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6月23日電(記者沈寅飛)6月22日,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同一天更新了招股書,兩家處於同一賽道的企業正跑步爭奪“生鮮電商第一股”,成為近期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然而,融資、燒錢、擴張之後,生鮮電商模式將會走向何方?業內人士指出,生鮮電商需要尋求成本及盈利的平衡點,當資本趨於冷靜,行業最終格局或將加速形成,迎來新的拐點。
拼“槍法”還是拼“火力”?
艾瑞諮詢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快速發展,生鮮電商行業規模達4585億元,較2019年增長了64.0%。隨著生鮮電商的發展及模式的成熟、使用者網購生鮮習慣的養成、生鮮電商使用者覆蓋數量愈發廣泛以及技術愈發成熟。艾瑞同時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生鮮電商仍舊保持高速增長,到2023年生鮮電商行業規模將超萬億元。
從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更新後的招股書可以看出,2018年至2020年,每日優鮮GMV(商品交易總額)從47.259億元增加至76.147億元,毛利額從3.04億元升至11.9億元;叮咚買菜的GMV從2019年的47.1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30.32億元,但淨虧損從18.7億元擴大到31.8億元。
在具體經營模式上,每日優鮮試圖從供應鏈上下功夫,改造原有的菜市場;叮咚買菜則把目光對準了廚房,嘗試開設鮮食店。一場龍頭企業的比拼,在生鮮電商領域再度上演。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同在生鮮電商賽道,兩家企業在發展戰略、階段、規劃以及路徑等各方面,卻已產生明顯差異:每日優鮮講究“槍法準”,叮咚買菜尋求“火力猛”。一個靠省錢練質量,一個在燒錢衝規模。
因此,雙方募資的指向也差異盡顯。叮咚買菜表示會將募資的50%用於提高滲透率拓展新市場,30%用於投資技術和供應鏈建設,10%用於投資技術和供應鏈;每日優鮮則會將50%的募資用於升級前置倉即時零售業務,20%的資金用於拓展智慧菜市場,20%用於發展零售雲。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產品品質、服務體系、物流水平、客戶黏性等四個關鍵維度決定了生鮮電商平臺發展的未來,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而大量投入的成本及可期待的盈利問題,是目前生鮮電商需要尋求的一個平衡點。
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有1%盈利
事實上,近兩年來,不只是資本市場關注,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層面也在積極釋放政策利好,支援農產品電商發展,推動生鮮電商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加強監管,遏制資本裹挾導致野蠻無序發展的情況。
現實的情況是,生鮮電商賽道競爭日益激烈。爭相上市的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企業除了行業內競爭以外,還要面對興盛優選、十薈團等社群團購企業的多重夾擊。
此前,一份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資料顯示,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虧損,7%是鉅額虧損,只有1%實現盈利。
不過,朱丹蓬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叮咚買菜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及盈利問題,這二者目前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所以包括叮咚買菜在內的生鮮電商行業先後曝出扎堆IPO“補血”的訊息,而運力嚴重不足的叮咚買菜正在丟失配送效率,其注重時效的核心競爭力正漸行漸遠。
“作為民生消費的剛需行業,生鮮電商一頭掛著錢袋子,一頭牽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菜籃子,切身關聯著上億中國老百姓的飲食問題。”業內人士指出,生鮮電商要實現自身造血供血的能力,不能僅僅依靠資本輸血擴張規模,更需要透過自身戰略、路徑、運營最佳化實現盈利,修煉經營“內功”。
行業最終格局或將加速形成
從已披露的資料來看,截至2021年4月,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和易果生鮮等企業融資均達到7次或以上,而總的融資金額前三名則是每日優鮮、美菜網和叮咚買菜,融資總額均超過40億元。2021年生鮮電商行業由於資本的重新進場將會加速市場擴張步伐,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然而,融資、燒錢、擴張之後,到底怎樣的生鮮電商模式才更“喜聞樂見”?當資本趨於冷靜,行業最終格局或將加速形成,迎來新的拐點。
每日優鮮合夥人兼CFO王珺曾表示,若每日優鮮繼續重點做前置倉到家業務,至多也只能佔到生鮮和快消市場規模的6%-7%,而做平臺則有機會搶佔25%乃至40%的市場份額。
今年3月26日,每日優鮮宣佈,將不再只限於做自營生鮮電商,而是要打造成社群零售數字化平臺,為社群零售板塊的商超、菜場和小店數字化賦能。
此前,國家發改委等28部門聯合釋出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中指出,積極發展“智慧商圈”,升級改造農貿市場等零售網店,完善社群便利消費服務圈。
業內專家指出,網際網路下半場,新業態的成長不應簡單粗暴地革掉傳統業態的命。以數字化技術手段,改造傳統生鮮零售超市、菜場,實現向智慧超市、智慧菜場的轉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推動行業健康高質量發展,實現企業、行業、資本、使用者、民生的多方共贏,才是網路、智慧及資訊化技術賦能實體產業的初衷本心和終極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