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基民一些建議
公共衛生事件持續一年多了,平常沒事也不出門就憋在家裡研究基金。最近突然發現新基民好像很多,包括我身邊的不少朋友。
新發基金火爆
新發基金不管限額是多少,一般都是當日售罄,並且按比例配售,有點像飢餓營銷,這種情況從2020年四季度到現在持續很長時間了,只要是大公司的頭部基金經理,歷史業績不算太差,一兩天售罄基本沒什麼問題。記得以前新基金都是十幾天,個把月,還不一定到上限。
市場不缺錢,新基民也有錢,有了這些錢,短期市場也不會跌的太厲害,因為一旦跌下去,這些千萬億募集的新基金就會大筆建倉,建的晚了,可能就給別人抬轎子了。大家都虧,沒人說你,別人漲了你不漲,就要被罵了。
關注基金的人越來越多
最近看到個新聞,說某公司年終獎是給員工發基金,基金投教都做到這個份上了,這個公司的老闆真的可以。
說三個身邊的例子。
一個一年多沒聊過天的朋友,是個90後,單身、獨立的新時代白領女青年。上上個星期突然問題我玩基金嗎,我說玩了幾年了。然後聊天中她問了幾個問題,“看好白酒嗎,每天幾點買入合適……”。因為是交心的朋友,我耐心的給她聊了一會,當她要我推薦一個新能源主題基金的時候,我猶豫了,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對新能源基金還是有一點研究的,但是要我說一兩個適合她的基金真的很犯難,不是不想讓她賺錢,而是我不知道她需要什麼型別,能承受多大風險,何況現在新能源已經漲的很高了。思量再三,最後我把我寫的一篇關於新能源組合的文章發給她了,並告訴她多對比學習瞭解,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
也不知道她看了沒有。前些天白酒跌的有點多,不知道她買了沒,想問又沒好意思問。
第二個例子是上週我們單位組織打疫苗,在我們園區物業辦公室,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保安大哥在聽手機的廣播,我聽的很清楚,內容是在講什麼是指數基金。不知道這位大哥能不能聽懂,希望他聽得懂,但是還是希望他能多瞭解下什麼是主動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偏債混合基金,可能穩定點的基金更適合他。不過也有可能這位大哥喜歡刺激點也不一定,要知道我們單位打掃衛生的阿姨家裡都有幾套房。想到這裡,我安安靜靜的排隊候場。
第三個例子,是前幾天一個好朋友,80後,有房貸,兩口子收入穩定,家庭條件還算可以。上次聊天是8月份。她一上來就問了我4個問題:“你買股票還是基金,你覺得21年行情咋樣,港股是潮流嗎,今年適合買什麼型別基金”。我簡單說了自己想法,然後她說:“我要買一個,你說哪個好?”。這個問題同樣讓我語塞,我就把我一個QDII組合給她了,讓她挑,她說她也不會挑,我就選了三個相對穩定點的給她了,然後問了她一個問題,你期望明年這些港股基金收益能有多少,她說30%就行,如果行情不好說不定也會跑。
以上是我身邊的真例項子,讓我忍不住回憶一下自己的投基經歷。
我買的第一隻基金是博時天頤債券C,那時候是2012年,新基金剛成立上市不久,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了一千塊的,主要是想看看他和國債有什麼不同,不過沒多久就賣掉了,因為我發現他的波動比國債大多了,還會虧,太刺激受不了。
因為這個經歷我知道了基金這個玩意,也對博時有種莫名好感,畢竟是第一次。
後來在2014年開始對基金有一點認識,膽子也大了,買了幾隻混合基金,專挑收益高的買,能賺錢的就買,不買那些不賺錢的。那時候對基金公司實力,經理能力,基金風格一概不知,收益率是選基唯一標準。2015年賺了很多,後來又都賠進去了,在快要賠本的時候一把全贖回了。
2017年開始,對基金進行更多學習瞭解,開始瞭解各種基金獎項,各種網站大V推薦。對那些獲獎的基金特別著迷,當時的選基思路就是,選獲獎最多的基金產品。把各種獎項過去三年的得過獎的基金羅列在一起,看誰出現的次數多就買誰。經過一系列對比,選出了一些優秀的基金,個別基金現在還在持有。同時對各公司的歷史長牛基金有了一定了解,並且知道了基金的各種型別和風格。知道了自己大概適合哪一類。不過在2018年贖回了大部分,沒虧也沒怎麼賺錢。
2019年初,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真正瞭解了指數基金和定投這個概念。捎帶著也學習了一些投資的基本方法論。後來去天天基金等大網站去看大V的組合,跟蹤他們的觀點和邏輯。
隨著學習的深入,膽子也越來越小,可能也是被市場教育了。不敢買股票型基金,只撿收益稍高的混合基金買,當年冠軍絕對不買。開始從瞭解基金到去了解基金經理,去了解基金公司及公司的優勢特點。開始學習什麼是波動,回撤,夏普,對沖,學習瞭解優秀基金經理的投資方法論。
經過一定知識儲備,自信心也提升了不少。除基金外,又撿起了股票賬戶,不過自忖不是玩股票的料,沒敢投太多錢進去,主要還是投在基金上。股票權當是解決手癢的問題,保持自己和市場的聯絡。
說到這裡,總結一下我對那兩個朋友建議,也是對新基民的建議。
不要盲目信任明星基金,這些基金可能歷史業績不錯,但也可能只是當期領先而已,那些暴漲的基金看起來誘惑很大,但往往他們就是微笑殺手,你駕馭不了他們的。
不要盲目聽其他任何人給你推薦的基金,要知道每個人期望收益不同,能承擔風險不同,對行業及經理的認知不同,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最起碼你要告訴別人你能受得住多大的回撤,投資的時長多少,期望的收益是多少。同時我覺得直接向別人說就買某某基金就行,這種方式是不負責任的,對新基民來講,投基第一個目標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去適應這個投資方式,感受這個投資方式的特點。當新基民有了一定體驗後,再談賺錢也不晚。否則市場一震就出局了,還得埋怨推薦的那個基金是垃圾。
一開始少投點,慢慢的加倉,不要一把梭,覺得錯過今天就不是好機會了。機會多得是,機會不是來自市場的漲跌,而是你自己的認知。定投或分批投應該適合大部分新基民。
不要追熱點,你追不上的。如果真的看好某個具體行業,比如新能源,醫藥,可以先選兩三隻基金少買一點埋伏著看看,以後有回調了可以慢慢加倉。人生很長,機會很多,不要冒險。
如果真的不知道買什麼基金,去買獲獎的基金相對靠譜,比如晨星基金獎,金牛獎等等。不過也要對比一下波動,回撤等資料,這些都是可以查得到的。可以參考大V的選基,或者抄作業,不過最好跟蹤半年再考慮是否跟定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適合你。最好不要買他組合中的一隻或若干只,因為他們的組合是根據自己的投資邏輯選的,單隻基金可能不是最優選擇,而且他們動不動就調倉。
如果真的不知道買什麼基金,也可以考慮投顧,天天基金上有幾家,每一家我都買了一些,主要是作對比,一年多下來感覺還可以。2020年最高的也有59%,趕得上偏股基金平均收益了。
不要覺得2019-2020年收益那麼多,就指望2021年收益更多,相反,2021年收益有15%就很不錯了。
多學習,真的,你永遠賺不到自己認知之外的錢,我對這句話體會越來越深了。最後分享一下今天看到的一個段子:行情瘋了和女朋友瘋了基本差不多,初期不要試圖去講理,緊緊抱住就行。何時該撒手,只有專業渣男才能做到。
(文章來源:基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