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賽道在失靈前,預警指標好不好找?
不過,對於秉持賽道論來選股的投資者來說,除了需要辨識貨真價實的“好賽道”之外,另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是,你還得先人一步發現賽道變化的訊號。
那麼,好賽道在失靈(階段性失靈)前有沒有預警指標?事實上,已經有一些券商研報,開始嘗試做這方面的總結。
如果改成大白話,以上四個關鍵詞分別對應這幾點:
一是滲透率。用這份報告的話說,當一個產品、模式和技術滲透率超過60%以上,則標誌著產業和賽道走向成熟,相應的,成長性會明顯趨弱,週期性會明顯增強,估值也會大幅降低。
二是資料被證偽,無論是行業發展情況不及預期,還是上市公司的核心指標股盈利增速不及預期,都有可能會觸發賽道估值的短期驟降。
三是不合理的總市值。這份報告特別指出,賽道投資過程中通常會過度樂觀,因此可以不看估值,但不能不看總市值。總市值如何計算?一種方法是借鑑賽道成熟國家的先例去迴避階段性見頂;另一種方法是去用遠期高滲透率背景下的盈利計算一個PE。
四是流動性緊縮,主要因為賽道投資適用的估值方法對利率和流動性更加敏感。
除此之外,天風證券策略團隊在對成長賽道的覆盤後總結,對於處在產業週期景氣向上的行業來說,景氣度向上過程中的波動、流動性環境收緊引發的擾動以及事件衝擊引發的風險偏好下行這三方面,都會對股價形成不同影響的短期干擾。同時,短期來看,換手率這個資料也值得關注。如以創業板綜指為例,2018年以來創業板綜指換手率共有3次超過5%,而每當創業板綜指換手率突破5%後,往往創業板綜會階段性見頂回落。
乍一看,上述研報確實提供了不同維度的觀測指標,但再仔細想想,則會發現這些指標更多也只是事後諸葛亮。
比如,一旦出現核心指標股盈利增速不達預期的情況,如何第一時間準確判別它究竟是景氣度上行中的波動,還是邏輯被證偽的先兆。
又如,若真用“對標市值法”來做比對,那麼一旦出現距離海外同行總市值還有40%空間的時候,究竟算貴還是便宜——不同的交易氛圍下,會形成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再如,換手率高企背後的泡沫化若無外力打破,往往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這種訊號的時滯性,也會使得訊號即使出現,依然讓人舉棋不定。
人性使然,區域性高溫的預警提示再多,你依然可以為上漲趨勢中的好賽道溢價找出邏輯上的合理性。也正如此,這些年間在好賽道故事中追高的投資者數量眾多,但在賽道論邏輯生變前能全身而退者,卻著實寥寥。
著眼個股、而不是著眼賽道,稱重才能踏踏實實地落地。
本材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本材料僅供具備相應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資者閱讀,不得視為要約,不得向不特定物件進行復制、轉發或其它擴散行為,管理人對未經許可的擴散行為不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