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康希諾收監管函 股價走低 持倉機構已降至3家

由 鍾離綺琴 釋出於 財經



康希諾(688185.SH;康希諾生物:06185.HK)近日因一則上交所監管函引發關注。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短短不到兩年,康希諾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近800元的股價跌至不到130元,200家持倉機構也僅剩3家,同時,還有兩位高管接連辭任。

曾經站在聚光燈下的康希諾,光環正在黯淡。

股份向上,股價向下

3月3日,康希諾公告了一則上交所下發的“相關事項”監管工作函,處理事由同樣簡單概括為“相關事項”,並未對外作詳細解釋。不同於簡單的問詢函和關注函,這一則簡略的監管函立馬引發了外界的各種猜想。

↑截圖自康希諾公告

康希諾怎麼了?

不難發現的是,2022年至今,康希諾有著最為明顯的三大變數,並相互滲透。

最近的一大變數,是兩名高管人員的任職變動。3月4日,公司職工代表監事廖正芳因個人原因辭任,後續將繼續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據康希諾披露,廖正芳截至目前透過公司員工持股平臺天津千益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及天津千睿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間接持有公司10.1萬股股份。

不久前的2月23日,副總經理及實控人毛慧華辭任,原因及後續與廖正芳大同小異。截至目前,毛慧華直接持有康希諾440.95萬股A股、1078.59萬股H股,並間接透過其實際控制的SCHELD Holding Limited持有康希諾113.88萬股H股。

在康希諾的2021年年報中,上述二人作為康希諾公司董監高,對所持康希諾股份鎖定事宜都有著明文承諾。其中一條就是:鎖定期屆滿後,在擔任公司董事、監事、高階管理人員期間,每年轉讓的A股股份不超過25%,且離職半年內,亦不轉讓或者委託他人管理持有的股份。

辭去高管職位但未完全脫離康希諾,廖正芳與毛慧華辭任後的資本市場動作無疑備受關注。

持續低迷的股價和長達一年的股份回購方案,則是另外兩大變數。

2022年12月,康希諾最後一次回購計劃進展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A股約67萬股,成交總金額約1.47億元。一年的回購期限已過,但康希諾尚未達到1.5億元的最低迴購資金總額。

康希諾指出,該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如未能在釋出回購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日後3年內轉讓完畢,未使用的已回購股票將予以登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份回購期間,康希諾曾調整過一次價格上限,由446.78元/股減少為445.98元/股。而調整原因為公司資金縮減:於2022年6月實行了2021年度利潤分配,向公司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8元(含稅)。

2021年2月,康希諾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附條件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正值新冠疫苗市場需求量大增之際,康希諾股價正式起飛,並於2021年6月觸達797.2元/股的歷史高點。作為當年的明星公司,康希諾直接扭轉了2020年虧損近4億元的局面,一躍在2021年盈利19億元。

被爆炒後的康希諾並沒有堅持多久,加上相關領域的“玩家”越來越多,康希諾股價一路大跌,進入2022年已跌破300元/股。

而康希諾股價長期低迷與股份回購計劃相同期而行,不免引發了外界的質疑之聲。

疫苗進場,機構出逃

康希諾新冠疫苗的蛋糕還能分到多少,是多方人士的普遍疑問。

繼上述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獲批上市後,2022年9月,康希諾研發的吸入用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被作為加強針納入緊急使用。但截至當時,國內已有9款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2022年11月,康希諾H股遭到摩根大通、滬股通、外資等連續減持,涉及資金上億港元。有市場聲音認為,康希諾此前的市值推漲,更多來自於概念,而非業績。此後,機構大量出逃,2022年曾被200家機構持倉的康希諾,截至目前,僅剩3家。

↑截圖自東方財富

2022年,經初步核算,康希諾公司虧損約9億元,從盈轉虧。

董事長宇學峰曾在今年1月接受紅星資本局專訪時表示,“相較於肌肉注射的方式,吸入的方式能夠刺激一種免疫反應,即黏膜免疫。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黏膜免疫的免疫方式進行了推薦,認為開發誘導黏膜免疫疫苗是未來的方向。這款疫苗是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特別是近期的一系列臨床試驗資料顯示,從保護力到安全性再到永續性,都非常好。”

對於康希諾吸入式新冠疫苗的前景,仍待市場檢驗。

另外,今年1月,康希諾還公告了其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CS-2034(以下簡稱“CS-2034”)在一項評估序貫加強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臨床研究情況。有行業人士向紅星資本局分析,在2023年冬季前,老年人的接種市場還在。

病毒學專家常榮山曾告訴紅星資本局,mRNA疫苗預防感染和重症的效果相對較好。mRNA疫苗是用每個人體自身細胞內的核糖體合成的新冠S蛋白,這樣的蛋白刺激人體產生的中和抗體,最接近病毒自然感染人體產生的抗體抗原,此外,還刺激了人體的細胞免疫。在生物技術領域,mRNA疫苗技術是顛覆性技術,不亞於1980年代的重組DNA技術產品問世。

mRNA新冠疫苗或許是康希諾未來“翻身”的指望,但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題或許更加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