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6日 08:33:42
“買入股票就是買入企業的一部分”,這是價值投資的重要基石。在各式各樣的價值投資書籍中,我們幾乎都能看到對這句話的引用和闡釋。既然已經“人盡皆知”,似乎沒有專門再探討的必要。但從投資者對股價漲跌的關注程度可知,多數人只是知道這麼一句話,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對於投資的意義。
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只有反反覆覆在交易中吃過虧的投資者,才能參透其真正的價值——幫助投資者擺脫對股價的過度關注,繼而從變化多端的交易心理中解脫出來,提高理性決策的機率,真正做到從投資中受益。
投資炒股的第一道難關
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格雷厄姆對投資者提出以下忠告:
“價格波動對真正的投資者只有一個重要意義:當價格大幅下跌後,提供給投資者購買機會;當價格大幅上漲後,提供給投資者出售機會。而其他時候,他如果忘記股票市場而把注意力放在股息收入和公司運作狀況上,將會做得更好。”
在投資實踐中,絕大多數投資者的做法恰恰相反:他們過度關注股價變動,股價連續上漲時,日益樂觀而急於買入,股價持續下跌時,又恐慌不已急於賣出。
誠然,“追漲殺跌”更順應人性,成為多數人的選擇不足為奇。但站在投資的角度,順應多數人的選擇,往往是賺不到錢的。所以,從價格波動中解脫出來,就成為大多數人投資賺錢難以跨越的第一道難關。
秘訣之一就是像那位東北大媽一樣,買入優質股票後徹底拋在腦後,連密碼都不記得,一放十幾年。做到這一步,不賺錢都難,但這也是反人性的,人們喜歡快速致富,對於“慢慢致富”這件事超級缺乏耐心。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經問巴菲特:“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你的投資體系那麼簡單,為什麼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巴菲特的回答就是:“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東北大媽事件之所以成為熱點,也恰恰是因為這件事在實踐中很難操作,帶有太大的偶然性,長期持股的難度遠遠超出投資者的想象。
絕大多數人做不到拋之腦後,只能靠認知來克服對價格的關注。而巴菲特之所以超級有耐心,某種意義上就在於其對“買入股票就是買入企業的一部分”的信仰,這種信仰讓他只關注企業經營本身,而不在意時間成本。
一些人總結稱,巴菲特的時間成本為零,這句話真正洞悉了巴菲特的投資秘訣:不在意持股時間,就不會因股價波動而煎熬,心理層面澄淨似水,和“忘掉交易、忘記密碼”的東北大媽異曲同工,自是無往不利。
提高認知,對抗低階慾望
很多人知道“長期持股是王道”,於是拼命去壓制“追漲殺跌、快進快出”的投機慾望,但這種交易慾望又是很難壓制的,結果只能以失敗告終。
一些資深投資者選擇以退為進,先承認自己無法對抗慾望,然後對慾望進行升級,用高階慾望去壓制低階慾望,反倒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閱讀歷史時,很多名臣為了青史留名而不懼身死。不懼身死,只因有更高的追求,借鑑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論,就是高階訴求壓倒了低階訴求。
說點日常生活中的案例,都知道每天跑步有益健康,很多人死活做不到,也有不少人享受其中。那些每天跑步的人,不是透過自控力在忍受跑步的痛苦,而是成功完成了慾望轉換,開始享受跑步本身。因為享受其中,所以痛苦和抗拒蕩然無存,與自控力無關,也與堅持無關。
回到投資本身。優秀的投資人之所以能擺脫“快進快出、追漲殺跌”的交易慾望,多是因為他們相信甚至信仰長期持有的巨大價值,用長期持有的大利來對抗短期追漲殺跌的小利。
