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這句話,竟成為南孚電池命運的真實寫照。
它在最鼎盛之時,淪落外資掌控,還被賣掉賺錢;它自己的專利,卻被外企註冊,自己使用還得付錢。
任由宰割10餘年,重歸國人手中時,雖未“亡”,卻已不復昔日榮光。
“南孚聚能環,一節更比六節強。”
重新迴歸的南孚電池,還能重鑄輝煌否?
01:崛起
1958年,最後一臺蒸汽機車的車頭在荷蘭開進博物館,標誌著蒸汽機車時代結束,同年,在國內南平市的一個小山溝中,也有一家“南平電池廠”建成,它便是南孚公司的前身。
南平電池廠規模小,裝置又落後,只能靠給北京、上海兩家電池廠做代加工勉強維持,“弱小、可憐、又無助”。
到了1986年,還被兩家上游電池廠嫌棄,慘遭“分手”,沒有業務的南平電池廠,很快就瀕臨倒閉。
任職廠長的陳來茂,為保住工廠和員工工作,便想賣身給大廠當車間,哪知對方根本瞧不上。
“一個小山溝的廠子,能有啥用?”
生死存亡下,不甘心的陳來茂決定破釜成舟一次。
彼時在全球市場上,鹼錳電池已然興起,僅以美國為例,便佔據70%的乾電池份額,而在國內,大多電池廠依舊以生產傳統鋅錳電池為主。
“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陳來茂在出國考察後,就選擇全盤押注鹼錳電池。
1988年,他在沒錢沒裝置的情況下,靠著一張嘴皮四處奔走,最後還真說服了中基、百孚等數家企業,一起籌資購買裝置。
拿到錢後,陳來茂便跑去日本引進相關技術及裝置,僅一條日本富士5號鹼錳電池生產線,便花了5000萬,看得旁人心驚肉跳。
但陳來茂的“狂奔”,還遠未結束。
第一條生產線落地後不久,國內又開始流行起了BB機,七號鹼錳電池需求量因此激增,為快速搶佔市場,他當機立斷:再引進一條七號電池生產線!
後日回憶中,陳來茂本人也坦誠自己是在走鋼絲,“本就是借債生產,一步走錯,南孚便會萬劫不復。”
可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兩條生產線的引進,讓南孚電池一舉佔據技術高點,走在國內行業的前列,僅用10餘年,便從昔日那個白送都沒人要的小廠,成為了一家電池巨頭。
最巔峰之時,這家民族品牌做到了中國第一、全球第五,產值高達7.6億,總銷量逾7億隻,是國人心中的驕傲。
02:外資
龐大的國內市場,早就引得海外企業覬覦,美國金霸王就一直想要分杯羹,可因為南孚的強勢,始終不能如意,進入國內十幾年,也沒能開啟局面。
但南孚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會被賣到美國,在這家手下敗將下屈身數年之久。
上世紀九十年代,外資風潮掀起,“用市場換技術”成為流行口號,全國各地政府也都在考慮如何引進外資。
彼時,南孚電池正值發展高峰期,固定資產超4億,一群代理商住在總部搶貨,反映在財務報表上便是極亮眼的資料,引得各家銀行爭先放貸,完全就一不差錢的主。
可即便如此,當地政府還是將吸引外資的重任壓了南孚身上,最終於1999年,中外兩方正式簽訂協議,合資成立“中國電池有限公司”。
股份分配中,中方51%,外資49%。
“最糟的情況下,南孚會失去對自己命運的掌控。”蒙牛集團創始人牛根生,曾對當時的南孚總經理如此告誡。
很快,這句警告就一語成讖。
就在次年,南孚的大股東——百孚,在香港投資遭遇重大失敗,虧損數千萬美金,就連老總都被拘捕入獄,為償還欠款,就將旗下8.25%的股份轉讓給了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便是最早入股的海外投資企業。
到了2001年,又有一家股東將20%的股份轉出,兜兜轉轉,還是落入摩根士丹利手中。
最後僅摩根士丹利一家,股份便高達72%,中方徹底失去了企業控制權。
再之後,摩根士丹利推動南孚上市失敗,轉手就將股份賣給了美國吉列公司,淨賺5000萬後歡歡喜喜地離了場。
南孚至此姓了“美”,陳來茂也被逼出走。
而更糟糕的情況,還在後面。
03:沉淪與迴歸
2006年,南孚又慘遭轉賣,落入寶潔手中,與競爭對手金霸王“共享”一家母公司。
對於旗下兩個電池品牌,寶潔顯然更看重金霸王。
就在收購股份的當年,南孚提出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結果遭到寶潔否決,反觀金霸王,卻借用南孚的工廠和渠道,迅速在中國打開了局面,年銷量超過1億隻。
南孚還曾在鋰電池專案上取得技術進展,可寶潔得知訊息後,卻用美國企業名義註冊,最後南孚使用該項專利還得獲得美方許可並交錢。
更令人氣憤的是,寶潔還要求南孚向金霸王採購鋰電池裝置,而採購價竟比公開報價超出30%之多,完全是在讓南孚為金霸王輸血。
直到2014年,南孚的命運才迎來轉變。彼時,寶潔採取“瘦身”戰略,選擇將很大一部分數量的品牌砍掉,南孚亦在名單中。
中國鼎暉資本報價5.8億,收購了南孚78.77%的股權,至此,這家漂泊11年、又5度易主的民族品牌才真正重歸故土。
然而此時,南孚已不復以往的輝煌。如今在電池行業中,新型動力電池才是真正吃香的大熱門,可南孚只能望著寧德時代、比亞迪這些後起之秀流口水。
南孚的悲劇,絕非個例。
大家耳聞能詳的格力,也曾遇到類似危機。2004年,當地政府希望能擁有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考慮將格力賣給美國的“開利”。
董明珠知曉後,一邊斷然拒絕開利的“8000萬年薪”誘惑,另一邊跑到省裡彙報:“我們格力有未來。”
最終在董明珠的努力下,格力度過危機,日後也真正成為了一家世界500強的民族企業。
而反觀其它名牌,就遠沒有這般“幸運”。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大量民族品牌都有慘遭外資侵擾的經歷,諸如飲料行業中的北冰洋、天府可樂、嶗山可樂;啤酒產業中的青島、華潤雪花、哈啤等;日化用品中的大寶、中華牙膏等……
這些國產品牌,大多都在外資併購中損失慘重,甚至有些還被雪藏,直至銷聲匿跡。
不可否認,當時我國企業在技術及管理上的確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世界500強企業也僅有寥寥數家。也正因此,很多人擔憂民族品牌會在海外衝擊下不斷消亡,於是便想到外資合作的方法。
但事實上證明,的確是我們妄自菲薄了,民族企業其實遠比想象中的還要強大,而時至今日,中國的世界五百強企業數量已在全球排名第一。
對於民族品牌,國民應當更有信心,科技與管理固然重要,但自信,也不可缺失。
作者: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