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信託理財市場調查:收益率“遇冷”,標品信託依舊“不吃香”

經歷了去年投資市場的“寒流”,卯兔年初始信託理財市場表現情況如何?2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受市場融資成本下行等因素擾動,信託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較去年同期普遍有所下降,且在推薦過程中,信託理財經理依舊將非標產品作為主推物件,對本該受到追捧的標品信託產品“置之不理”。

節後信託理財市場調查:收益率“遇冷”,標品信託依舊“不吃香”

信託產品收益率“遇冷”

作為財富配置的一大類別,信託產品一直以來都備受高淨值理財群體的喜愛,節後,又到了將閒置資金拿出來投資的時候,信託理財市場表現情況如何?2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位信託理財經理處調查發現,近期信託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較去年同期普遍有所下降。

“我們公司目前主推的都是政信類專案,投資1年預期年化收益率在6.3%-6.5%左右,這樣的利率表現比去年同期普遍降低了0.1-0.2個百分點。去年降息通道已經開啟,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都呈現下行狀態,信託產品維持高收益已然不現實了。”一位信託客戶經理介紹稱。

“現在條件比較好的信託專案投資100萬元年化預期收益率也就在6%左右。”一家總部位於華北地區的信託公司理財經理介紹稱,“市場所有的專案綜合成本都下降了,銀行理財破淨也成為常態,信託產品收益率也是呈現普降的情況,相較去年同期大概下降了0.5個百分點。”

談及年初信託產品收益率表現,用益信託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信託產品收益率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融資成本下行,是經濟增長下行和貨幣政策相對寬鬆所致。2023年經濟增長回暖是大機率事件,但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未來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下行空間有限。

將時間線拉長至五年前,彼時,信託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普遍還可以維持在8%-9%左右,10%左右收益率的產品也屢見不鮮,但在2019年之後,信託產品收益率便一路進入下行通道,從高位降至6%-7%這一區間。“信託產品收益率跟國內外經濟形勢掛鉤,經濟發展壓力增大,市場就需要更多的流動資金來鼓勵投資和消費,市場上資金多了,自然而然所有投資產品收益就會下調,信託產品也是一樣的道理。”一位信託理財經理解釋道。

金樂函式分析師廖鶴凱坦言,信託產品收益率下滑的原因是,春節後交易對手資金需求下降,而市場資金依然充裕,整體融資成本下行。未來信託產品收益率還是會以穩中趨降為主,短期波動不改長期趨勢。

標品信託仍未成主推方向

自“資管新規”釋出以來,融資類信託政策紅利消失,信託產品向淨值化、標準化轉型就已成為趨勢。2020年5月,銀保監會出臺《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限制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的比例,全部集合資金信託投資於非標債權資產的合計金額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全部集合資金信託合計實收信託的50%。也就是說,信託公司可透過大力發展標品信託業務,降低非標資產的佔比。

雖然“非標轉標”成為信託公司主要的轉型方向,但從銷售渠道來看,標品信託產品的推薦過程並不容易。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信託銷售人員還是優先向使用者推薦非標信託產品,只有在使用者詢問後才會介紹標品信託產品,究其原因就是收益率表現不同。

“非標信託產品挑選好的融資方比較重要,若以預期年化收益率6%為例,那麼投資100萬元,1年到期正常兌付後,收益就為6萬元。”上述總部位於華北地區的信託公司理財經理介紹,“標品信託產品收益率則與非標信託產品有很大不同,有一些和股票掛鉤的標品信託產品,賺錢的時候預期年化收益率可能達到20%,虧損的時候也有可能達到-20%;但也有一些是設有風險保證金制度的產品,那麼可以實現最低收益率。”

從收益表現來看,2022年底受債市調整影響非標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下行。用益信託監測資料顯示,2022年12月非標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6.7%,環比減少0.04個百分點。同期,標品信託產品成立數量和成立規模大幅減少,去年12月標品信託產品成立數量1042款,環比減少14.45%,成立規模534.97億元,環比減少25.64%。

目前標品信託業務仍以債券投資的固收類產品為主,因此,債市的調整對標品信託產品的資金募集影響很大。“現在我們公司還是非標信託產品推薦的多一些。”另一位信託銷售人員強調,“以前發行的信託產品都屬於非標準化產品,後來監管要求信託公司向標準化轉型,就轉變為信託公司認購城投公司在上交所、深交所發行的債券。投資的底層標的沒有變動,所以安全性都是一樣的。”

在喻智看來,標品信託產品的推薦主要受限於歷史業績、投資者教育和激勵制度。第一,多數信託公司的標品產品執行時間不長,歷史業績不突出;第二,信託投資者主要群體仍是非標產品投資者,收益穩健、低波動的非標產品仍最受歡迎,對標品信託等替代產品接受程度不高,投資者教育任重道遠;第三,信託公司對理財經理推薦標品信託產品的激勵不足。標品信託產品的業務收入以管理費為主,利潤貢獻低,理財經理推薦相關產品的收益也低。

產品設計、投研能力亟待提升

不可否認的是,標品信託產品替代融資類非標信託產品已是大勢所趨,但發力標品信託業務不是一蹴而就,信託公司在產品設計、投研能力方面還有待提高。

此前,有多位信託公司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信託公司發力標品信託業務的創收能力和業務模式仍有待培育。此外,標品信託最難的就是產品設計的問題,包括如何運用一些新的金融工具以及資金手段是否可以採取量化措施等。

亦有信託公司銷售人士直言,“標品信託產品是完全淨值化,收益不確定性較大。目前,投資者接受度依舊不高。此外,受市場波動、歷史業績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募集依然面臨較大困難”。

“投資者教育也是信託機構的一大難題。”在喻智看來,這是一項長期工作,信託公司只能循序漸進,普及金融投資知識,傳導理性投資理念,以幫助投資者增強投資認知、健全投資理念、防範投資風險。

“未來標品信託成為行業支柱業務之一的趨勢已然成形,不過,對於淨值化波動較大的標品信託,最終還是需要一個業績印證的過程,才能被市場逐步認可,對投資者來說在市場前景較好的時候做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長期看是較好的選擇。”廖鶴凱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72 字。

轉載請註明: 節後信託理財市場調查:收益率“遇冷”,標品信託依舊“不吃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