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劉芬
受疫情刺激,醫藥板塊表現亮眼,醫藥主題基金亦領漲主動型權益基金業績榜。基金公司繼續加大醫藥基金的佈局,部分中小公募藉此完善權益投資產品佈局。
Wind資料顯示,截至6月5日,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行業、廣發醫療保健、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工銀瑞信醫藥健康、工銀瑞信前沿醫療今年以來的回報均超過50%,最高達54.76%。拉長至近3年的區間看,醫藥基金業績也有不俗的表現,中歐醫療健康的回報近151.12%,在主動型權益基金近3年業績榜上排第三。
醫藥基金的賺錢效應吸引更多基金公司紛紛加大相關產品的佈局。5月底至6月5日,國泰、富國、平安、民生加銀等多家公司陸續申報了醫藥基金。國泰與民生加銀各申報了一隻主動型醫藥基金,分別為國泰醫藥健康股票型基金、民生加銀醫藥健康股票型基金;富國和平安各佈局了一隻被動型醫藥基金,分別為富國中證醫藥50ETF、平安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ETF。
基於良好的投資回報,醫藥基金成為部分基金公司發力權益投資的突破口。例如,國金鑫意醫藥消費混合型發起式基金於6月4日啟動發行,這是國金基金引進醫學專業投研人才以來發行的首隻醫藥基金,管理該基金的投研團隊成員是深耕醫藥和消費行業十餘年的行業專家。此外,國壽安保基金今年佈局的國壽安保創新醫藥股票型基金也於4月20日獲批。
由於醫藥行業專業性強且相對獨立,醫藥投研團隊的專業性對業績影響至關重要,相關基金公司也在加強醫藥投研團隊的構建。據瞭解,國金基金引進了協和畢業的醫學專業博士,國泰基金有三位醫藥研究背景的基金經理,國壽安保基金也組建了醫藥專業背景的投研團隊。
對於醫藥板塊的長期走勢,國金基金認為,三方面的因素支撐醫藥板塊長期發展。首先,我國老齡人口比例將逐步攀升,醫藥需求潛力大。其次,我國衛生總費用增速始終高於GDP增速,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醫療保健相關支出在全部消費支出中的佔比也將提高。最後,生物科技獲得大量融資,醫藥公司在香港與科創板上市,有充足資金支援行業發展。
國泰基金表示,兩會重點提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其中,疫苗、創新藥、體外診斷產品和醫療裝置為重點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