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起落,歐盟火車頭還看德國

  復甦腳步仍受疫情牽絆 外貿回暖提供有力支撐

  資料起落,歐盟火車頭還看德國

  中國商務新聞網 作為歐盟經濟的火車頭,德國二季度經季調後的經濟環比增速只有1.5%,低於市場預期的2%,尤其是7月份的商業景氣指數意外下跌,表明德國經濟依然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較大沖擊。不過,德國外貿在經歷數月動盪後開始復甦並逐步趨穩。

  經濟增速低於預測

  因原材料短缺造成的供應鏈的緊張和不斷上升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給德國經濟前景蒙上了陰影。德國聯邦統計局7月30日公佈的報告顯示,德國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度恢復增長,但反彈力度不及預期。

  資料顯示,德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1.5%,市場預期為2%;同比增長9.2%。而第一季度修正後的收縮幅度擴大為2.1%,此前公佈的收縮幅度為1.8%。

  資料顯示,7月份德國商業景氣指數意外錄得下跌,德國作為歐盟經濟的火車頭,該資料的下跌意味著歐元區經濟仍舊疲軟,經濟復甦受到疫情反彈的影響。伊福經濟研究所釋出的資料顯示,7月份德國商業景氣指數錄得100.8,低於市場預期的102.1,也低於6月份經修正的101.7。

  德國商業景氣指數是德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對研究德國及歐元區經濟發展的意義重大。德國商業景氣指數是透過對約9000名不同領域的德國企業管理人員的調查結果編制而成。

  德國7月份商業景氣指數之所以小幅回落,一是因為企業初級產品極度短缺,且情況有愈發嚴重的態勢,二是公司技術工人日益短缺,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的生產經營。

  由於德國企業對接下來數月的發展預期十分悲觀,這可能意味著供應短缺和疫情再次反彈的擔憂會對德國經濟構成重壓。

  目前德國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勢頭未見緩解。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發出警告,稱德國第四波疫情已經開始。7月31日,德國疾控機構公佈的新增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為2400人。截至8月1日,發病率指數已升至17.5。聯邦政府7月31日宣佈,從8月1日起要求所有入境人士必須進行新冠檢測。

  供應鏈瓶頸掣肘

  供應鏈瓶頸給德國經濟的復甦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據瞭解,德國的許多公司由於長時間等待訂購的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導致部分公司被迫減產或停產。

  半導體的短缺導致汽車生產商不得不暫停部分生產。如位於雷根斯堡的寶馬工廠停工就是由於晶片供應不足。戴姆勒公司認為,汽車行業直到2022年都無法擺脫晶片危機。

  由於隔離檢疫措施,航運業也出現瓶頸問題。船運公司因集裝箱短缺以及可用船隻不足導致擁堵。目前,航運供應鏈出現的大量問題導致亞洲和美國港口的貨物堆積如山。航運業內人士預計,航運業的瓶頸問題會延續至明年3月。

  另外,歐洲和亞洲出現的洪災也影響了全球的供應鏈,加之馬來西亞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重要生產國,其疫情加劇加深了供應鏈的瓶頸問題。

  德國工商大會外貿事務負責人福爾克爾·特賴爾警告稱,供應鏈瓶頸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嚴重影響德國經濟。德國業內人士預計,直到目前這個夏季季度結束,供應鏈瓶頸都會影響工業生產。

  鑑於當前出現供應瓶頸,尤其是半導體,一些研究機構下調了今年德國的增長預測。德國經濟專家預計,“2021年全年,德國經濟的損失可能在250億歐元左右。”

  外貿復甦逐步趨穩

  德國外貿業在經歷數月動盪後開始復甦並逐步趨穩。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今年5月德國對外貿易資料顯示,5月德國出口額1094億歐元,同比增長36.4%;進口額971億歐元,同比增長32.6%,順差123億歐元。

  中國為德國的經濟貿易增長出力不少。自2015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德國進口產品最多的國家。從德國官方公佈的資料來看,中國也已經連續五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德新社也表示,中國對外貿易持續增長,德國也從中受益不少。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與德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7319.6億元,其中德國對華出口額達到3897.8億元,對華進口達到3421.8億元,同比增長均超過20%。

  有商業信心調查報告指出,中國產業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狀態,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而德國企業從中看到與其進行合作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因此中德兩國的企業也正不斷地發掘新的合作潛能,提高雙方的往來貿易合作的質量。

  中德貿易實現逆勢增長不僅為兩國經濟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更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了信心。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910 字。

轉載請註明: 資料起落,歐盟火車頭還看德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