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賈永標)一波三折,不知此刻的羅振宇是否也會感到焦慮。
8月2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自深交所官網獲悉,北京思維造物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維造物)撤回了創業板上市申請。
自2020年9月首次遞交招股書後,思維造物七次更新招股書,三次遭到深交所問詢,頂著“知識付費領頭羊”的光環,最終仍然未能如願登陸資本市場。
訊息披露後,羅振宇在內部信中表示:“感謝籌備上市的這段經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去年營收已超8億元
“從做出這個決定的那一刻起,身邊的同事就在問我,你難受嗎?你啥感覺?藉著這個機會,我坦承一下自己的真實感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是羅振宇在內部信中的一段表態,其背景是歷經近三年的反覆拉扯,思維造物最終選擇了撤回創業板上市申請。
資料顯示,思維造物是一家從事“終身教育”服務的企業。公司在線上,透過“得到”App、“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線上下,透過“得到高研院”“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等形式,為終身學習者提供通識教育及技能培訓服務。公司主要產品形式包括:線上音影片課程、聽書、電子書、實體圖書、線下課程及其他周邊產品。
招股書顯示,自成立以來,思維造物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羅振宇。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羅振宇透過直接及間接方式持有思維造物共計46.6144%的表決權。其中,羅振宇直接持有公司9106112股股份,佔總股本的30.3537%,同時透過傑黃罡間接控制公司16.2607%的股份。
財務資料顯示,2019~2021年,思維造物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6.28億元、6.75億元、8.43億元;對應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約為1.15億元、4006.35萬元、1.25億元;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3067.57萬元、2812.22萬元、4864.73萬元。
此前思維造物計劃募集資金10.3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專案建設。
羅振宇也表示,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2021年的淨利潤達到了歷史新高1.25億元。目前,公司賬上現金充裕,現金流穩健,有充足的彈藥來迎接未來的挑戰。
7改3問,IPO仍是彼岸花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梳理發現,2019年,思維造物擬衝擊科創板,但在2020年選擇改道創業板,最近一次更新申報材料時間為2022年6月29日。
在此期間,深交所要求思維造物進一步說明發行人業績成長性的具體體現、主營業務的成長空間,說明整體行業市場空間和競爭格局的變化,進行充分風險揭示。
在與同業公司樊登讀書進行對比時,思維造物表示樊登讀書依賴樊登個人IP;思維造物則依託於整體的產品矩陣和優質師資資源為使用者提供服務。除圖書及衍生產品外,思維造物為使用者構建了線上知識服務業務以及線下知識服務業務體系,包括課程、聽書、電子書、得到高研院以及跨年演講等。
此前7月29日,47家A股IPO在審專案一天之內均變更為中止審查,佔7月份以來中止專案的九成以上,其中28家專案的審計機構是容誠會計師事務所。此次IPO思維造物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是容誠會計師事務所。
對於此次為何選擇直接撤回IPO材料,以及撤材料是否與會計師事務所有關,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先後以電話、郵件等方式聯絡思維造物,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覆。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次問詢中,有關公司核心技術是否具備創新性、產品形態與行業相比的創新性及優勢、主營業務成長空間等問題,一直是深交所問詢重點。
“知識付費的競爭門檻太低,而且盈利預期確定性不強,所以不足以作為上市公司的核心主業。”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千億知識付費賽道仍然火熱
雖然知識付費賽道難出IPO,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條賽道仍舊火熱。
根據艾瑞諮詢資料,2019年中國終身教育產業規模達824.5億元,同比增速為18.3%,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可達1488.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5.13%。
在公眾熟知的層面,目前C端知識付費IP比較有名的“四大天王”——羅振宇創立的邏輯思維成立於2012年,樊登創立的樊登讀書成立於2013年,吳曉波創立的巴九靈成立於2014年,李善友創立的混沌學園成立於2014年。
就資本市場進度而言,羅振宇一度成為進展最快的玩家。相比而言,吳曉波曾選擇另一種方式變現——2019年3月17日,全通教育宣佈收購巴九靈96%股權;隨後,全通教育確定了巴九靈的收購價格為15億元。此事引發較大關注,最終收購未果。
IiMedia Research資料顯示,2017年以來,中國知識付費行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大,2020年達392億元。與此同時,中國知識付費使用者規模保持平穩增長態勢,2020年增長至4.18億人。
這樣就能理解,儘管上市被按下了暫停鍵,但羅振宇仍然保持了一種相對樂觀的態度,誠如他在內部信中所言:過去這段時間,思維造物並沒有因為籌備上市而懈怠業務探索。一方面,公司在推進一場深度的組織變革;另一方面,公司也在進行艱難的業務迭代。
《致得到同學的一封信》中也提到:“我們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不知這一次,有關IPO的答案會在什麼時候浮出水面。
責編:史健 | 稽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