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暴漲逾7倍的碳酸鋰價格,繼續在50萬元關口遊走。
上海有色網資料顯示,3月10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50.1萬元/噸,較此前一日上漲2000元/噸,最低價49.7萬元/噸,最高價50.5萬元/噸。
供不應求導致漲價
碳酸鋰近期的價格漲勢令人矚目。
據生意社監測資料,2021年12月9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尚處在21.8萬元/噸左右,這意味著其近3個月漲幅超過130%。
再追溯到2021年初,碳酸鋰價格尚不足6萬元/噸,至今漲幅早已超過700%。
碳酸鋰價格為何飆漲?主因是供需矛盾。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由於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旺盛,超過上游的供給能力,造成供不應求,進而出現價格上漲。
國泰君安方面也指出,碳酸鋰價格快速上漲,主要是由於磷酸鐵鋰廠家對碳酸鋰的迫切需求,尤其是海外儲能電池方面的需求順利傳遞到鋰價。
供應方面,鋰鹽產量減少也是推高價格的誘因。據國泰證券統計,2022年1月,鋰鹽和材料廠商陸續檢修,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量均環比下降3%。
此外,有市場分析認為,此輪碳酸鋰價格暴漲不乏炒作因素,有部分鋰鹽供應商和中間貿易商囤貨惜售。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碳酸鋰相關產業鏈上已經出現抵制情緒,甚至計劃減產。
但多名鋰鹽、正極材料、電池龍頭廠商相關人士均否認上述說法。
當升科技董秘辦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是做正極材料的,不會因為價格暴漲就不做生意了,尤其考慮到下游需求還是非常旺盛。目前公司產能利用率非常高,基本處於滿產狀態,客戶訂單量是沒有問題的。”
需求端的情況從出貨量中也可見一斑。3月9日晚間,孚能科技公告稱,其2022年1月至2月的汽車動力電池國內外出貨量達到1.61Gwh,同比上升273.93%。
產業鏈中下游承壓
漲價的影響直接體現在財報中。
2月21日晚,雅化集團率先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9億元至12億元,同比增長1053.67%至1438.22%。而2021年,雅化集團淨利潤為9.25億元,這意味著其今年一季度淨利潤或超去年全年。
碳酸鋰價格漲勢迅猛,上游企業定價策略也有所改變。
盛新鋰能董秘辦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基本上是隨行就市的,不管是公司上游還是下游都是鎖量不鎖價,按月度或季度定價。”
雅化集團同樣在今年2月對外表示,目前對長協產品的理解與以往大不一樣,只鎖定數量,不鎖定價格。
天齊鋰業也曾稱,公司碳酸鋰產品的價格隨行就市,每個月定一次價,體現在財務報表上有一定的滯後性。
與上游企業的風光對比鮮明的是中下游的壓力。
據孚能科技2月27日釋出的業績快報,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34.03億元,同比增長203.97%,歸母淨虧損9.74億元,虧損規模較去年的3.31億元又成倍擴大。
孚能科技稱,公司前期基於2018年至2020年原材料市場行情趨勢,與客戶協商定價,銷售價格較低,且為重點客戶提供一定價格優惠。此外,公司主要產品原材料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材料成本增加。
天風證券研究顯示,如結合議價能力、採購量等對實際採購成本的影響,再疊加效能技術進步與成本漲價的對沖,綜合來看,原材料價格上漲傳導至動力電池端的成本漲幅約為20%至25%。
電池廠商也會選擇漲價來平抑成本壓力,更下游的車企則需為此買單。
天風證券測算,對於純電動車而言,當碳酸鋰漲價至30萬元/噸時,每輛純電動車的成本上漲約8000元;當碳酸鋰漲價至40萬元/噸時,每輛電動車成本上漲約1.1萬元;對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影響幅度也在萬元以內。
業內呼籲開發上游
碳酸鋰價格還會漲嗎?
東北證券指出,鋰行業供需矛盾或長期存在,看好“白色石油”鋰資源的長期高景氣。短期來看,供需矛盾難以緩解,價格高位有支撐。供給端,鋰企檢修影響未完全消除,因資源短缺行業整體開工率仍不足五成,同時國內鹽湖由於受天氣制約,產量增量較少,供給吃緊。需求端,預計高鎳需求有望環比增長,採購需求不減,供需缺口有所放大,下游出現採購補庫情緒,預計鋰價將繼續上漲或維持高位。
長期來看,鋰行業景氣度或超預期。供給方面,確定性供給增量較少,海外在建鋰資源專案多處早期階段且政府對鋰資源開發態度謹慎,未來供應局面或將更為緊張。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車步入高速發展階段,儲能鋰電將迎來爆發期,電車+儲能將貢獻未來核心增量。
鋰價飆漲已觸發監管層的關注。2月28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今年將適度加快國內鋰、鎳等資源的開發力度,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同時,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支援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術攻關,不斷提高回收比率和資源利用效率。
此外,開發上游的呼聲也在今年全國“兩會”中屢次出現。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提案中指出,當前鋰資源供需形勢嚴峻,行業發展面臨挑戰。應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提升資源迴圈高效利用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也建議,加快川內鋰礦資源開發利用,借鑑海內外優秀礦山的成功開發運營經驗,推動礦山的綠色開發。
記者 胡安墉
編輯 王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