舉個例子,給一個孩子兩個選擇:要麼現在吃掉一塊糖,沒有獎勵;要麼等2小時後再吃,獎勵2塊糖。可能有30%的孩子選擇當下吃,70%的孩子選擇等2小時。如果把等待的激勵變成10塊糖或者最新款的流行玩具,選擇等待的孩子可能會從70%提高到90%。
提高等待的交易對價,就能很好地抑制短期交易的衝動。長期持有的價值,實際上是非常高的,但普通投資者認識不到。
在普通投資者看來,當下交易的效用是1,長期持有的效用可能只有2,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傾向於當下交易;而優秀的投資者意識到,長期持有的效用不是2,而是10,長期持有自然不再是難事。
本質上,這不是在比誰的自控力更強,而是比拼誰的認知更到位、更準確。
對長期持有的透徹理解
查爾斯•埃利斯曾說,如果策略不是由透徹的理解所決定,那麼它就會被臨時事件所影響。很多投資者受情緒左右、衝動決策,事後後悔不已,根本原因多是對其策略缺乏透徹理解。而對“長期持有”策略最透徹的理解,就是格雷厄姆的這句話,“買入股票就是買入企業的一部分”。
買入股票就是買入企業的一部分,這句話告訴投資者要關注企業基本面,著力分享企業經營產生的收益,估值變動產生的收益只當加分項,有更好,沒有也沒關係。
股價=每股盈利×市盈率,長期來看,投資者從股市中得到的財富主要來每股盈利的增長,至於市盈率變動,考慮到估值水平的均值迴歸效應,拉長時間,總貢獻幾乎為零。如巴菲特所說,整體而言,沒有什麼奇妙可言,金錢不會從天而降,投資者根本不可能從公司那裡得到比公司本身所創造的更多的財富。從長期來看,股市就是一臺稱重機。
一旦認識到這一點,投資者才有望從基於估值波動的零和博弈(考慮交易佣金後是負和博弈)投機中解脫出來,專心找到好公司,低估時買入、長期持有,投資賺錢不再是難事。
所以,一旦真正理解“買入股票就是買入企業的一部分”,投資者就容易做到“buy to keep,not buy to sell”,買入持有而非交易。當然,不是絕對不交易,當出現買錯、價格高估、基本面惡化等情況時,也需要交易,只是秉持長期持有的心態,不以賣出為目的。
投資者一旦秉持買入持有的心態,自然更關注企業基本面,逐步從價格波動的泥潭中逃離出來,走上投資致富之路。
基於能力圈,開啟投資致富之路
既然買入股票是為了長期持有,那麼自然要精選個股,挑選最優秀的企業進行投資。判斷一家企業優秀與否,就構成了投資者的能力圈,即不懂不做,只投資自己看得懂的企業。
能力圈原則,要求投資者不能基於想象來投資、不能追逐市場熱點題材來投資,也不能簡單抄明星基金經理的作業,而是從研究企業基本面出發,對企業未來10年的發展前景和盈利增長給出自己的判斷,在此基礎上慎重做出投資決策。
當企業的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時,投資者應該及時調整持倉,換言之,只要基本面沒有大的變化,投資者完全不必理會股價的變動。甚至如巴菲特所說,股價持續大幅下跌對投資者是好事,便於投資者以更低的價格積累更多的股份。
當然,這個策略的前提依舊是對企業經營情況的把握能力,對企業前景的判斷務必要大致準確、可靠。這個時候,只要對自己誠實,投資者會發現自己能把握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絕大多數企業都處於能力圈之外。這其實沒什麼,能對幾家企業形成明確的判斷就足夠了。
如果對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前景都無法形成可靠的判斷,投資者就應該放棄自己投資炒股的想法,要麼買主動管理型基金,把錢交給專業機構,要麼聽巴菲特的勸告,定期買入指數基金。
知名投資人段永平認為,巴菲特的安全邊際指的是對公司的理解度。從這個意義上,如果投資者缺乏對企業的理解,無論什麼價位買入都談不上安全邊際,自然與投機無異,想要投資致富是不可能的。
所以,誠實面對自己,買入自己瞭解的公司,以股東的心態長期持有,就抓住了投資致富的鑰匙。
本文由公眾號“薛洪言微語”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薛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