本市場的證券化率程度在70%左右,考慮到我們未來雖然很難繼續保持GDP的總值高增長,但是避免出現負增長還是可以期待的。那麼一方面目前70%的證券化率已經處於合理區間,另一方面只要仍然保持正增長就可以持續消化證券化率。資本市場繼續的推進建設還是存在一定空間的。
最後分享一篇業內優秀基金經理,任橋資產夏俊傑的最新觀點
“未來的市場是值得期待的。當然,歷史上的大級別行情往往都需要“宏大敘事”的鋪墊。未來最可能發生的“宏大敘事”是兩個週期的共振。即中國經濟企穩週期與美國經濟衰退週期的共振。一方面,對中國而言,經濟的企穩需要充足的流動性,需要一些政策的調整,當然也需要一些時間;另一方面,對美國而言,美聯儲對通脹的判斷一直過於滯後,通脹必然會緩解,衰退也會從隱憂變為現實,屆時,貨幣政策會再次寬鬆,全球流動性也會逆轉。這兩個完全不同的週期在某個時點一定會發生共振,資本市場也必然會發生激烈的反應,那個時候,很多人眼裡“爹不疼娘不愛”的香港市場無疑會成為焦點,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擊時刻。時間是站在我們有利的一邊的。”
夏俊傑,創始人兼投資總監,仁橋(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開大學金融碩士,16年基金從業經驗,13年投資管理經驗。
2006年起,歷任嘉實基金行業研究員,諾安基金投委會委員、權益配置組總監、事業部投資總監等職務。2017年創立仁橋資產,擔任總經理,投資總監。公私募期間累計斬獲7座金牛獎、6座明星基金獎、晨星年度混合型基金獎、英華獎等數十項重量級榮譽。
仁橋資產成立於2017年5月,旗艦產品自2017年8月成立以來每年均為正收益,2021年收益38.43%,2020年收益44.32%,2019年收益31.52%,2018年收益1.88%。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