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胡雨)經歷近一個月回撥後,近期A股初現反彈跡象。上週後半段三大股指震盪上行,北向資金持續入場傳遞積極訊號。在政策暖風吹拂下,“碳中和”板塊近期表現活躍。
(圖片說明)資料圖,新華社發
對於A股後市行情,多家券商人士認為,中期仍需以防禦為主。繼續看好順週期以及“碳中和”板塊。可關注一季報業績有望超預期的上市公司。
(小標題)“碳中和”板塊升溫
Wind資料顯示,截至3月12日收盤,上週上證指數實現兩連漲,三大股指累計跌幅分別收窄至1.40%、3.58%、4.01%。分板塊來看,鋼鐵、採掘等順週期板塊表現相對強勢。
北向資金連續4個交易日入場“掃貨”。Wind資料顯示,截至3月12日,上週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66.14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入61.74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入4.40億元。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今年春節以來的調整是本輪牛市的第三次大回撤,類似於2007年一季度和2014年四季度,短期市場處於反彈程序中。
震盪行情下,受益政策層面利好的“碳中和”主題持續升溫。Wind資料顯示,碳中和指數上週累計上漲幅度超過3%,超過30只成分股上漲,電力、水泥製造、工業金屬、煤炭開採、核電等相關板塊也出現明顯上漲。
光大證券認為,“碳中和”涉及行業眾多,包括上游的煤炭、石化,中游的化工、鋼鐵、電力,下游的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碳中和”相關領域長期來看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光大證券建議關注兩條投資主線:一是以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裝配式建築為代表的清潔、節能型行業,這些行業將迎來總需求擴張;二是煤炭、鋼鐵、電力、化工等高耗能、高碳排放行業,供給存在收縮壓力,參考供給側改革經驗,相關工業品價格會有所改善,行業龍頭公司市佔率會有所提升。
(小標題)以防禦為主
對於A股後市行情,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當前市場具備整固反彈的需求與條件,但估值重心下移趨勢並未逆轉,仍需以防禦為主。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市場整體估值已經回到歷史均值附近,壓力有所釋放。參考歷史經驗,市場急跌可能接近尾聲。滬深市場日成交額可能要萎縮至6000億元-7000億元甚至更低水平,並持續一段時間。市場回撥進入“區域性底部”狀態,震盪盤整一段時間後,A股有望重拾升勢。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認為,未來一個月市場將進入修復時間視窗。預計短期基金贖回規模有限,不必過度擔心贖回帶來的負反饋效應。
(小標題)順週期板塊受關注
對於後市投資方向,陳果認為,可以關注一季報業績有望超預期的公司。同時,調整倉位和結構,重點關注銀行、房地產、公用事業、煤炭、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以及“碳中和”板塊。
荀玉根認為,應重視智慧製造和大眾消費板塊。當前我國正處於5G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週期中,科技將進一步與製造業融合。預計2021年乳製品、餐飲等大眾消費需求大增,醫療美容、養生保健等領域需求也有望提升。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建議把握三條主線:一是全球經濟復甦背景下的化工、有色金屬、機械、輕工、家電、汽車等行業;二是逐步恢復的服務型消費行業,如酒店、醫美、影視娛樂、餐飲旅遊等;三是政策催化的“碳中和”板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