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不温不火,今年春节后,市场风格出现较大转换,食品饮料、医药、新能源等行业出现大幅下跌,期间“碳中和”概念受到市场重视,公用事业、钢铁、煤炭等行业表现突出。4月份以后,市场开始震荡反弹,前期跌幅较大的热门赛道反弹明显,医药、白酒、新能源等表现最为强势,与此同时,有色、煤炭、钢铁等产品价格上行,板块个股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捉摸不定的市场让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业绩排名也出现风云变幻,其中,张坤、董承非、谢治宇等明星基金经理旗下不少产品,近期收益也处于“垫底”状态。引发不少投资者吐槽和疑问“谢治宇的基金最近怎么表现这么差”“这些明星基金都没回本,要不要换?”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星基金出现落差,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
为什么明星基金业绩出现滑铁卢?
1、押错赛道、踩雷个股
对市场的预判和持仓还是这些基金短期业绩不如预期的原因,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今年较为保守,对市场较为谨慎,持有了不少银行、地产、基建等防御性行业,反而和近期的热点医药、科技、新能源背道而驰。
作为公募界的“一哥”,此前押注白酒赛道属实火了一把,但是当前,白酒指数整体估值已经接近60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长期来看,随着白酒股业绩的增长,白酒指数估值或许能够消化,但短期来看,如此高的估值水平,要继续上升有一定难度。
张坤可能也意识到这点,自2020年四季度开始,张坤便开始陆续调整旗下基金配置,降低白酒仓位,增加银行、医药、互联网等行业的配置。但目前来看,出师并不顺利。但由于部分个股“押注”失误,张坤旗下基金产品均有不同程度回撤。
张坤操盘的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QDII),主要配置互联网、教育、金融等行业,但该基金踩中了两只教育股的大雷—新东方和好未来。
而易方达中小盘在2020年三季度就新进成为美年健康前十大股东,2020年四季度加仓6980万股,今年一季度其持有美年健康仓位未发生变化。但美年健康自今年2月底后接连下挫,自高位以来已经回撤逾50%,目前股价已经创2017年3月以来新低,无论是张坤新进买入的持仓,亦或是去年四季度加仓的部分,目前悉数被套。此外,张坤今年一季度新进持仓的华兰生物、今年一季度加仓的天坛生物和中炬高新等均有不同程度回撤。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同样也不容乐观,一季度加仓美团、香港交易所、腾讯控股等港股重仓股均采取加仓行动,其中,加仓美团751万股。加仓香港交易所506.33万股,加仓腾讯控股258万股。但美团、香港交易所、腾讯控股自今年2月中下旬以来,均有不同程度回撤。
同样踩雷的还有董承非、谢治宇等明星基金经理。
从董承非管理的两只基金产品持仓个股来看,地产股是其配置的主要方向,两只基金均持有万科A、保利地产等地产股,以及北新建材等建材股。不过,在政策调控下,房地产销售走弱,地产股今年普遍表现不佳,万科A今年来跌逾15%,保利地产跌逾20%,对董承非管理的两只基金产品影响较大。此外,美年健康、中国平安也是董承非旗下两只基金产品的重仓股,受其拖累,董承非基金业绩短期下降明显。
作为兴全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持仓思路与董承非有所不同,谢治宇对银行股更加青睐,但其持仓的部分个股今年来表现不佳,也直接拖累了其业绩表现。
而相反,中欧葛兰和银华焦巍成为百亿舵手中的领跑者,锁定医药股、加仓消费股或许是他们业绩相对较好的原因所在。
2、规模过大,调仓困难
都说基金规模是业绩的敌人,目前市场上规模在200亿元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同类排名总体不高。除了抱团、个股踩雷,规模过大也是其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
比如鹏华基金梁浩,代表作鹏华新兴产业混合任职9年多回报339.94%,但其它管理时间不到1年的产品,目前为止都没有跑赢同类平均,且任职回报都为负,同时今年以来业绩表现也不佳。从代表产品鹏华新兴产业的持仓来看,属于小盘成长风格,聚焦新兴行业投资,高频重仓行业主要集中于医药生物、家用电器、传媒、计算机等近年来具有较高景气度的产业。自2020年以来梁浩管理的基金数量增多、规模快速扩大,对他的投资风格或许有一定影响,可能造成策略阶段性失效。
但是规模过大并不是影响业绩的绝对原因。比如,对于投资框架是“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而言,其持股周期一般比较长,且在日常的操作中更多的交易行为是逆行——即在市场超跌之际越跌越买、在市场追高之前卖出,因此对应的交易冲击成本并不太高。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担心规模过大不利于基金经理运作,可以选择规模稍小的基金。
3、投资风格使然
投资主动管理基金,其实就是投资这支基金的基金经理,除了个人的能力外,我们更是认同他的基金管理风格。无论在上涨还是调整行情中,无论是行业板块轮动中,我们还是希望他能够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的。
比如张坤坚持价值投资,重仓低换手率。从出道时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登顶“一哥”,从在塑化剂风波、限三公消费时毅然加仓白酒,顶住排名压力,到最近几年逆袭,其实张坤一直没变过。持有张坤的基金,需要一份信任和忍耐,也需要充分的认知。
比如谢治宇,坚持自下而上选股,相对均衡的构建组合,表现出来的投资风格就是均衡+行业分散,而且不注重短期波动。
比如刘彦春,在投资风格上和张坤比较相似,一是持仓集中在大消费领域,二是集中度高,三是换手率低。从刘彦春管理时间稍短的产品来看,似乎是规模越小的表现反而越好,这或许与更容易采取复制策略有关。
这些基金经理都有很长的投资经验,历史业绩也证明了他们长期投资能力还是足够出色的,相信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耐心持有,还是会给投资者带来比较不错的回报的。
还能持有吗?要不要换?
