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企查查資料研究院釋出《2021電商行業資料報告:電商生意場“喜憂參半”》,帶大家瞭解電商細分賽道的發展現狀。
企查查資料顯示,受三孩政策驅動,今年前三季度“母嬰電商”相關企業新增4.5萬家,兩年平均增長率達31.4%。現存“服飾電商”相關企業10.5萬家,兩年平均增長率為-12.7%,近三年企業規模增長陷入停滯狀態。現存“生鮮電商”相關企業3786家,2021年同期註冊量銳減,共1439家,近兩年平均增長率為-15.6%。
1、“三胎”生意:母嬰電商相關企業近兩年的平均增長率達31.4%
受三孩政策驅動,生育率有望提升,政策及相關配套措施落地將帶動母嬰消費群體增長。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已超過4萬億元,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增至75460億元。
企查查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共有現存的“母嬰電商”相關企業22.7萬家,今年前三季度,電商相關企業的註冊量為4.5萬家,去年同期的企業註冊量較前年有所下降,今年增速可觀,近兩年平均增長率達31.4%。
2、“扮靚”生意:服飾電商相關企業兩年平均增長率為-12.7%
服飾電商是企業規模最大的電商細分賽道,其中女裝佔比最大,經過前幾年的“野蠻生長”,近年來逐漸趨於理性。企查查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共有現存的“服飾電商”相關企業97.8萬家,兩年平均增長率為-12.7%,近三年企業規模增長陷入停滯狀態。
雖說“國潮”以及“新國貨”對於服裝行業的發展有一定刺激助力作用,但總體而言,“遍地撿錢”的時代已經過去,電商平臺為了保持流量為使用者讓利,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線上運營成本,壓縮了中小服飾電商企業的生存空間。
3、“舌尖”生意:生鮮電商相關企業兩年平均增長率為-15.6%
企查查資料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共註冊生鮮電商相關企業3786家,同比增長30.8%,當時正處於資本市場的浪尖,2021年同期註冊量銳減,共1439家,近兩年平均增長率為-15.6%。生鮮電商固然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但其“二高二低”(高損耗、高毛利、低單值、低毛利)的問題,仍然是當下發展的痛點。
編輯 徐超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