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從四處渠道路演到各類直播互動,從走訪券商營業部到接受媒體專訪,過去幾周時間,原華商基金總經理、匯泉基金創始合夥人梁永強的日程表排得十分緊湊。
與梁永強的專訪安排在7月上旬一個週末的午後,平日人聲鼎沸的騰達大廈的顯得格外冷靜,頭一天剛從南方路演歸來的他在辦公室接受了財聯社記者的專訪。
“來,先喝些茶!”門一推開,梁永強起身招呼記者,不一會兒功夫,淡淡的茶香便撲鼻而來。室內,他的辦公室佈局簡潔、典雅;室外,近處車水馬龍,遠處,西山盡收眼底。
“這一次路演,受益良多”
一臺電腦、一部電話、一副檯曆……梁永強的辦公桌布置得很簡潔,近二十年的資本市場戎馬生涯,讓信奉素食主義的他深悟刪繁為簡、風清雲淡的人生哲學。
不過,現世的熙熙攘攘卻讓他無暇享受這般“歲月靜好”。一個容易被外人忽視的細節是,專訪安排在7月初,而檯曆上的數字卻停留在6月29日,這“斷檔”的一週時間,梁永強都在外地趕場路演。
“昨天剛從武漢路演回來,今天到的辦公室,還沒來得及翻檯歷。”梁永強回頭看了一眼檯曆,講述了他最近幾周的路演安排——6月主要是券商渠道路演,7月後重點是銀行渠道路演,今晚還有一場直播。
在闊別華商基金三年後,梁永強再次奔波在新基金路演的路上,而這一路演的新基金,則是他與合夥人楊宇等共同發起的一家個人系公募基金——匯泉基金沉澱一年的新作。
最近幾周,梁永強和楊宇兩人差不多走了小半個中國,如此密集的路演,再加上路演間隙的基金直播和媒體專訪,高強度的奔波並沒有從梁永強臉上看出半點倦色,反而讓他“收穫良多”。
這是一次讓雙方“重新認識”的機會,無論是渠道對“匯泉基金”這個新公司,還是梁永強對下沉市場及潛在客戶需求的再認識。走了一圈下來,渠道對這兩位基金高管的印象是:“接地氣”!
讓梁永強印象深刻的是,他走訪了一家券商營業部,那些前來聆聽他路演的很多是在股市摸爬滾打多年的“散戶”,如今“炒股不如買基金”理念深入人心,他們也希望將錢委託給信任的基金經理來打理。
“過去是大家提的是資產管理,現在更多談到的是財富管理,這不僅是老百姓理財意識的覺醒,也是資產管理行業不容錯過、分秒必爭的大時代。”談及重回公募一年來的感受,梁永強如是稱。
再創業,只為實現一個“夢想”
從一家成熟的公募基金總經理到一家個人系基金的合夥人,很多人費解梁永強的“選擇”,但當熟悉的機構再次見到他路演上的身影,卻為他的“務實”和“親和”而深深折服。
“這是匯泉基金的第一隻產品,我們並不指望它能賣多少規模,未來的路很長,希望讓更多的人先認識、熟悉匯泉。”梁永強已習慣將自己的名字與“匯泉”繫結在一起。
提起匯泉基金,不得不提起另一位合夥人楊宇,這位從嘉實基金走出來的“基金老將”,他長於量化投資,希望找一位長於主動投資的合夥人一起創業。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倆一見如故……。
一個月前,匯泉基金首隻公募產品——匯泉策略優選基金“首秀”,這是業內首隻主動投資和量化投資深度融合的公募基金,採用“雙基金經理”配置,策略為“主動投資+量化投資”。
談及“雙基金經理”配置的分工,梁永強表示,他的優勢在於透過主動選股創造阿爾法,楊宇的優勢在於將量化投資理念深植於主動投資全過程,並嚴格進行回撤管理,這也是他們希望打造的核心競爭力。
“既然決定再次出山,我就想做出一些不同的東西來,無論是產品策略層面,還是公司商業模式層面。”提起這次創業,梁永強坦言。而對於後者,核心員工持股正是這家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利器。
經過一年多的厲兵秣馬,公司組織架構基本成型,40人新團隊也整裝待發。一位曾供職某頭部公募、去年加盟匯泉的合夥人向記者透露,目前,公司從上到下充滿著激情與鬥志,大家都想幹一番事業。
“這三年時間,我一直在反思並迭代自己的投研框架。”在近期一場路演中,梁永強如此回應外界的關切,他從未停止對投資的思考,而隨著新基金成立日的臨近,這套嶄新的投資理念也將付諸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