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防風險須下好“先手棋”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彭揚 趙白執南)中央政治局會議日前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當前,我國金融風險已高位緩釋,但仍有不少新的潛在風險點需要加以前瞻性防範。對壟斷引發的新風險更要提高警惕,下好“先手棋”。
近期,部分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群團購大戰引發社會熱議,此前亦有大量資本紛紛進入長租公寓領域。這既反映出資本擴張的無序,也折射了透過“燒錢”形成後期部分壟斷可能帶來諸多金融風險。
網際網路巨頭相較於細分市場的新進入者而言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因而可以後發制人,跨領域佔據新市場。比如,網際網路巨頭具有資料和渠道的資源優勢,相對傳統模式而言,可以更快植入各類場景之中;往往在前期更願意投入大量資本,對使用者進行大額補貼,迅速佔領市場份額。由於具有這類優勢,這些巨頭公司很容易產生跨領域的混業經營,不斷擠佔其他市場競爭者的份額,覆蓋面越來越廣,機構風險也越來越具有隱蔽性、複雜性和外溢性。
可以預期的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已箭在弦上,後續相應監管措施料陸續出臺。除了反壟斷外,高風險影子銀行反彈回潮、金融科技發展、債市違約等風險也仍需關注。自疫情以來,實體經濟槓桿率較快上行,存量風險處置出清過程減慢,需不斷加快存量風險的處置;部分網際網路巨頭的新型金融活動需儘快納入監管體系;要防範債市違約風險,有序化解當前的風險事件,不斷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等。
總而言之,金融防風險的最終目的在於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無論是網際網路巨頭還是金融機構,最終都要回歸於服務實體經濟,也應該轉換思維,從“資本戰”的不健康競爭方式中跳出來,轉向透過技術、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創新來提升自己、贏得市場。從監管部門的角度看,需不斷引導各類資本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高新技術發展領域,促進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迴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