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元素的使用,國潮的未來更應挖掘內容本身。”
作者:劉小七
編輯:tuya
出品:財經塗鴉
2019年,中國品牌新玩家快速湧入線上市場,佔有率達72%;2020年,消費者對於國貨品牌的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對國貨品牌的消費傾向上升了35%。
在品牌化、全球化、數字化的驅動下,國潮品牌開始了向國外進軍的腳步,盲盒、美妝、服飾等品類出口增長迅速。CBNData釋出的《2020跨境出口消費趨勢報告》報告顯示,盲盒線上消費呈爆發式增長,消費增速達400%以上;美妝品類也達到50%。
據2021年Q1最新財報顯示,安踏、李寧、太平鳥、Kappa等國產服裝品牌的營收和淨利基本實現雙增長。其中安踏品牌的營業收入達到112.3億元,領跑國產服飾行業,同比零售額達40-50%增長,旗下FILA品牌營收實現同比增長75%-80%。
瑞士信貸近期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過去七年,中國品牌的平均增速要比外國品牌高出整整4個百分點,且預計這種優勢還會繼續保持。
國潮的發展不是偶然,而是內外部因素共同的作用。隨著經濟發展及文化認同、社會認同、自我認同的提升,人們意識到需要有這樣一種消費品是國家的品牌,而不是以往認知的國際產品。
抖音、快手等平臺則把小眾化的需求擴大,將國粹等重新煥發活力,即“新國粹”。新國粹不僅僅停留在文化產業本身,也包含廣告、課程等的收益,另外還有很多衍生品,包括最典型的細分市場--漢服。
2016年,漢服的市場規模不到10億;到2020年已增至66億,預計今年將會突破100億,平均增速接近100%。
華興資本網際網路消費投資人許樂洋表示,這幾年“所謂的國潮與之前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因為它真正把一些文化及新一代年輕人的精氣神體現在品牌的塑造裡。是一個融合、綜合的品牌,偏向於真正的消費,而不是一些基礎的需求”。
而這其中主要有兩個變化,一個是消費者本身的遷徙——有些東西的迭代是跨代的,每一代產品反映的都是這代人的審美,所以當Z世代成為消費主流,他們的需求較上一代已從馬斯洛金字塔的塔座升至塔尖。
另一個則要從供給端來看。之前國內的企業在研發端和對消費者的研究方面並沒有做得很精細,往往海外的品牌做得會比較好。但隨著企業能力的提升,國貨品牌的優勢逐漸顯現。由於國內企業就在本土,對於消費者的理解實則更加接地氣。海外企業雖然也理解,但他們稽核週期長,兜一圈反饋回來後,很多東西也許已經變形。
另外近些年由於像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媒體矩陣的出現,國內消費渠道和營銷能力均在升級,相較傳統品牌,新品牌會更好地運用他們,佔得先機。
最後是供應鏈。供應鏈本就是國內企業的優勢,只是原來中國的供應鏈將產能交給了國外的訂單,沒有公司去做消費者的獲取,“就只能乖乖地做好供應鏈。”
但這幾年大家也有一定的意識去做前端的品牌,甚至去創造一些概念,加上供應鏈已經被打磨得非常的完善,再去為現有的品牌服務時,大家會發現其實我們的產品品質非常好,只不過原來這個品牌貼牌叫雅詩蘭黛,今天它就叫完美日記。
許樂洋說他們投資的大概念有兩個:天花板比較高和市場集中度較低的賽道。
“在當中水大魚大,”許樂洋說。“無論怎麼去做細分領域,如果每一個都是百億級市場的話,贏家不止一個,投資人的選擇也會更寬鬆一些。”
集中度沒那麼高也滿足了上一個條件的補充。許樂洋表示,也許(行業)一、二、三名客觀來講都是好的投資標的,進入的時間點到退出的時間點中間的差值,可能是大家獲得收益的地方。當進入價格足夠便宜的時候,終究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投資。
許樂洋說他們會把美妝個護和食品飲料放在一起看。美妝做成第二個花西子並不容易,基本只有部分垂類的機會,所以相比較而言,“我們覺得護膚的標的潛力更大”,他說。
他認為護膚品的使用者忠誠度比較高,所以當養成並且轉化成使用者後,品牌能夠獲得使用者相應幾年的付出,所以在護膚品當中應該也會誕生很多巨頭。
“國際上的化妝品巨頭基本上都是多品牌運作,而且美妝和個護佔比相當大,”許樂洋說。“所以這塊跟食品飲料配合在一起,我們覺得是兩個超大天花板的賽道。”
據瞭解,從變現規模和生態大小來看,目前對新國貨幫助最大的是影片平臺,如抖音和快手。據易觀分析高階分析師李應濤,2020年,抖音電商變現的整個GMV達5000億左右;快手也有接近3000億的規模。
但是,現在的國潮產品更多隻是基於元素的使用,還在一個比較淺顯的層面。如果稱國潮興起是1.0版本的話,2.0、3.0、4.0會是一個長期發展的路線,那個時候需要挖掘的應是內容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