首先,我们要理性看待明星基金经理,他们不是万能的,也不能保证任何时候都能赚钱,投资市场短期都是随机的,并没有什么确定性,所以短期业绩的好坏并不能反映出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反而对于明星基金经理,投资者会有很高的预期,出现的落差也会比较大,让基民有点接受不了。
去年行情非常好,基金的业绩收益很高,很多人觉得是基金经理牛,其实有的只是短期运气好,赶上风格而已;而现在基金表现差,也并不是基金经理不行了,只是行情风格过去了而已。有人说,基金经理要能够时刻踩上风格才行啊。这就是非分之想了,除了神仙,应该没人能做的到,这也是基金为什么会有回撤的原因,就是因为时刻保证上涨是一件不肯能的事。基金经理的能力不可能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就发生大变化、就跟不上时代了,张坤还是那个张坤,能力还是那个能力,只是市场变化了而已。
1、选择跟你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和你认同的基金经理
选择基金时不要根据哪只涨得猛或哪只讨论度高就选哪只,而应多维度考量,比如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风险调整后收益等指标。
每只基金因其投资范畴、运作方式等不同,风险等级也不同,我们买基金前都想好这只基金是否属于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范畴,有什么样的风险承受能力,做什么样风险的投资。
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也会有不同风格,某一时间一只基金赶上风格会表现很好,但其它基金并不一定也能赶上风格。
2、均衡配置,做好仓位管理
买基金其实和吃饭一样,都讲究个“营养均衡”,只买一类产品,就像只喜欢吃肉,不吃主食和蔬菜一样,长期就会造成营养不良的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基民会有这样的误区,觉得基金买得多就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其实不然,如果手上基金相关性很高,风险并不会减少。
举例来看,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和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两者都重仓持有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都长期布局白酒和医药生物板块,所以两只基金往往容易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况。可以考虑选择其中的一只持有。
市场风格比较难测,但是通过分散投资于不同风格的优质基金,可以提升投资胜率。
3、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以考虑赎回
(1)中长期业绩排名一直靠后
不少投资者看到基金近一年、近一季度甚至近一个月的业绩比较落后,就无法忍受,想要卖出。在评价基金时,目光尽量放得更加长远一些。
建议重点关注基金近1年、近3年以及近5年的长期表现,当各时间维度的表现都一直排在同类产品的后1/2时,可以考虑更换长期业绩更加优秀的基金经理。
(2)规模变化过大影响业绩
由于规模的扩张导致基金业绩出现变化是需要我们关注的,可以和基金历史业绩以及业绩比较基准做对比,如果在一段时间新发基金过多,业绩也出现明显下滑,可以考虑择规模稍小的基金。
(3)基金经理发生变更
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一旦基金经理发生变化,那么该基金的历史表现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比如基金经理为了带新人,增加了一个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导致业绩出现变化,可以考虑换到单人管理的基金。
总之,短期表现不佳不应该成为我们卖出的理由,要正确了解哪些因素才会严重影响基金的长期表现,如果这些因素出现变数,那我们需要注意,并及时做出调整。
当然,对于这些身经百战的公募名将来说,半年或是更短的排名不佳并不足以让他们太过挂心,甚至年度排名也未必放在心上,长期一个较高的复合回报收益率才是他们的追求!
对于投资者而言,挑选基金及基金经理,要综合看各项指标,如近期业绩、历史业绩、各阶段业绩、基金持仓、管理风格等等。如果你综合考虑挑选了几位比较认同的基金及基金经理,虽然近期表现不佳,还是尽量多观察一段时间,毕竟经过挑选的基金经理,应该是中上水平的,几个月的走势否定不了其真正水平。
(文章整理自券商中国、中欧基金、中泰证券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