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不溫不火,今年春節後,市場風格出現較大轉換,食品飲料、醫藥、新能源等行業出現大幅下跌,期間“碳中和”概念受到市場重視,公用事業、鋼鐵、煤炭等行業表現突出。4月份以後,市場開始震盪反彈,前期跌幅較大的熱門賽道反彈明顯,醫藥、白酒、新能源等表現最為強勢,與此同時,有色、煤炭、鋼鐵等產品價格上行,板塊個股也有不同程度上漲。
捉摸不定的市場讓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業績排名也出現風雲變幻,其中,張坤、董承非、謝治宇等明星基金經理旗下不少產品,近期收益也處於“墊底”狀態。引發不少投資者吐槽和疑問“謝治宇的基金最近怎麼表現這麼差”“這些明星基金都沒回本,要不要換?”那麼,到底什麼原因導致了明星基金出現落差,投資者該如何應對呢?
為什麼明星基金業績出現滑鐵盧?
1、押錯賽道、踩雷個股
對市場的預判和持倉還是這些基金短期業績不如預期的原因,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今年較為保守,對市場較為謹慎,持有了不少銀行、地產、基建等防禦性行業,反而和近期的熱點醫藥、科技、新能源背道而馳。
作為公募界的“一哥”,此前押注白酒賽道屬實火了一把,但是當前,白酒指數整體估值已經接近60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長期來看,隨著白酒股業績的增長,白酒指數估值或許能夠消化,但短期來看,如此高的估值水平,要繼續上升有一定難度。
張坤可能也意識到這點,自2020年四季度開始,張坤便開始陸續調整旗下基金配置,降低白酒倉位,增加銀行、醫藥、網際網路等行業的配置。但目前來看,出師並不順利。但由於部分個股“押注”失誤,張坤旗下基金產品均有不同程度回撤。
張坤操盤的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QDII),主要配置網際網路、教育、金融等行業,但該基金踩中了兩隻教育股的大雷—新東方和好未來。
而易方達中小盤在2020年三季度就新進成為美年健康前十大股東,2020年四季度加倉6980萬股,今年一季度其持有美年健康倉位未發生變化。但美年健康自今年2月底後接連下挫,自高位以來已經回撤逾50%,目前股價已經創2017年3月以來新低,無論是張坤新進買入的持倉,亦或是去年四季度加倉的部分,目前悉數被套。此外,張坤今年一季度新進持倉的華蘭生物、今年一季度加倉的天壇生物和中炬高新等均有不同程度回撤。
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同樣也不容樂觀,一季度加倉美團、香港交易所、騰訊控股等港股重倉股均採取加倉行動,其中,加倉美團751萬股。加倉香港交易所506.33萬股,加倉騰訊控股258萬股。但美團、香港交易所、騰訊控股自今年2月中下旬以來,均有不同程度回撤。
同樣踩雷的還有董承非、謝治宇等明星基金經理。
從董承非管理的兩隻基金產品持倉個股來看,地產股是其配置的主要方向,兩隻基金均持有萬科A、保利地產等地產股,以及北新建材等建材股。不過,在政策調控下,房地產銷售走弱,地產股今年普遍表現不佳,萬科A今年來跌逾15%,保利地產跌逾20%,對董承非管理的兩隻基金產品影響較大。此外,美年健康、中國平安也是董承非旗下兩隻基金產品的重倉股,受其拖累,董承非基金業績短期下降明顯。
作為興全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持倉思路與董承非有所不同,謝治宇對銀行股更加青睞,但其持倉的部分個股今年來表現不佳,也直接拖累了其業績表現。
而相反,中歐葛蘭和銀華焦巍成為百億舵手中的領跑者,鎖定醫藥股、加倉消費股或許是他們業績相對較好的原因所在。
2、規模過大,調倉困難
都說基金規模是業績的敵人,目前市場上規模在200億元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同類排名總體不高。除了抱團、個股踩雷,規模過大也是其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
比如鵬華基金梁浩,代表作鵬華新興產業混合任職9年多回報339.94%,但其它管理時間不到1年的產品,目前為止都沒有跑贏同類平均,且任職回報都為負,同時今年以來業績表現也不佳。從代表產品鵬華新興產業的持倉來看,屬於小盤成長風格,聚焦新興行業投資,高頻重倉行業主要集中於醫藥生物、家用電器、傳媒、計算機等近年來具有較高景氣度的產業。自2020年以來梁浩管理的基金數量增多、規模快速擴大,對他的投資風格或許有一定影響,可能造成策略階段性失效。
但是規模過大並不是影響業績的絕對原因。比如,對於投資框架是“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而言,其持股週期一般比較長,且在日常的操作中更多的交易行為是逆行——即在市場超跌之際越跌越買、在市場追高之前賣出,因此對應的交易衝擊成本並不太高。
對投資者來說,如果擔心規模過大不利於基金經理運作,可以選擇規模稍小的基金。
3、投資風格使然
投資主動管理基金,其實就是投資這支基金的基金經理,除了個人的能力外,我們更是認同他的基金管理風格。無論在上漲還是調整行情中,無論是行業板塊輪動中,我們還是希望他能夠堅持自己的投資風格的。
比如張坤堅持價值投資,重倉低換手率。從出道時的默默無聞,到現在登頂“一哥”,從在塑化劑風波、限三公消費時毅然加倉白酒,頂住排名壓力,到最近幾年逆襲,其實張坤一直沒變過。持有張坤的基金,需要一份信任和忍耐,也需要充分的認知。
比如謝治宇,堅持自下而上選股,相對均衡的構建組合,表現出來的投資風格就是均衡+行業分散,而且不注重短期波動。
比如劉彥春,在投資風格上和張坤比較相似,一是持倉集中在大消費領域,二是集中度高,三是換手率低。從劉彥春管理時間稍短的產品來看,似乎是規模越小的表現反而越好,這或許與更容易採取複製策略有關。
這些基金經理都有很長的投資經驗,歷史業績也證明了他們長期投資能力還是足夠出色的,相信給他們更多的時間,耐心持有,還是會給投資者帶來比較不錯的回報的。
還能持有嗎?要不要換?
