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近期持續受挫,尚能飯否?
Wind資料顯示,截至8月8日,2021年之前成立的298只QDII基金中(不同份額分別統計),共有174只今年下半年以來回報率為負,其中7只跌幅超過20%,均為海外網際網路主題產品。
不過,多家從事海外證券交易的券商均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儘管近期中概股波動較大,從單個客戶層面來看確實有遭遇較大虧損的,但整體來看,目前投資於中概股的資產規模變化不大,客戶也仍然保持著偏好增長型股票的投資方式。
境內投資者損失有限
美國時間週五,在美國勞工部公佈強於預期的就業報告後,美股與經濟復甦相關的板塊出現上漲,道瓊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新高。但與此同時,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卻下跌0.40%,大型科技股、電動汽車股以及中概股仍多數下跌。
近期,中概股整體持續表現不佳。資料顯示,在美股上市的市值Top20中概股中,有15股今年以來價格都在下跌,其中貝殼、拼多多、陸金所、騰訊音樂4股領跌,累計跌幅分別為69.87%、50.77%、49.86%、45.63%;而滴滴、攜程、百度、京東、阿里等明星中概股年內累計跌幅也均超過10%。
從QDII基金來看,今年下半年,交銀中證海外中國網際網路復權單位淨值累計下跌26.13%,在2021年之前成立的298只QDII基金中領跌;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緊隨其後,不同份額的累計跌幅基本在22%左右。此外,華寶海外中國成長、嘉實海外中國股票等中概股主題QDII亦跌幅居前。
一直以來,中概股都是國內投資者出境投資的重要標的。值得提及的是,這些投資者似乎並未在中概股的此輪持續下跌中“傷筋動骨”。
老虎證券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近期中概股波動較大,但目前客戶投資於中概股的資產規模與5月底相差不大。”
華泰國際也表示,總體上看,該公司總體代持零售資產總量變動相對較小,個人層面喜憂參半。
“雖然中概股在最近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裡一直下跌,但納斯達克是在創新高的,我們的客戶近期也更偏向於持有一些美國本土股票,比如說特斯拉、蘋果。”北京一位提供港股、美股交易的某券商商務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不少中概股在去年及今年年初股價大漲,使投資者積累了較厚安全墊,因此至今並未算得上嚴重受創。
據介紹,雖然他接觸的投資者中約有60%都買過中概股,但由於中概股在美股中佔比較少(僅有200多隻),投資者普遍會搭配一些熱門美股,持續重倉持有中概股的人並不是很多,尤其是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在今年2月的美股大跌中清倉了,因此也陰差陽錯躲過了這一波下跌。
這一點也能從老虎證券的資料上得到驗證。據悉,該券商平臺上中國ADR的交易量僅佔美股交易量的25%,而美國本土股票比如亞馬遜、谷歌、特斯拉、Facebook以及指數ETF等則是使用者積極交易的標的;港股側,騰訊、美團、小米、快手等股票也常排在熱門交易標的榜單前列。
美股投資熱情仍存
事實上,老虎證券透露,在行情劇烈波動時,客戶的交易熱情反而達到高位。比如7月27日,恆生科技指數下跌超6%,美股納指以及包括阿里、嗶哩嗶哩在內的很多中概股普跌,但後臺資料顯示,當天客戶的美、港股交易量在當週卻是最高的。
前述券商商務人士表示,目前投資美股的客戶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很多是網際網路大廠的員工,不僅人均收入較高,也更能夠理解大幅回撤的概念,因此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都是相對較高的。
