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引入“時間銀行”這一社群養老概念,重慶、成都、遵義等多地也早已開始試水。據北京青年報1月12日報道,目前北京已有3家試點,“時間銀行”志願服務目前正漸趨走向社群常態化。
早在2018年上半年,民政部就明確將“時間銀行”納入全國居家社群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範圍,並爭取在試點的基礎上建立能夠在全國推廣的執行模式。
1
什麼是時間銀行?
所謂“時間銀行”,是指志願者為高齡、獨居或者特別需要人群提供志願服務,將提供志願服務的時間進行儲蓄,待自己年老需要幫助的時候,從“時間銀行”支取時間兌換服務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
時間銀行的倡導者是美國人埃德加·卡恩,他眼中的時間銀行,是指志願者將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存進時間銀行,當自己遭遇困難時就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時間”。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壓力逐漸加大,“時間銀行”這種新型的互助養老模式日益受到關注,成為各個地方積極探索的養老模式。
2
多地制定條例為之護航
2020年12月23日,民政部網站釋出《志願服務記錄與證明出具辦法(試行)》,這一條例將於今年2月1起施行。這也意味著,全國各地的志願者們在提供志願服務的同時,也擁有了司法保障。與此同時,各地相繼出臺了“時間銀行”相關護航政策條例。
青島:專門制定時間銀行實施方案
2020年4月14日,青島市出臺了《青島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明確了青島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制定了《青島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細則》,明確了時間銀行管理機構和服務站點相關標準及管理制度;志願者、服務物件稽核、註冊、退出等相關標準規範;時間銀行志願者提供服務的流程及服務標準;時間銀行服務專案種類;時間銀行服務安全管理規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辦法;時間銀行服務站點以及時間銀行志願者獎勵辦法等規章制度。
2021年,青島市將全面推廣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現服務時間全市通存通兌。
江蘇:制定志願服務條例明確制度
在2021年1月13日召開的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江蘇省志願服務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提請審議。此次《修訂草案修改稿》中增加了類似“時間銀行”的概念:志願服務組織可以建立志願服務時間儲蓄制度。志願者本人需要幫助時,根據其志願服務時長,志願服務組織優先為其提供志願服務。
此前,南京已出臺方案,從市一級層面建立統一的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成為全國首個在全市層面統一推行“時間銀行”的城市。
上海“時間銀行”志願者賠老人聊天
上海:“時間銀行”寫入養老法規
2020年12月30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第28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明確指出“鼓勵和支援老年人開展社群鄰里服務、低齡健康老年人與高齡老年人結對關愛等互助性養老服務,探索建立互助性養老服務時間儲蓄、兌換等激勵、保障機制。”將“時間銀行”寫入養老法規,並逐年擴大覆蓋範圍,該《條例》將於今年3月20日起施行。
北京:透過志願服務條例進行激勵
2020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北京市志願服務促進條例》。條例提出,北京市將建立健全社群志願服務回饋機制,支援志願者利用參加志願服務的工時換取一定的社群服務,志願服務組織可以透過服務積分、時間儲蓄以及會員互助等方式,激勵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
這一條例將於今年3月1日起施行。這也意味著,六渡河村的志願者們在提供志願服務的同時,也擁有了司法保障。
成都:“時間銀行”將納入社會信用體系
2017年9月20日,成都市正式出臺《關於深入推進城鄉社群發展治理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群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居民參與社群治理、維護公共利益等情況存入“時間銀行”,納入社會信用體系。
據悉,“時間銀行”透過記錄百姓提供志願服務時間,如服務2小時、10小時,存入“時間銀行”中,並納入成都市社會信用體系。
3
實現全國通存通兌成關鍵
“時間銀行”試點早已開展,但是要創優時間銀行的發展環境,就必須打通各地時間銀行的地域壁壘、規則壁壘,實現時間銀行的資料共享、資源共享、服務共享,像商業銀行那樣,開通時間銀行的全國“通存通兌”功能。這就需要統一管理責任部門,統一執行規則,統一執行平臺,統一“儲存”賬號。
青島:建立電子時間銀行
2018年12月20日,全國首家以電子社保卡為載體的電子時間銀行在青島正式啟用。電子時間銀行將“時間幣”計入志願者時間賬戶,利用電子社保卡、手機APP和線上服務管理系統,志願服務時間可實現長期可靠的記錄管理和通存通兌。將逐步解決其他地區普遍存在的志願服務規模小、普及程度不高、服務內容單一、管理效率低、永續性不強等問題。
成都:把時間銀行搬上區塊鏈
2020年7月15日,伴隨著成都市首個區塊鏈技術服務社群智慧治理的新經濟產品“鏈動社群”系統的釋出,其第一個鏈上社群“香城鏈動”小程式也正式投入使用。
成都市新都區桂東社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應用區塊鏈技術,可確保“時間”資產的儲存和兌換公開透明,不會被篡改,資料將被永久記錄在鏈,不會產生資料糾紛。比如志願者在成都積累的服務時間,回到貴州老家後還可兌取,不用擔心資料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端午節南京市秦淮區大陽溝社群志願者給老人包粽子
南京:可在支付寶裡儲存公益時間
2019年10月起,南京建鄴區桃園居社群更是試點在支付寶裡儲存公益時間,為自己兌換養老服務,且整個流程被記錄在區塊鏈上。
2019年年底,南京市11個區和江北新區、24個街道、247個社群參加首批“時間銀行”試點。2020年9月,在試點基礎上,各區全面推廣,實現全市通存通兌。
“時間銀行”在中國的建立和發展,為我國養老制度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互助養老,愛心迴圈,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正在成為每個人都觸手可及的美好現實。
封面新聞編輯 張琴 綜合北京青年報、瀟湘晨報、成都日報、海報新聞等 圖據視覺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