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華為的“廣積糧緩稱王”,為什麼我不看好小米造車?

撰稿人 | Elber

3月30日,小米宣佈將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慧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總投資額將達100億美元,雷軍將親自兼任汽車業務CEO。

對比華為的“廣積糧緩稱王”,為什麼我不看好小米造車?


近年來,關於小米下場造車的傳聞屢見不鮮,但每次都被官方堅決否定,在“造車緋聞”與“官方闢謠”的反覆與交替之中,雷軍終於親手坐實了這出跌宕起伏的造車肥皂劇。

對比華為的“廣積糧緩稱王”,為什麼我不看好小米造車?


但這些傳聞卻給小米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僅僅是今年2月,小米的股價就直線拉昇,一度暴漲500億港元,而這正是小米背後資本喜聞樂見的。

但作為小米釋出會的最重頭環節——造車這個專案上,雷軍卻並沒有透露什麼乾貨。只強調了兩點:一是有錢,公司現金餘額1080億,造車專案不引入外部資本,全部自己投資。二是情懷,“造車是人生最後一戰”。

雖然1080億確實不是筆小錢,而且也足夠燒很多年。但汽車是個長線投入,風險巨大。樂視為造車前前後後投入了200多億,把自己拖垮了還沒等到整車上市。東風小康前前後後投入了八九十億搞了金康汽車,也幾乎把自己拖進深淵。

對比華為的“廣積糧緩稱王”,為什麼我不看好小米造車?


近700個億人民幣,分10年投入,雷軍能成功嗎?說實話筆者不看好。原因不是因為錢。

小米的核心競爭力是否適用於造車?

從雷軍2010年3月建立小米公司開始,其核心競爭力就是雷軍所倡導的網際網路思維和“鐵人三項”:硬體、網際網路服務和新零售。

對比華為的“廣積糧緩稱王”,為什麼我不看好小米造車?


小米的網際網路思維從手機硬體設計製造切入,逐步涵蓋到充電寶、智慧盒子、電視、平衡車、空氣清淨機等智慧科技硬體領域。其起家的基礎在於學習戴爾的網路直銷模式,壓縮渠道成本(即“鐵人三項”中的新零售),並透過MIUI這樣基於Android的深度定製OS系統打造生態。

但是,小米“聰明”的地方在於,除了手機和電視外,其它小米生態鏈的產品和企業,均是透過小米進行投資孵化,將其納入到小米的智慧硬體生態鏈中。換句話說,在這些領域小米只投錢,只負責做整合。從而形成以手機為軸心、MIUI為鎖鏈、圍繞手機衍生的智慧硬體生態體系。在小米對旗下硬體生態鏈的公司進行投資後,其研發、設計、製造等“苦活累活”均由這些公司負責完成。雷軍自己說,小米生態鏈部門加上小米公司自己的投資部一共投資了200多家公司。

通俗地說,小米對旗下生態鏈企業的投資孵化是自己當“馬車伕”,而生態鏈企業來當“馬”。

小米手機起家,靠的是雷軍超強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就像羅永浩有一次在訪談中說的,只要是中等重要程度以上的供應商,雷軍全都帶隊親自上門拜訪。“這一點讓我自愧不如“。

因此,小米起家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在於技術上有多先進,而在於其軟體開發、直銷渠道和供應鏈整合能力。

對比華為的“廣積糧緩稱王”,為什麼我不看好小米造車?


此前,小米並非沒有嘗試在晶片等核心技術上進行開發投入。

2014年,小米與隸屬於大唐電信旗下的聯芯科技投資成立松果電子,並以1.03億的價格將聯芯科技開發並擁有的SDR1860平臺技術授權給松果電子。最終,在2016年12月提交了第一份作業——澎湃S1晶片量產,並於2017年2月釋出,隨後搭載在小米5C上。但由於這是小米自研的第一款手機Soc,技術上不夠成熟,存在耗電快、發熱嚴重等問題,導致搭載這一Soc的小米5C手機銷量慘淡。

此後,澎湃晶片在小米後續產品中銷聲匿跡,直到今年3月30日在小米MIX FOLD摺疊屏手機上,才以影像晶片(ISP)澎湃C1的形式重出江湖。但由於其功能只聚焦影像處理而不再是Soc這樣的系統級晶片,其綜合性能與當年的澎湃S1不可同日而語。

回顧小米公司的歷史,其起家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在於其核心技術“代表先進生產力”,也並沒有當年華為海思K3V2晶片反響不好,還持續投入迭代更新的堅持和毅力。

對比華為,可以看出小米從企業的經營哲學上,更喜歡“避實就虛”,也缺少對核心技術攻關的毅力,更談不上建設自己的“技術護城河”。從小米的歷史、雷軍對其生態鏈下屬企業“車與馬”的關係和管理哲學中也能看出:小米缺少一種對核心技術進行持續投入的堅持和耐性。

華為為什麼不直接造車?