根據老虎證券的全球使用者畫像,截至今年7月底,新增入金客戶男女比例一般6:4開,年齡處於33至55歲區間的客戶佔比最多,達到42%;27至33歲的客戶,佔比達28%。同期,新增入金客戶中,投資中概股的客戶佔32%。
此外,中概股不僅成為華人首選的投資標的,同樣還逐漸受到全球投資者關注。今年以來,老虎證券有約20%的新加坡籍客戶持有過中概股;約三成美國國籍客戶持有過中概股。從風險偏好來看,投資中概股的客戶風險偏好中等,約六成會使用槓桿,投資週期平均在20天。
華泰國際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和2020年下半年相比,雖然獲客速度從4月開始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相對低幅的穩定增長態勢。新增客戶仍以20~40歲為主,男性投資者偏多,資產分佈兩極化相對嚴重,長尾客戶現象明顯。
“投資海外資產的客戶相對風險偏好較高,其中科技、新經濟、醫療等熱門板塊的偏好明顯,零售客戶中短期操作的客戶佔比仍舊相對較高,美股投資比重略高於港股投資比重。”華泰國際表示,從目前交易行為和交易體量來看,客戶仍然保持著偏好增長型股票的投資方式,對特定板塊的偏好並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為了分散單一股票市場投資的集中風險,華泰國際漲樂全球通在今年推出了以全球股債為底層資產組合的各類公募基金,未來還將推出以客戶風險偏好驅動的智慧投顧服務,旨在讓更多的客戶理解大類資產配置的意義和重要性,形成財富管理的理念。
老虎證券則表示,除了重視客戶參與高風險交易品種的適當性管理,引入貝萊德、高盛等國際知名資管機構管理的共同基金,公司還會提供異動榜單剔除、免費模擬交易、新手專區課程等服務,幫助投資者瞭解美股、港股市場的交易規則和交易品種,投資者也可在社群發帖交流覆盤。
中概股還能買嗎?
面對新一輪政策監管加碼和市場調整,中概股還能不能買成為出境投資者的一大重點議題。有提供港股、美股交易的券商日前曾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受政策預期影響,未來重心或將逐漸調整至港股。
不過從老虎證券的社群反饋來看,很多投資者對於中概股未來仍持樂觀態度,不乏有投資者將此輪中概股的下跌視為買入機會。還有投資者認為,隨著中國崛起,中國資產將成為更多海外機構的主要配置資產之一。近期,在美國本地論壇上,也能看到一些美國散戶宣佈抄底中概股的帖子。
“近期A股、具有監管風險的行業及全部VIE架構企業的下跌,或體現出投資者情緒的‘過度恐慌’,但仍需警惕政策波動風險對相關產業的持續影響。”中信證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楊靈脩認為,當前國內監管加碼,主要涉及教育及網際網路兩大產業,相關板塊在A股市值佔比僅2.4%,且我國對企業境外上市始終持開放態度,產業監管加碼並非打擊全部VIE企業。
不過,考慮到近年來美股市場針對中概股資訊披露的要求日趨嚴格,而中美雙方就此問題短期難以達成共識,已上市及待上市美股的中概企業或受到嚴重衝擊。儘管監管趨嚴,但短期外資仍維持淨流入港股市場,長期看美國居民亦將持續增持中國股票及債券資產。因此,雖然當前美股中概股仍存在一定風險,其回撥也可能進一步影響港股市場,但中長期中美資本市場不存在“脫鉤”的風險。
海通國際股票研究部董事總經理、TMT行業首席分析師吳越則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教培行業的基本面此次受政策調整的影響比較大。週末及寒暑假不能上課,這對於有線下固定租約的培訓機構而言是個很大的挑戰;非盈利的設定,對於資本及招生速度也是個急速的放緩,預計該行業從業熱情減弱,可能需要國家財政支出扶持才能夠有進一步的發展。
對於電商、遊戲等行業而言,目前實質性衝擊並不大。如果之後監管力度進一步升級,例如出現版號限制、遊戲時間控制等,需要再分析其對公司基本面的影響與調整。但對於輔助類行業如網際網路廣告、雲服務等,由於教育行業出現的種種變化,以及國家對低質廣告服務的查處力度增強,測算影響為低個位數,“我們預測市場需要至少半年至一年來消化政策預期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