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儲能增量腹地。
此前,通威股份(600438.SH)以低5分錢的招標價格進軍元件環節的新聞,曾帶崩光伏板塊,而A股市場在上週再次出現三則重大利空,將光伏及儲能板塊一起拉下了水。
其一,市場傳聞歐盟正制定緊急方案,調整電價與天然氣價格的關聯機制,並進行長期的“電力市場結構性改革”。
受此訊息影響,歐洲部分國家天然氣價格/實時電價短時間內出現大幅下跌,讓市場遵循“光伏儲能裝機對沖高電價”框架的資金聞風而逃。
其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接受美國Ampt公司申請,對SolarEdge(一家以色列公司)在美銷售的光伏最佳化器、逆變器及相關部件啟動涉及專利侵權的337調查,讓市場擔憂A股公司出海計劃會否受阻。
其三,逆變器資料造假的傳聞,讓市場拋棄估值已經不低的相關公司,即使A股逆變器龍頭及時在晚間釋出公告回應此言論,但第二天股價依然普遍跌幅在3%左右。
上述三點,近兩日有了新進展。比如,當地時間9月2日,簡稱“俄氣”的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俄氣)宣佈,其重要的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管線北溪一號無法按計劃恢復送氣。
以及,國內逆變器企業出口美國只有組串、微逆產品,在美國以外地區已獲得Ampt技術授權從而加速市場份額替代。另外,量價等統計口徑問題,導致海關逆變器出口資料不可一窺全貌也成為一種解釋。
但光伏儲能兩個高位賽道風聲鶴唳,一遇利空便承壓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市場在經濟復甦受到疫情反覆影響,以及政策沒有大力度刺激的前提下,或許依然只能選擇賽道股來滿足倉位配置要求。
是否還有細分領域,未被大幅度炒作、行業邏輯較為“硬核”、業績也確實存在增量空間呢?
或許儲能溫控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細分領域。
01 溫控的種子,在儲能中發芽
溫控器,是指根據工作環境的溫度變化,在開關內部發生物理形變,從而產生某些特殊效應,產生導通或者斷開動作的一系列自動控制元件。
或者透過溫度保護器將溫度傳到溫度控制器,溫度控制器發出開關命令,從而控制裝置的執行以達到理想的溫度及節能效果。
其實,溫控在儲能領域大規模應用之前,市場份額最大的是IDC資料中心。而IDC溫控行業的需求,核心來自於未來對於能耗水平的嚴格限制。
衡量資料中心能效的指標為PUE,也就是在提供給資料中心的總電能中,有多少電能真正應用到了IT裝置上。用資料中心總耗電除以IT裝置耗電,就得到了PUE值。
PUE越接近1,說明製冷裝置、配電裝置這種非IT裝置的能耗越低,資料中心能效水平也就越好。
根據2021年頒佈的政策,至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資料中心PUE應降低至1.3以下,嚴寒和寒冷地區力爭做到1.25以下。而在2019年,80%以上的中國IDC資料中心PUE值在1.5-2.0之間,與目標水平有顯著差距。
根據溫度的大小及精度,溫控又有兩個層級。
首先是精密溫控,工作裝置可承受溫度範圍小,溫控精度要求較高,通常需要空調裝置降溫。典型的應用場景比如IDC機房(工作溫度要求控制在45度-65度)、通訊基站、儲能(目標溫度35度以下)等。
其次是非精密溫控,因為工作裝置可承受溫度範圍較廣,溫控系統相對簡單,所以不需要配合空調使用,典型應用場景比如特高壓直流輸電熱管理,溫度要求在50度以下就可以。
而對於精度溫控來說,決定溫度控制和PUE值的核心裝置,是專用空調。這也是溫控賽道、尤其是專用空調公司,在A股市場隨儲能板塊聯動漲跌的原因。
代表公司如同飛股份(300990.SZ)、申菱環境(301018.SZ)、英維克(002837.SZ)等。
梳理完溫控的市場前景,不同的技術路線和產品技術指標也將決定各家公司未來能分到多大蛋糕,這也是下游大客戶進行產品驗證的重要參考。
目前主流方式有兩種,分別是風冷和液冷。因為溫控的原理,就是透過特定物質進行熱量交換,風冷即是透過空氣進行熱交換,簡單理解就相當於空調通風的原理,而水冷以及液冷是透過水、乙二醇、氟化物等液體吸熱交換。
但風冷和液冷的散熱效率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因為導熱係數完全不同,冷卻液的導熱係數是空氣的幾十倍,這也決定了風冷系統在最大散熱能力上無法匹敵液冷。
所以,在IDC資料中心和儲能領域,液冷是最重要的未來技術方向。
如上文所述,IDC資料中心的工作溫度區間在45度-65度,此應用場景下有明確的能耗要求,即PUE指標。
單純的風冷方案,在散熱效率,而和能耗方面,均不符合行業降低PUE的需求。故而間接蒸發冷卻技術、伺服器液冷技術等工程性改良方案,是當前主要技術方案。
儲能的工作溫度需要控制在35度以下。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能耗要求,風冷仍是當前的主流方案,但因為風冷降溫對於空間要求極大,不利於電池密度的提升,,因此,儲能的未來也會朝著液冷的方向發展。
綜上,溫控領域三家代表公司,誰能夠在液冷產品上殺出重圍,得到諸如華為、寧德時代(300750.SZ)、陽光電源(300274.SZ)、派能科技(688063.SZ)等大客戶的驗證,誰就將在儲能溫控領域贏得更多生存空間。
02 申菱環境能否突出重圍?