恰恰就在小米宣佈造車的第二天,3月31日,華為釋出了2020年報告。在報告中華為強調:華為在智慧網聯汽車領域的定位是“增量部件供應商”。目標是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報告同時透露,華為已經開發了下一代智慧網聯汽車全新的計算與通訊架構,華為打造的30多個智慧化部件也將陸續上市。

相比小米直接下場造車,華為更願意做車企背後的“那個男人”。更願意做智慧網聯汽車領域的舍弗勒、博世、麥格納。

為什麼兩家同樣做手機的國內巨頭,對待造車這件事會選擇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筆者以為,這是由兩家企業不同的發展路徑所決定的。華為擅長攻堅,擅長做系統供應商、做上游。而小米則擅長供應鏈管理和使用者運營,以及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一個重,一個輕。一個慢,一個快。

相比小米直接下場造車,筆者更欣賞華為的“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舉個例子,在智慧汽車最重要的核心技術——計算平臺領域,華為已經推出了自己的MDC解決方案,整合自研的鯤鵬CPU晶片、昇騰AI晶片、影象處理晶片,搭載自己的作業系統,可支援L2-L5級的自動駕駛。其2018年釋出的華為MDC600計算平臺已經可以達到325TOPS的算力,達到了國際級的水準。相比華為,小米這方面的積累幾乎還是零。

當然,小米手裡有錢,完全可以透過併購完成計算平臺等核心技術的產業佈局。國內也有不少主攻計算平臺和作業系統的公司,也不會排斥被小米併購。雷軍也稱要“用5-10年的時間為造車做準備”。

但是,產業地位的後發短板,底層技術的搭建成熟,造車經驗的完全欠缺,能用5-10年追上來嗎?

再加上,由於汽車晶片、作業系統為代表的基礎科研領域投資週期長、見效慢,與網際網路企業輕資產、追求短期效益的特點相背離,就像我們看不到哪個網際網路企業創始人去“網際網路造晶片”。網際網路基因的小米會願意去幹這些苦活累活嗎?

對比華為的“廣積糧緩稱王”,為什麼我不看好小米造車?


最後,汽車技術和製造與消費電子有著天壤之別。私人汽車的壽命通常達到十數年,車輛在設計階段就要充分考慮駕駛者與乘客在全壽命週期內的安全問題,是當今對可靠性和工況穩定性要求最頂尖的大眾消費品。包括整車車體制造工藝、車內電子等各個方面,手機巨頭會發現汽車產品的耐高溫、耐低溫、抗震等訴求遠不是自己原本所擅長的消費電子可比,“隔行如隔山”的冰冷現實有可能讓手機巨頭們一籌莫展。

為什麼風險這麼大,小米還要義無反顧殺入汽車業呢?雷軍在釋出會上用“樹欲靜而風不止,在時代的大潮中小米將何去何從”來形容自己此前考慮造車與否的心路歷程。

雷軍自己說,1月15日,正式接到董事會建議開始研究電動車行業的前景。此後的75天,小米進行了85場業內拜訪溝通,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進行了深度交流,開了4次管理層內部溝通會和兩次正式的董事會,才最終決定要造車。

對比華為的“廣積糧緩稱王”,為什麼我不看好小米造車?


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多少折射出了雷軍的矛盾心態。在目前智慧手機市場已經飽和的情況下,企業在原本熟悉和擅長的領域增長潛力已經枯竭,為了滿足資本對於營收和利潤的要求而不得不向看似處在增長、實則自己並不擅長的高風險領域進行冒險。在資本的壓力和助推下,企業和企業家很難再在事關企業長遠發展的核心領域保持專注和投入。

寫在最後

從十年的手機制造中,小米磨練出了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設計整合能力,製造能力,營銷能力,使用者運營能力,這些都是小米汽車的法寶。但小米的方法論能否從手機成功轉移到造車上,筆者持懷疑態度。

筆者還是那個觀點,不掌握核心技術,沒有攻堅克難的韌勁,不做底層架構的搭建,只憑借快速高效的供應鏈整合,註定是走不遠、做不大,註定只能是二三流。無數自主車企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生動的證明了這一點。如果雷軍還是沿襲過往的思路來造車,基本可以斷言,小米造車無非是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在資本裹挾下,虛火過旺的又一表象而已。

版權宣告: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線外邦)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21 字。

轉載請註明: 對比華為的“廣積糧緩稱王”,為什麼我不看好小米造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