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綠茶餐廳集團的上市狀態顯示“失效”,第三次中斷上市之路。達美樂中國則再次更新招股書,推進在港交所上市程序。2022年以來,多家餐飲企業頻頻傳出衝刺上市的訊息,但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家餐飲企業能夠成功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餐飲企業扎堆上市,與當前的市場格局變化、餐企自身抵禦風險和謀求發展有關。但餐飲企業在對上市抱有極大期待和熱情的同時,也應該冷靜地看到近兩年的市值回撥,同時要意識到即使上市後,也仍將面臨門店運營能力、管理人員儲備、供應鏈完善等多方面的挑戰。
餐企謀上市,4家“失效”、1家“放棄”
新京報記者透過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包括老鄉雞、鄉村基、老孃舅在內的3家中式快餐企業已經披露了招股書。其中,2021年10月14日,浙江證監局披露輔導備案公示檔案顯示,老孃舅計劃在A股IPO;2022年1月25日,鄉村基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機板上市,這也是鄉村基的第二次上市;2022年5月19日,老鄉雞預披露了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主機板上市。此外,7月11日,海底撈釋出意願公告,計劃將分拆海外業務在港交所主機板單獨上市。7月13日,特海國際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目前,七欣天、楊國福、撈王、綠茶餐廳集團4家計劃赴港上市的餐飲企業IPO狀態為“失效”。其中,撈王和綠茶都已經多次提交招股書:撈王於2021年9月和2022年3月遞交過兩次招股書,綠茶於2021年3月、2021年10月、2022年4月遞交過三次。做日式料理的上井集團已經於9月撤回上市申請材料,放棄了在港交所上市的計劃。達美樂中國(達勢)則是在今年3月28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失效後於日前更新,繼續推進上市程序。根據港交所的規定,未能在6個月內完成聆訊或者上市,IPO申請狀態都會自動失效。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企業上市失敗,他們仍然可以透過更新資料,重新啟用上市流程。
此外,西貝也一直向外界傳遞上市意向。2020年底,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就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此前西貝有計劃上市的傳聞是確有此事。2021年,賈國龍再次對新京報記者提及關於西貝上市問題,並認為從2022年起的未來幾年,是西貝上市的關鍵期。今年9月,賈國龍在西貝集團秋季媒體溝通會上透露,希望在2026年整體上市。
開店、供應鏈、數字化為募資主要用途
根據目前公開的招股書內容,老鄉雞上市擬發行新股6353萬股,擬募集資金12億元,用於華東總部專案、新增餐飲門店建設專案及資料資訊化升級建設專案。未來3年內老鄉雞計劃在上海、南京、蘇州等地區的重點地段利用募集資金開設700家直營店鋪。
老孃舅擬發行不超過6100萬股,募資8.32億元,用於連鎖門店建設、供應鏈綜合基地建設等專案。根據老孃舅的規劃,其將在未來3年內累計新增300家門店。
鄉村基IPO募集所得資金淨額將主要用於擴充套件餐廳網路、深化市場滲透率並按需要翻新現有餐廳;加強供應鏈能力,以及透過租賃區域倉,為易受溫度影響的食材提供冷凍及冷藏儲存空間,從而支援其擴張;加強技術能力,以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
達美樂中國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淨額將主要用於擴張門店網路並擴大中央廚房的容量;提升技術能力以進一步改善經營效率和服務能力。
梳理募資用途可見,擴大規模、建設供應鏈,數字化建設是大部分餐企的一致選擇。
上市路上風險仍存
天眼查的資訊顯示,經過2021年12月24日的Pre-IPO輪融資後,老鄉雞估值達到180億元。鄉村基共有4次公開融資,在獲得紅杉中國的2020年6月戰略融資後,估值為47.5億元。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楊國福在籌備IPO前曾開放過一輪對外融資,不少專注餐飲、消費的機構聞訊而至,傳聞楊國福一度喊出200億元估值,但最終並未成功融資。另據報道,資本平臺給出的估值多在80億至120億,楊國福200億的估值“把所有的投資方都嚇跑了”。
