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外貿額首破6萬億美元 再創新高
本報記者 吳 珊
見習記者 楊 潔
“202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展現了強勁的韌性,在困難多挑戰大的情況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1月14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國新辦舉行的2021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新聞釋出會上如是說。
據海關統計,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21.4%。其中,出口21.73萬億元,增長21.2%;進口17.37萬億元,增長21.5%。
年度進出口規模再上新臺階,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2021年,以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05萬億美元,外貿增量達到了1.4萬億美元。
從單月資料看,以美元計,2021年12月份我國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0.9%,進口總值同比增長19.5%,當月貿易順差944.6億美元。
去年12月份外貿資料依然向好,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疫情蔓延,國內外產能差距仍然較大,海外商品需求依然較旺盛。此外,在進口方面,國內產能恢復加大了對中間產品的進口,價格平穩情況下數量也有所增加,表明進口結構有所改善。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境外疫情蔓延,對延續我國出口高增長起到一定支撐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全球高通脹局面下,我國出口商品價格普遍上漲,推動出口額大幅增長。
“全年看,2021年中國外貿繼續保持規模增長、結構改善的良好態勢。”陶金表示,在結構方面,附加值相對更高的一般貿易佔比提升,貿易伙伴更加均衡,貿易依賴性降低,外貿環境更加開放,民營外貿企業逐漸成為主力軍。出口受到全球疫情、國內產能恢復的影響,在2020年較高增速的情況下保持了超預期增長。進口則受國內工業需求拉動、上游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影響,出現明顯恢復。
展望今年,李魁文表示,外貿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因素增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國際需求復甦勢頭放緩。此外,疊加2021年外貿基數較高的因素,2022年外貿執行面臨一定的壓力。
“在正視困難和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堅定穩住外貿基本盤的信心。”李魁文表示。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展望今年1月份至2月份外貿形勢,出口方面,歐美疫情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我國出口高景氣將延續;進口方面,主要關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變化,以及國內能源、汽車晶片等需求因素,預計進口仍維持在一定規模,同比增速會回落。
未來需要關注哪些方面?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對記者表示,一是關注美國寬鬆政策的退出程序;二是關注海外供應鏈修復對我國出口的影響;三是關注疫情的變化,這仍然是全球經濟最大的擾動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