首先,我們要理性看待明星基金經理,他們不是萬能的,也不能保證任何時候都能賺錢,投資市場短期都是隨機的,並沒有什麼確定性,所以短期業績的好壞並不能反映出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反而對於明星基金經理,投資者會有很高的預期,出現的落差也會比較大,讓基民有點接受不了。
去年行情非常好,基金的業績收益很高,很多人覺得是基金經理牛,其實有的只是短期運氣好,趕上風格而已;而現在基金表現差,也並不是基金經理不行了,只是行情風格過去了而已。有人說,基金經理要能夠時刻踩上風格才行啊。這就是非分之想了,除了神仙,應該沒人能做的到,這也是基金為什麼會有回撤的原因,就是因為時刻保證上漲是一件不肯能的事。基金經理的能力不可能在半年多的時間內就發生大變化、就跟不上時代了,張坤還是那個張坤,能力還是那個能力,只是市場變化了而已。
1、選擇跟你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和你認同的基金經理
選擇基金時不要根據哪隻漲得猛或哪隻討論度高就選哪隻,而應多維度考量,比如基金經理的超額收益獲取能力、風險控制能力以及風險調整後收益等指標。
每隻基金因其投資範疇、運作方式等不同,風險等級也不同,我們買基金前都想好這隻基金是否屬於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範疇,有什麼樣的風險承受能力,做什麼樣風險的投資。
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也會有不同風格,某一時間一隻基金趕上風格會表現很好,但其它基金並不一定也能趕上風格。
2、均衡配置,做好倉位管理
買基金其實和吃飯一樣,都講究個“營養均衡”,只買一類產品,就像只喜歡吃肉,不吃主食和蔬菜一樣,長期就會造成營養不良的後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基民會有這樣的誤區,覺得基金買得多就可以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其實不然,如果手上基金相關性很高,風險並不會減少。
舉例來看,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和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兩者都重倉持有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高階白酒,都長期佈局白酒和醫藥生物板塊,所以兩隻基金往往容易出現同漲同跌的情況。可以考慮選擇其中的一隻持有。
市場風格比較難測,但是透過分散投資於不同風格的優質基金,可以提升投資勝率。
3、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可以考慮贖回
(1)中長期業績排名一直靠後
不少投資者看到基金近一年、近一季度甚至近一個月的業績比較落後,就無法忍受,想要賣出。在評價基金時,目光儘量放得更加長遠一些。
建議重點關注基金近1年、近3年以及近5年的長期表現,當各時間維度的表現都一直排在同類產品的後1/2時,可以考慮更換長期業績更加優秀的基金經理。
(2)規模變化過大影響業績
由於規模的擴張導致基金業績出現變化是需要我們關注的,可以和基金歷史業績以及業績比較基準做對比,如果在一段時間新發基金過多,業績也出現明顯下滑,可以考慮擇規模稍小的基金。
(3)基金經理發生變更
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一旦基金經理發生變化,那麼該基金的歷史表現也就失去了參考價值,比如基金經理為了帶新人,增加了一個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導致業績出現變化,可以考慮換到單人管理的基金。
總之,短期表現不佳不應該成為我們賣出的理由,要正確瞭解哪些因素才會嚴重影響基金的長期表現,如果這些因素出現變數,那我們需要注意,並及時做出調整。
當然,對於這些身經百戰的公募名將來說,半年或是更短的排名不佳並不足以讓他們太過掛心,甚至年度排名也未必放在心上,長期一個較高的複合回報收益率才是他們的追求!
對於投資者而言,挑選基金及基金經理,要綜合看各項指標,如近期業績、歷史業績、各階段業績、基金持倉、管理風格等等。如果你綜合考慮挑選了幾位比較認同的基金及基金經理,雖然近期表現不佳,還是儘量多觀察一段時間,畢竟經過挑選的基金經理,應該是中上水平的,幾個月的走勢否定不了其真正水平。
(文章整理自券商中國、中歐基金、中泰證券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