在這幾家溫控公司當中,作為華為溫控供應商的申菱環境,格外受到市場的矚目。
公司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0.8億元,同比增速59.57%;實現歸母淨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60.41%。單季度來看,二季度單季營收6.5億元,同比增長35%;淨利潤0.66億元,同比增長11%。
分業務來看,公司各業務板塊均取得突破和進展,其中液冷產品同期實現翻倍以上增長。
(1)資料服務產品收入2.63億元,同比增長42%,同時在該業務領域的工程服務及材料等其他產品增長約386.22%,整體資料服務領域業務增長約72.61%。
公司液冷溫控系統營收同比增長110%,實現海外大型液冷客戶規模化交付。在這部分營收中,除來自華為的貢獻外,營收同比+80%;
(2)工業空調收入同比增長51%,主要受益於特高壓電力等產品。根據公司公告,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儲能系統和大客戶的定製聯合研發;
(3)特種空調板塊整體營收同比增長超99%,其中,特種空調營收同比增長13.18%,工程服務及材料等其他產品增長約853.68%,主要受益於醫院解決方案等新場景的落地。
作為華為溫控的主要供應商,雖然公司沒有披露具體的業務資料和產品效能引數,但可以推斷,申菱環境的產品能力還是不錯的。
但隨著陽光電源釋出的溫控產品系數和技術細節,還是能看出溫控企業未來技術壁壘仍需要突破,這也是申菱環境的首要功課。
如上文所述,溫控精度的控制是主要技術壁壘。
以一個3MWh儲能系統為例,如果用280Ah的電芯,共需3000多個電芯,要讓每個電芯的溫差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這裡面涉及一些邏輯演算法,也是考驗各家技術開發能力的地方。
而陽光電源公佈的儲能溫控新品當中,分環節看,首先液冷溫控能夠控制溫差在2.5°C以內,並利用電力電子技術實現均溫及均流。
透過發熱模擬,利用多級變徑流道和微通道均流設計,合理設計冷卻液的流速以及流量,並對管徑的大小進行嚴格管控,全生命週期電池的壽命預計提升兩年。
其次是簇級管理,透過4D感測技術獲取百萬量級大資料,採用遞進式休眠演算法,結合執行工況智慧調節散熱能效,能實現輔電耗能降低40%以上。
相比於傳統的散熱系統,百兆瓦時全生命週期可以節省輔助功耗1,400萬度電。
最後是實現毫秒均流,智慧調節每一處的充放電。陽光電源的溫控產品,是透過觀測每簇電池的實時狀態,智慧調節每簇充放電功率,實現能量以及效率的最大化跟蹤,進行差異化功率分配,發揮每簇電池的潛力,使系統迴圈效率(RTE)提升3%,從而提升可用容量率2%以上。
以上技術細節,在此前業內對於儲能溫控行業的調研當中,也被經常提及。並且最重要的是,除華為、陽光電源之外,寧德時代也在溫控上對廠商提出瞭如此要求。
這也是後續申菱環境能否在與同飛股份、英維克等同行的競爭中勝出的重要關鍵點。
近日申菱環境的投資者交流公告顯示,公司表示目前在手訂單保有量較為充足,過去幾年增長較緩,很大程度因產能受制,而公司IPO募投專案落成一定程度解決了產能問題。
根據招股說明書,申菱環境IPO募資專案為專業特種環境系統研發製造基地專案,總共投資額為6.3億元,已於2022年5月份投產,也就是說,溫控產能建設週期大概在1年。
目前公司持續在二級市場融資,如以定增的方式,建設新基建領域智慧溫控裝置智慧製造專案、專業特種環境系統研發製造基地專案(二期),總投資額擬定為9.1億元。
如果定增順利過會,按照IPO時的產能投產進度,2023年底此次定增產線將順利投產,這也是持續跟蹤調研的重點。
業內認為,申菱環境之所以不停擴充產能,除了保證華為核心供應商地位之外,也希望能夠藉此進入寧德時代儲能溫控供應商名單。
申菱環境雖然目前在進行匯入,但是寧德時代有一個比較完整成熟的供應商開發流程:第一步供應商資質認證,對公司的技術、管理、供應鏈等進行稽核;第二步產品質量認證,做一些產品的試製;第三步為小批次的供貨認證,整個週期在10個月-12個月。