根據公開資訊,截至 2021年9月30日,楊國福品牌旗下的5783家餐廳中,直營餐廳僅有3家。也就是說,楊國福的加盟店比重達到99%。依託龐大的加盟體系,楊國福規模可觀,但也存在加盟管理風險。楊國福在招股書中更用了30頁篇幅來闡述運營風險因素,其中著重表示加盟業務使楊國福面臨多重風險,包括食品質量控制系統、食品變質事件、加盟商的不當行為等。業內人士認為,楊國福的加盟業務過重,會存在管理失控、運作不夠標準、食品安全有隱患等風險,上市之後需要重點最佳化和改善管理和機制,擴張直營門店的數量。
值得注意的還有,謀求上市的餐飲企業中,有不少企業存在綜合毛利率低、負債率高的情況。例如,老孃舅的綜合毛利率為16.40%,低於21.48%的行業平均水平,其負債率高達61.12%;達美樂披薩經營利潤率為-29.24%,三年累計虧損約9.27億元;特海國際經營利潤率為-48.4%,累計虧損約16億元。老孃舅的招股書中還披露了對賭協議,協議約定,若老孃舅不能在2022年年底遞交上市材料或者在2025年之前完成IPO上市,控股股東有義務回購投資者持有的部分或全部股份。
成功上市是否等同成功經營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之下,餐飲企業扎堆上市,一方面與市場格局變化有關,另一方面與餐飲企業抵禦風險和謀求發展有關。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此前一直堅持“西貝不上市”,但疫情讓他發現西貝自身的問題和現金流的問題。2018年,楊國福也曾對外否認了上市,“目前沒有考慮,做餐飲還是自己做一把手比較踏實。”2021年,他則透露了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公司或將引入外來資金。“公司已將上市納入五年計劃中,國內A股是目前的理想地。”
和君諮詢合夥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餐飲企業選擇上市,很大原因在於政策的利好,政策直接影響餐飲企業的資本化路徑。他認為,A股實行全面註冊制,監管部門不再為發行人背書,企業的業績與價值、未來的發展前景由投資者自由判斷和選擇,這對於國內餐飲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風口。
但文志宏也提出,對於餐飲企業來講,目前上市的要素除了成長性之外,很重要的一點還在於它的規範性,包括財務的規範、勞動用工的規範,例如餐飲企業涉及到前端現金收銀、後端供應鏈採購等。文志宏說,用工不規範或在很多餐飲連鎖企業中存在,這很容易成為餐飲連鎖企業上市阻力。
在上市餐企業績方面,7月29日,百勝中國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第二季度業績,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百勝中國總收入為2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4.5億美元下降13%;整體同店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16%,其中肯德基和必勝客分別下降16%和15%。8月30日,海底撈釋出2022年中期業績公告。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海底撈營業收入總額為167.64億元,同比下降了16.6%,淨虧損為2.67億元;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新開129家門店及關閉291家門店,即淨減少162家門店。
文志宏認為,餐飲市場競爭已經進入到一個資本化的階段,也就是企業後續要跑得更快更強,就需要藉助資本的力量。這樣的情況不僅是在中國出現,在很多發達國家的餐飲市場也是經歷了同樣的發展路徑。“餐飲連鎖企業上市,意味著它在資本市場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本平臺,可以整合獲得更多的資源。”但並不是餐飲企業要實現規模化、連鎖化就必須選擇上市,只是隨著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能夠藉助資本的力量,對於餐飲連鎖企業的規模化和連鎖化的速度會有很大助力。
業內人士表示,成功上市並不意味著成功經營,IPO也僅僅是融資手段,並不是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法。企業上市之後,仍將面臨門店運營能力、管理人員儲備、供應鏈完善等多方面的挑戰,餐飲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王琳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