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李洪力
頭頂“AI晶片第一股”光環的寒武紀,近來的日子很難熬。
2022年3月17日,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寒武紀”,688256.SH)實控人放出增持計劃。該公司釋出的公告稱,實控制人、董事長陳天石等高層人員,擬自3月17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300萬元且不超過600萬元。
領導層的增持計劃,正是為了挽救CTO梁軍出走而導致“跌跌不休”的股價。截至目前,寒武紀已連續2日股價大跌,市值蒸發超60億元。3月17日,截至發稿,寒武紀股價微漲,漲1.35%,總市值264.1億元。
對於CTO梁軍出走的原因,寒武紀在3月14日的公告中已披露,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現任CTO梁軍因與公司存在分歧,通知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寒武紀在公告中也承認,梁軍的離職,會對公司的研發管理工作產生一定影響。
“從研發推進而言,核心技術人員離開,正常的研究節奏和規劃將會受到影響。而且技術人員很看中‘人’,很多半導體公司高管離開,都會引發一波研發人員的離開。” IC TIME首席分析師劉元對記者表達了他的擔憂。
誕生於2016年的寒武紀,是人工智慧晶片領域內的明星公司,其創立僅四年便成功衝擊科創板,拿到“AI晶片第一股”的頭銜。同時,寒武紀上市當天股價就暴漲230%,第二天市值便衝上千億大關,但其也難逃上市即巔峰的尷尬,隨後股價便開啟了下跌模式,尤其與大客戶華為分手後,股價更是一路下滑,總市值較高位1200億元已跌去超800億元。
就寒武紀CTO離職的相關問題,《時代週報》記者聯絡寒武紀,對方並未作答,稱以公告為準。
會引發研發團隊動盪?
在“技術為王”的晶片行業,每次核心技術人員的出走都會引起業內關注。
據寒武紀的招股書資料顯示,梁軍曾在華為任職近20年,歷任工程師、技術專家、高階技術專家等職務,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梁軍於2017年加入寒武紀,在其任職期間,曾參與研究並申請發明專利138項、PCT10項,均為非單一發明人,其中14項發明專利已授權,其餘仍處於審查階段。
為了減輕市場憂慮,寒武紀在公告中強調稱,公司已經建立了完備的研發體系,形成了專業的研發隊伍,儲備了豐富的專利技術,梁軍的離職不會影響公司的技術創新,不會對公司整體研發實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則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核心高管一般負責公司核心業務,核心高管的離職在短期內將會造成主管業務空心化,影響團隊穩定。如果不能及時調整補充,則會進入成長期停滯狀態,導致公司發展陷入瓶頸期。
財經評論員王赤坤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核心技術不會依賴個人。雖然個別核心技術人員,在公司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人員的離職,多數公司會根據成熟的運營機制消除不利影響,不會引發整個研發團隊的動盪。
事實上,目前的寒武紀不僅要面對內部核心技術人員出走所帶來的壓力,還難掩其自身持續持續虧損的經營狀況。
《時代週報》記者統計寒武紀曆年財報資料發現,寒武紀5年累計虧損28.83億元。2017-2020年,其分別虧損了3.81億元、0.41億元、11.79億元和4.35億元。上市後,虧損持續擴大,2月25日,寒武紀釋出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為7.21億元,同比增長57.12%;歸母淨利潤虧損8.47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擴大94.98%。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縱使晶片行業的公司虧損,普遍是因需要花重金砸研發,但隨著外部市場競爭加劇,各種晶片類獨角獸企業興起,寒武紀如果還沒有更好的資本故事可講,市場對其耐心也是有限的。
正如宋清輝所言,晶片行業從來就不缺競爭對手,除英特爾、高通、英偉達、華為等巨頭佔山外,阿里、百度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正在圍追堵截,另外,天數智芯、壁仞科技、摩爾執行緒等獨角獸企業也在虎視眈眈。不難看出,寒武紀生存環境並不樂觀。
誰在撬走核心技術人員?
在晶片行業,核心技術人員的出走並非個例。
近日,據《證券日報》不完全統計,自2022年以來,已有22家上市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離職,其中包括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公司公告的離職理由均是因個人原因辭去職務。其中,醫藥與電子晶片行業企業偏多。
而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率增高,則逃不開”晶片人才短缺"的話題。
關於“晶片人才短缺"的情況,據《中國積體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測算:到2022年前後,我國全行業人才需求將達74.45萬人左右,缺口巨大;從業者碩士及以上學歷僅佔6.53%,有經驗的行業專家和應用技術研發人才嚴重不足。
正是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半導體行業人才爭奪戰加劇。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臺積電、聯發科、海思、AMD、英偉達等多家半導體企業,都透過高薪吸引人才。前程無憂《2021人力資源白皮書》調查資料顯示,2021年高科技行業各子行業中,電子技術、半導體、積體電路行業調薪幅度顯著,同時該行業的2021年第四季度薪酬漲幅位列榜首。
在張孝榮看來,晶片行業進入歷史高速發展期,吸引了大量的傳統企業跨界進入晶片領域爭奪,這造成了企業競聘人才火熱。高階晶片人才供不應求,進而薪酬大幅增長,但也刺激了人才加速流動,跳槽頻繁。
但在愈演愈烈的搶人大戰中,企業核心技術人員跳槽似乎並非那麼簡單,這些技術背景強大的知名高管正成為一些資本、創業公司的獵物。
“類似寒武紀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現象,是晶片行業發展初期的縮影。‘找準賽道+組建團隊+資本加持+規模擴張+快速變現’五部曲,是眾多成功資本的打法。”王赤坤說。
王赤坤解釋,人工智慧和半導體創業企業,對資金需求更加渴望,其中研發團隊背景成為融資的關鍵。而創業公司為了組建強大背景的研發團隊,會不惜成本的挖一些上市公司或知名公司的團隊成員。創業公司會利用這些背景的研發團隊,迅速拿到百倍以上的融資額度。
“行業發展的必然要經歷的一個泡沫期。經過了這個階段以後,晶片人才的供應問題得到緩解,人才流動才會走向理性。“張孝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