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重點任務時強調,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我國種業安全短板主要在科技創新方面,打好種業翻身仗,要以研發為牽引,推動種業生產、經營和管理變革。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位於農業產業鏈最上游。儘管我國是當之無愧的種業大國,但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種業強國。目前,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為45%,對畜牧業發展貢獻率為40%,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我國種業呈現“三個並存”特徵:本土種質資源豐富與創新利用效率不高並存,科研育種人員多與產出轉化效率不高並存,種業企業發展快與核心競爭力不強並存。放眼世界,種業正迎來以“生物技術+資訊化”為特徵的第四次種業科技革命,全球種業新一輪併購已經完成,技術領先優勢與市場壟斷地位結合的特徵更加明顯。如果不奮起直追,就會受制於人。
從產業鏈供應鏈保障能力來看,我國農業用種安全有保障,風險可控。目前,我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
從種業科技創新水平看,我國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核心技術創新不足。當前,跨國種業已進入“生物技術+資訊化”的育種4.0時代,而我國仍處在以雜交選育為主的2.0時代。
中國種子協會顧問組組長李立秋說,長期以來,我國育種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以論文、課題為導向,特徵是導師學徒制、作坊式。許多發達國家則是企業化育種,以市場、農戶為導向,特徵是工廠化、流水線式。因此,有人曾將跨國種業巨頭比喻成“航空母艦”,而國內種企則是“小舢板”。區別不僅體現在企業規模,更體現在科技創新上。
近年來,有關部門把品種入市權交給企業、評判權交給市場、選擇權交給農民,極大激發了種業發展活力。隨著我國種企研發投入加大、兼併重組加快,行業整體競爭力明顯提升,但與國際巨頭相比仍有明顯差距。在經營規模上,農作物種業前十強僅佔國內市場15.8%的份額;在創新能力上,全國農作物種業企業研發總投入不到德國拜耳的一半。
“我國有打好種業翻身仗的底氣。”在玉米育種家、中國種業十大功勳人物程相文看來,我國有世界最豐富的種質資源、世界體量最大的農產品產出規模、世界數量最多的育種科研人員,也應有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種業。我國種業自2000年後才開始真正走向市場化,用20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100年的道路。如今,種業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經搭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成為業內共識,創新之源已經啟動。
打好種業翻身仗,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深化科企合作,推動種業企業和科研單位建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育種資源、人才、技術從科研單位向企業聚集,推進科技資源整合和產學研深度合作。
打好種業翻身仗,要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是種業創新的突出短板,今後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不斷挖掘具有市場潛力的本土畜禽資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金亮 )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