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週刊 作者 | 胡東輝
最近的A股市場幾乎是一鼓作氣攻下了3600點大關,但投資者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因為大盤漲出了熊市的感覺。指數大漲,但80%的個股都沒漲,有的甚至跌幅還不小,因此大多數投資者心裡都不踏實。果不其然,3600點只是一日遊,很快就回撤了。在此過程中,個股漲跌轉換頻繁,令投資者難以把握。在大盤大漲之際,還出現了新年以來連續7個跌停板的股票全新好,節前還有2個跌停,成為今年跌得最慘的股票。新年以來還出現了首隻觸發面值退市的股票,昔日“翡翠第一股”*ST金鈺淪為今年退市第一股。
股價不漲的肯定沒故事
A股市場的這種態勢在去年底就已經形成了,到了今年似乎進一步得到了強化,大部分是海水股,小部分是火焰股。海水股無人關注,而火焰股令人矚目,因此牛市論更有市場。若看那些牛氣沖天的個股,牛市論更有說服力。比如貴州茅臺,500多元的時候就有人喊貴,如今2100多元了,早已經沒有人敢喊貴了。還有寧德時代,70多元的時候買可能嫌貴,驚回首,已經到過400多元了。比亞迪也上了200多元。更牛的是英科醫療,13個月股價漲20倍。看看這些股票,對牛市還有什麼疑問?
可是有些股票,跌得那叫一個慘。如果說因為業績差,要退市,那沒什麼可說的。比如*ST金鈺,近年來公司主營業務已基本停滯,多項債務逾期,財務狀況持續惡化,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這種股票的下跌跟牛熊無關。但有些個股業績良好,行業也不冷門,但股價多年不漲,這怎麼解釋?比如亞普股份,新能源汽車股都漲上天了,作為汽車零部件公司,業績也跟著沾光,但股價曾經幾度破發,多年不漲,沒有存在感。這裡面沒什麼道理可講。A股從來都是靠講故事吸引人的,股價一漲,故事就多;股價不漲的,肯定沒故事。
誰資金實力大誰說了算
大漲大跌的股票大多是抱團股,人心齊,股價就大漲;人心散,股價則大跌。本週一光伏、礦產資源等板塊大幅下跌。不是這些股票不好,而是因為漲得太多。去年漲幅超過50%的新能源概念股有125只,漲幅超過100%的有50只,其中陽光電源漲幅超5倍,天賜材料漲幅超4倍,長城汽車、比亞迪漲幅超3倍,天華超淨漲幅近3倍。有人說,大多數被爆炒的新能源股票未來只能以股價的大幅下跌來消化高估值。說這話的是已經先撤退出來的,自然看熱鬧不嫌事大。但沒撤退的就不是這個態度了,認為價格是不是友好,全看態度,率先撤退的,是沒有信仰。
面對同樣的股票,態度完全不一樣。那麼市場會如何回答呢?當然是憑資金實力說話,誰的資金實力強,誰說了算。陽光電源週一大跌,但後面幾天就收復了失地,還創出新高;而天賜材料跌下來就沒能收復失地。長城汽車和比亞迪週一並沒有跌,但後面幾天卻跌了下來。而大牛股英科醫療根本就沒跌,繼續一路高歌猛進。貴州茅臺仍然是小步慢牛。這些抱團股,漲的理由可以說上一堆,跌的理由也可以說上一堆,但最後還是資金實力大的說了算。如果先跑的是大資金,股價就撐不住;如果先跑的是小資金,影響就不大。
信仰或信心靠資金後盾
這些抱團股無論漲跌,其實都是牛股,吸引了市場大部分的注意力,也給牛市論增加了佐料。但是還有那些崩盤的股票,也說不清為什麼會崩盤,卻從來不能作為熊市的依據。比如奇信股份,閃崩以後連續跌停,跌勢之猛和全新好有的一拼,對市場的影響也非常大。某地處江蘇的光伏電池公司,因為購買的委託理財(認購私募基金)踩雷濟民製藥、奇信股份,導致公司淨利潤劇減1.68億元。對這些個股來說,談論牛市是奢侈的,但熊市也不是這麼個跌法。
閃崩股擺不上臺面,80%被淹沒的海水股一般人都關注不到,人們關注到的就是不到20%的火焰股,所以牛市論大行其道。即便是大盤的成交量屢破萬億,也改變不了這種市場格局。這其實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市場資金還是不夠多,支撐不起整個大盤,只能是區域性牛市,實際上就是抱團股的牛市。至於前面有人說的以股價的大幅下跌來消化高估值,也可以借用反方的話來說,這就看信仰是不是堅定了。說到底,信仰的後盾是資金,資金如果不夠多,把信仰改為信心比較實在,不必假裝高大上。
(本文已刊發於1月16日《紅週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週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