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效應”啟用新三板做市交易 業界呼籲北交所引入混合交易制度

“北交所效應”啟用新三板做市交易 業界呼籲北交所引入混合交易制度

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設立執行已有4個多月,期間市場整體平穩執行,呈現出投資者數量大幅增加、投資者結構持續改善、長期資金持股佔比穩步提升等良好態勢。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的做市交易也受到了“北交所效應”的有效帶動,更多新三板公司獲做市商加入報價。

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後續北交所還將在現有基礎上逐步推進改革,最佳化基礎性制度。業界呼籲稱,北交所服務的企業為創新型中小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潛力,且整體估值偏低,期待北交所能儘快引入做市商交易機制,推出混合交易制度,撬動更為活躍的交易,引入更多資金入場。

“北交所效應”啟用新三板做市交易

記者從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下稱“全國股轉公司”)獲得的資料顯示,2021年,在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的背景下,新三板做市交易的市場活力顯著增加,做市總成交額較上年增長38.3%。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認為,北交所開市之後,北交所上市公司顯示出巨大投資機會的同時,北交所效應也帶動部分資金,去新三板創新層和基礎層挖掘空間更大的投資標的。

新增做市標的的變化印證了這種看法,創新層公司尤其被做市機構看好。興和股份今年以來先後獲得海通證券、第一創業、東海證券、東北證券、首創證券等5家做市券商的青睞,雅達股份、三祥科技、巨峰股份、豐電科技先後成為3家做市商的新增標的。

與此同時,今年基礎層公司也明顯“崛起”,蘇州滬雲、中機試驗、景尚旅業、凌志環保、亞錦科技、華龍期貨等受到了做市券商的關注。其中,蘇州滬雲在1月25日一天內被包括安信證券、中天證券、中山證券、萬和證券、首創證券、東吳證券在內的6家做市商列入做市標的;中機試驗在1月28日成為安信證券、東北證券、紅塔證券、中山證券等4家做市商的新增標的。凌志環保則在1、2月先後增加了東海證券、國都證券、紅塔證券等做市商。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收到多家做市商新加入報價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均宣佈了啟動北交所上市的計劃。

在被6家做市商“加入”並變更股票交易方式為做市交易方式前,蘇州滬雲公告稱,公司在1月17日與中信建投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並於1月20日向江蘇證監局提交了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材料。該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經審計的研發投入分別為3298.91萬元、2768.43萬元,合計不低於5000萬元,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標準四。

創新層企業歐普泰於今年1月21日獲上海證券加入為公司提供報價業務。同日,公司宣佈啟動北交所IPO輔導。巨峰股份也於去年11月17日宣佈啟動北交所IPO輔導。

制度預留空間

券商紛紛發力佈局做市業務

北交所的交易規則整體延續了原精選層以連續競價為核心的交易制度,漲跌幅限制、申報規則、價格穩定機制等其他主要規定均保持不變,不改變投資者的交易習慣,不增加市場負擔,體現中小企業股票交易特點,確保市場交易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更為重要的是,在主要制度設計上,北交所已經為引入做市交易機制、實行混合交易制度預留了空間。

北交所有關負責人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北交所與新三板將在資本市場發展一般規律的基礎上,立足自身發展規律和需求,加大制度、產品和工具創新力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準性。下一步,北交所將完善做市商制度,研究推出混合交易、融資融券交易,豐富市場的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著力降低市場參與成本,增加交易便利。

事實上,隨著北交所制度改革預期開啟,做市交易的展業格局也開始出現明顯變化。僅以今年資料來看,截至3月20日,共有100起做市商變動的案例,其中,新增做市商就有73起。

從新增的做市商來看,近期加速佈局做市業務的券商主要是中小券商。其中,東北證券活力十足,2022年以來累計新增成為13家公司的做市商。此外,萬和證券、紅塔證券、金元證券、東海證券等券商也積極加碼做市業務,成為三家及以上公司的做市商。

頭部券商也沒有鬆懈。今年以來,中信證券追加成為元亨光電、康樂衛視、恆神股份的做市商;申萬宏源先後攬入恆神股份、豐電科技;海通證券選擇“加碼”興和股份、廣東羚光和巨峰股份。

長期深耕新三板業務的安信證券,今年以來先後追加成為友誠科技、曼恆數字、豐電科技、中機試驗、蘇州瀘雲、世優電氣在內的6家企業的做市商;開源證券則在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先後攬入思源股份、網高科技、九州量子三家公司。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新三板首席分析師諸海濱認為,未來券商的核心競爭力將從過去的單拼頭部優勢,逐步轉型為比拼綜合實力和構建生態閉環,對券商來說,做市業務也將從通道業務變為投資業務。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表示,做市商業務將成為中國券商未來著重開發的藍海。相比自營業務,做市商業務更強調價定價能力,受系統性風險影響較小,為券商帶來的收益相對穩定,價效比也會更高。

業界呼籲北交所引入混合交易制度

北交所開市以來,北交所個股的活躍度明顯提升。受訪的多位專家及業內人士,均對記者表達了對北交所引入混合交易機制的期待,他們普遍認為,引入做市商制度有助於進一步實現北交所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

劉鋒對記者表示,關注度低、交易量少的股票,容易因為交易對手不足而出現競價機制下交易無法連續發生的情況,或在極端情況中因買賣數量高度不平衡而出現單邊市,導致成交價嚴重失真。引入做市機制後,做市商不僅能夠維持交易的連續性,還能夠提高價格反映資訊的效率。“目前北交所實行連續競價交易,同時為引入做市機制,實施混合交易制度預留了空間。建議北交所儘快引入做市機制,提升市場的定價功能。”劉鋒說。

穎泰生物董事長王榕是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的親歷者。穎泰生物於2015年10月在新三板掛牌,2016年1月,公司股票轉讓方式由協議轉讓變更為做市轉讓。2020年7月,公司在精選層掛牌,轉讓方式變更為連續競價交易。2021年11月,公司成為第一批北交所上市公司。

王榕介紹,新三板掛牌期間,做市轉讓制度初期為公司股票交易提供了一定的流動性。他認為,做市商制度為股票交易提供了確定性的交易對手方,將在競價交易之外提供注入流動性的新渠道。引入做市交易機制,不僅豐富了交易制度,也有利於改善市場流動性。北交所上市的企業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質地優良,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潛力,且整體估值偏低,也有利於券商積極參與。

王榕說,期待北交所進一步健全在融資端及投資端的相關制度體系,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釋放市場活力;期待藉助北交所重塑公司估值,為公司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和更廣闊的空間。

新三板掛牌企業榮鑫物業董事長崔榮華認為,發揮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作用,核心在於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長期資金支援,促進創新、資本與產業深度融合。這需要北交所構建契合中小企業發展規律的特色交易制度和市場生態。從境外成熟市場經驗看,引入做市商、實施混合交易制度,有助於改善中小市值股票流動性、促進市場定價功能發揮。

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奚國華建議北交所推出做市交易制度,形成競價交易與做市交易並存的混合制度體系。他認為,從世界各大交易所的經驗看,小市值公司交易流動性相對較差,需要有針對性地創新交易制度。辦好北交所應從創新交易機制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能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35 字。

轉載請註明: “北交所效應”啟用新三板做市交易 業界呼籲北交所引入混合交易制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