申菱環境的技術和產品到底能否得到寧德時代的認可,亦需要重點跟蹤。畢竟,寧德時代目前也在匯入同飛股份的產品。
瞭解完公司在國內儲能溫控領域的市場前景和客戶匯入之後,中國光伏儲能另一大戰場——出口,也是申菱環境不得不提的發力點。
03 歐洲能源吃緊,申菱發力熱儲+熱泵
申菱環境此前釋出公告稱,擬與眾致投資、申菱投資、眾美投資共同投資設立廣東申菱熱儲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決定佈局空氣能熱泵採暖領域,結合太陽能利用及儲能技術,為歐洲市場乃至全球客戶提供光儲熱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該熱儲公司已經完成工商登記。
之所以要在熱儲和熱泵方面進行海外佈局,原因也和A股光伏儲能公司異曲同工——希望能在海外出口這塊大蛋糕上分一杯羹。
簡單來說,空氣能熱泵是用少量電能驅動熱泵機組,透過工作介質進行變相迴圈,進而利用空氣中熱能的一種裝置,主要用於熱水、採暖、烘乾等領域,具有節能、無汙染的特點。
相較於其他取暖方式,空氣源熱泵的一次能源耗能,僅為電鍋爐的27%、燃煤鍋爐的49%和燃氣鍋爐的59%。
簡單梳理近期的新聞來看,首先,德國內閣本週三透過多項節省能源措施。
從9月1日起,除了醫院等場所,公共大樓採暖溫度最高只能為19攝氏度,在走廊、門廳等區域或將完全關停取暖大樓、街道中的觀賞性照明將被關停,底商夜間鋪面照明也或將被禁止。對於私人游泳池供暖的禁令也正在計劃中。
另外,就是文章開頭所提及的俄羅斯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無限期停工,業內推算,這將使得歐洲天然氣一直吃緊到2023年底至2024年中。
相關人士預計,歐洲能源危機疊加中國“雙碳”戰略,將加速空氣能熱泵滲透率提升。
俄烏衝突導致歐洲能源危機催化,歐洲面臨天然氣供應中斷背景下,超過70%的天然氣的能源依賴度,使得歐洲迫切需要改變供能結構。
而供暖作為能耗重要領域,空氣源熱泵不依賴化石能源、能效高的優勢凸顯,被列入“REPowerEU”能源計劃,有望成為“缺氣”下的主流供暖方式。
因此,在申菱環境披露此類業務和相關公司投資之後,市場直接給出了20cm漲停板。但亢奮之餘,我們必須清醒的意識到,從熱儲公司完成工商註冊,到最終為客戶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仍然需要時間。
04 估值突破上沿,業績能否驗證?
面對市場和股價波動,需要保持理智。申菱環境從4月底這波上漲最高已3倍有餘,K線圖以及歷史估值分位都已經突破中樞。
從歷史經驗來看,光伏和儲能板塊如果出現了一隻股票突破中樞的走勢,說明市場已經預判後續公司的業績將出現大幅度放量。而從申菱環境業績走勢來看,今年一季報歸母淨利潤增速,恰恰是增量拐點。
2022年一季報拿下120%以上營收增速和724%歸母淨利潤增速之後,申菱環境公告稱,在全球疫情嚴峻經濟大環境普遍都不樂觀的情況下,公司2022年一季度公司實現較快增長,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公司堅持聚焦主業和產能逐漸釋放。
雖然並未解釋具體原因和客戶收入結構,但隨著5月份投產的IPO募資投建專案正式落地、在業績的基數效應下,2023年中報之前,申菱環境或許還將保持高增速。
回到原來的問題,雖然溫控擴產週期只有1年左右,但2023年中報到年報之間的業績,將會面臨高基數和產能增量空檔期。屆時市場會否提前兌現預期,確實需要警惕。
溫控這張大餅已經開始下鍋,蔥花也已經撒到了歐洲,但類似申菱環境這樣的廠商,若想持續獲得高估值,技術、客戶驗證、產能、業績增量、盈利能力都必須一一具備,方可“對得起”市場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