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8月多項指標回落,為何仍說中國經濟有韌性?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王恩博)疫情汛情“夾擊”,加之上年同期基數抬升效應顯現,15日公佈的8月份中國經濟成績單中多項主要指標同比增速回落。儘管如此,中國國家統計局仍作出判斷:當月國民經濟發展韌性持續顯現。官方提到的這種韌性到底在哪兒?
當天披露的資料中,8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5%;1-8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9%。這些數字均明顯低於前值。
雖然8月份部分資料偏弱,但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指出,當前主要宏觀指標仍處於合理區間。例如,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兩年平均分別增長6.6%和6.2%,保持較快增長。民生方面,前8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和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都低於全年宏觀調控預期目標。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8月份,製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3.3%,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製造業投資是本月資料亮點,外需相對旺盛帶動中國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對製造業投資形成一定支撐,前期出臺的支援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等結構性政策持續發力,也對製造業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來中國經濟工作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經濟資料雖有波動,但“穩”的基礎不斷夯實,“進”的因素持續積累,亦凸顯發展韌性。
隨著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國內迴圈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日趨明顯。據統計,上半年,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80%。內需擴大帶動進口增加,外需拓展也促進了出口增長。前8個月,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7%,總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與此同時,新動能不斷迸發有助於抬高發展的“天花板”。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即便7、8月份國內受到疫情衝擊,中國工業、服務業領域技術升級、產業升級態勢依然明顯。1-8月份,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兩年平均增長13.1%;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兩年平均增長14.9%。
這一系列跡象反映出中國經濟仍在穩定恢復。但官方也不諱言,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和汛情等自然災害對經濟執行衝擊顯現,經濟恢復基礎仍需鞏固。
尤其消費回落超出市場預期值得關注。8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6個百分點。其中,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5%,上月為增長14.3%。
付凌暉分析稱,近期消費增長勢頭有所放緩,主要是短期疫情汛期衝擊影響。總的來看,中國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的態勢沒有改變。目前一些綠色智慧相關產品消費還有很大潛力,同時與人口老齡化相關的消費品供給潛力較大。下階段,要增加有效供給,持續增加智慧家居、智慧家電以及低碳產品生產。
對於後續宏觀政策走向,溫彬認為,下階段經濟增長壓力或有所增加,要繼續加大力度提振內需。他建議,要做好跨週期調節,加大對穩增長的支援力度。進一步發揮基建投資託底作用,適度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發揮好專項債券對穩投資、穩增長的作用。
與此同時,要繼續加大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援力度,用好央行新增的3000億元人民幣支小再貸款,促進資金更多流向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並做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