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公司紛紛自購為哪般

理財公司紛紛自購為哪般

  當前,一個令不少投資者驚訝的現象正在上演:多家理財公司開始“自掏腰包”購買自己的理財產品。

  其中,中郵理財釋出公告稱,已將自有資金約6.5億元申購本公司旗下管理的理財產品。光大理財表示,將自購旗下股票型和混合型理財產品不超過2億元。南銀理財則表示,公司已投入自有資金約5億元用於認購、申購公司旗下的理財產品。

  針對以上現象,市場上有聲音認為,這是因為銀行理財此前“賠本”了、沒人買了,理財公司這才開始自購產品。需要釐清的是,該觀點屬於誤讀。回顧股票市場,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自家股票並非新鮮事。與此類似,理財公司自購理財產品也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

  “此次自購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多家理財公司負責人表示,一是對經濟長期向好有信心,二是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韌性有信心,三是對自己的投資研究能力有信心。

  信心足則預期穩。此前,銀行理財市場曾出現預期波動——多款理財產品跌破淨值出現“賠本”。同花順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3月27日,銀行理財子公司所發產品的“破淨”數量已達1734款,在已披露淨值資料的11548款產品中佔比15%。

  “這主要與資本市場的波動有關。”招商銀行常務副行長兼董秘王良表示。進入2022年3月後,國內外權益市場曾出現短期大幅調整,債券市場收益率也低位震盪,因此,多款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浮虧,甚至跌破淨值。

  “具體原因有三方面。”工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全球流動性趨緊,美國股票、債券市場波動加劇,海外市場對A股和債券市場形成一定壓力;第二,俄烏地緣衝突加劇了全球的通脹擔憂,避險情緒快速上升;第三,世界經濟前景仍不明朗,海外經濟復甦程序放緩,對一季度經濟活動帶來壓力。

  面對市場變化,銀行理財應如何降低收益波動?根據記者瞭解,多家理財公司正在加緊研究措施,進一步加強資產配置。一方面,根據銀行客戶普遍的低風險配置傾向,加大對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加大對權益類產品配置的投資研究能力,同時,適當延長相關理財產品的封閉期,相當於延長了投資期限,減少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者行為的干擾。

  銀行理財不是保本保息嗎?為什麼它的收益表現與資本市場波動緊密相關?根據“資管新規”,銀行理財不再是被異化的存款產品,而是“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資產管理產品,相關投資收益全部歸投資者所有,損失也全部由投資者承擔,產品不可保本保息、剛性兌付。

  因此,銀行理財自2018年4月“資管新規”釋出後開始轉型、整改,普遍轉為淨值型產品,投資者每日可看到該產品的淨值變化,緊隨市場或漲或跌。截至2021年12月末,銀行理財已基本完成整改任務。

  除了轉型為淨值型產品,銀行理財的估值方法也發生變化,從攤餘成本法變為市值法。在傳統估值方法之下,先估算手中持有的資產到期時能有多少收益,然後把這個收益平均攤算到每一天,因此淨值波動較小,但並未真實反映出資產價格的變化與風險。整改完成後,銀行理財產品全面採用市值法,產品每日淨值的變動緊隨所投資資產每日收益的變動,因此淨值波動較明顯,但更加真實。

  “從長期趨勢看,權益類銀行理財產品的佔比將會提高。”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表示。由於權益類產品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因此可以預判,銀行理財收益的波動將與股票市場波動愈發密切。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接下來,隨著投資者教育逐漸深入,投資者對於銀行理財收益波動的接受度將逐步提升。銀行理財發展的關鍵,是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投資研究能力,尤其要讓投研能力與所投資產的風險程度相匹配,切不可出現“菜鳥還愛玩股票”行為。(經濟日報記者 郭子源)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86 字。

轉載請註明: 理財公司紛紛自購為哪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