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日前釋出的1至2月份國民經濟資料顯示,開年中國經濟延續恢復態勢,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但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恢復仍不均衡,企業生產經營較為困難,鞏固經濟回穩向好基礎仍需加力。
“今年以來,隨著穩增長政策發力、支援實體經濟力度加大,國民經濟持續恢復,主要生產需求指標較快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國際收支繼續改善,新動能成長壯大,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說。
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增長加快、好於預期,穩增長政策效應顯現,經濟內生動力持續恢復——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工業生產加快,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3.2個百分點。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8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佔92.7%。
服務業保持恢復,1至2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4.2%,比上年12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8個行業門類中,7個行業生產指數保持增長。
投資增長加快,1至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1%,加快7.7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增長20.9%,加快7.4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市場銷售繼續改善,1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7%,比上年12月份加快5.0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18個商品類別中,11個商品類別同比增速有所加快。
“判斷經濟執行態勢,不僅要看增長指標,還要看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宏觀指標。”付凌暉說。
統計資料顯示,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9%,低於3%左右的預期目標;1至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4%,低於5.5%以內的預期目標;2月末外匯儲備餘額32138億美元,連續10個月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的同時,經濟結構持續最佳化,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高技術產業發展向好,1至2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6.9個百分點。
新業態新模式較快增長,1至2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2.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2.0%。
製造業生產繼續加強,1至2月份,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比上年12月份加快3.5個百分點。
付凌暉說,主要經濟指標好於預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各地區各部門加大穩增長力度,政策發力適當靠前;能源要素約束緩解,經濟恢復內生動力增強;疫情防控措施更加精準,春節和冬奧消費帶動明顯等。
“綜合來看,今年以來經濟恢復趨勢向好,但1至2月份經濟總量佔全年比重較小,受短期因素影響較大,後期走勢還需要觀察。同時,國內外環境複雜嚴峻,風險挑戰有所增多,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的基礎仍不牢固。”付凌暉說。
付凌暉表示,面對複雜局面,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信心、真抓實幹,促進各項政策落實落地,確保經濟行穩致遠。
一是做好疫情精準防控,提升宏觀政策針對性有效性。要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科學精準處置區域性疫情。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增強有效性。
二是有效擴大消費和投資,著力釋放內需潛力。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加快推進重點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建設,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三是面向市場主體,落實好減負紓困政策。加快實施新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援。加大能源和原材料保供穩價力度。
四是擴大高水平開放,推動外貿外資平穩發展。深化通關便利化改革,加強出口信貸支援,加快出口退稅進度。
五是突出保基本兜底線,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支援,完善靈活就業支援政策。強化夏糧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促進大豆和油料增產,保障農資供應和價格穩定。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記者魏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