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遠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作者:胡曉琪,編輯:周哲浩,創業邦經授權釋出,頭圖來源攝圖網。
賣1美元的剃鬚刀頭,還想在一個龍頭市佔率近7成的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勝算有多大?美元剃鬚刀俱樂部的答案是,花五年的時間,就能讓吉列脊背發涼。
美元剃鬚刀俱樂部2011年創立之時,行業龍頭吉利的剃鬚刀售價達到兩位數,但消費者的錢大部分是在為品牌溢價買單。美元剃鬚刀俱樂部決定省下高額的渠道推廣費,直接向消費者賣便宜的剃鬚刀。
2012年3月6日,美元剃鬚刀俱樂部透過網路發了一則短影片廣告,廣告製作費用僅4500美元,創始人親自出鏡。這則一分半的廣告在當天就為公司帶來了1.2萬個訂單,美元剃鬚刀俱樂部賣低價剃鬚刀的底氣更足了,甚至價格低也成為了宣傳的一部分。
當聯合利華2016年以10億美元收購美元剃鬚刀俱樂部的時候,後者一年賣出了2.4億美元,從吉列口中搶下了8%的市場份額。後來的寶潔悔不當初,想收購新銳女性剃鬚刀品牌Billie遇阻,還被吉列拖了後腿,其品牌業務在2019年Q4減記了80億美元,寶潔罕見地出現了淨虧損。
美元剃鬚刀俱樂部的故事,可以看做是新消費成功路線的教科書。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新消費品剛起勢的時候,都給人一種將徹底顛覆行業格局的感覺。在營收增速、份額擴張等資料上無往不利讓它們備受資本追逐。美國賣床墊的Casper、賣鞋的Allbirds,以及中國廣為人知的完美日記,都拿到了鉅額融資,躋身獨角獸行列。
只是如今,“把每一種商品重做一遍”的聲量越來越小,反而是一大批中美新消費品的潮落來得迅猛。
獲得過小李子投資加持的Casper上市兩年就退市,僅以3億美元的價格賣身私募投資公司,這個數字還不及它在上市前融的錢;完美日記市值暴跌98%,再也不提做“中國歐萊雅”的壯志。
回頭來看,反而是美元剃鬚刀俱樂部因為急流勇退而落了個好名聲。
01 有限遊戲新消費的風,最早是從美國吹起來的,只不過它有一個更言簡意賅的名字——DTC品牌。
DTC,Direct to consumer,指的是一種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方式,翻譯一下就是你可以直接在品牌的官網或門店買到其產品,而不用在沃爾瑪的貨架前躊躇。渠道的變革如此顯著,以至於這種模式成為了一種代稱。
美元剃鬚刀俱樂部直接面向消費者打廣告,更是典型的DTC行為。
DTC與傳統零售的區別
就抓住渠道變革以及流量紅利這一點來說,無論是中國的新消費還是美國的DTC如出一轍,都發生在電子商務與社交網站顛覆傳統零售的背景下。
過去兩年裡,中國的小紅書、抖音、電商直播都曾是流量窪地,新品牌們通常是先薅一遍流量,再回到淘寶賣貨。與中國相比,美國的電商行業更為分散,2019年,CR5(亞馬遜、沃爾瑪、eBay、蘋果、家得寶)的市佔率(54%)甚至低於阿里一家在中國的市佔率(56%)。
這樣的情況下,美國DTC品牌的姿勢是自建網站賣貨。為新品牌提供軟體服務的中間商Shopify受益於此,現已成為市值千億美元的亞馬遜挑戰者。
從宣發的角度來看,中國有小紅書抖音,美國有Instagram和Facebook。投出了Glossier、Away、Warby Parker、美元剃鬚刀俱樂部等一眾明星品牌的知名機構Forerunner的合夥人將其稱為“一塊新品牌得以蓬勃生長的處女地”[1]。
Instagram在2019年上線了checkout新功能,允許使用者看圖直接下單
如果說流量紅利是柴,那麼資本就是一把火,讓新消費從星星點點燒成了燎原之勢。
2012至2020年間,美國DTC消費品牌籌集了超過3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大約一半的募資,密集發生在2018年。中國新消費在2020年後逐漸走到話題中心,投融資規模達到了450億、286起。2021年,這個數字徑直翻番,變成了907億、842起。
在這期間,出現了這樣一個詭異的現象:一方面,資本急於登上新消費的車。用黑桃資本創始合夥人潘溶融的話來說:“(好的)天使輪專案,估值1億元。沒有產品前就得投,有產品後很難投進去[15]。”
另一方面,是拿著資本的新品牌在燒錢這件事上有恃無恐。在2020年天貓“雙十一”16家破億的新品牌中,10家背後都有資本的身影[15]。所有人似乎都篤定:新品牌賺錢是遲早的。
還記得小李子投資Allbirds時說的最多的是什麼嗎?不是它的商業模式,也不是它的經營理念,而是品牌“具有環保意識”,這或許是因為在他看來,Allbirds賺錢是板上釘釘。
時間來到2022年,當初的願景非但並沒有兌現,隨著新消費在二級市場的慘敗、高增長套路失靈,新消費投資的熱情逐漸冷卻。投資人對新消費,也只是短暫地曾經愛過。
02 難解的題粗看美元剃鬚刀俱樂部,會產生一種錯覺:DTC省下了營銷費。這裡的“省”,只是省去了中間環節,隨著越來越多品牌直面消費者,廣告宣傳攻勢只會一浪高過一浪。
同樣,互聯網裡誕生了品宣的處女地不假,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湧入,處女地很快流量見頂,營銷費用水漲船高。
花錢營銷曾是這些新品牌崛起的捷徑,如今卻成了最難走的路。在這一點上,中美新消費可謂栽在了同一個坑裡。
拿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就是,完美日記的營銷費用長期佔比在七成左右。過去兩年裡,在Facebook上投放千人的廣告成本從6美元飆升至18美元,據Casper的招股書,公司每賣出一張床墊就要虧損157美元,因為其營銷成本高達305美元。
“營銷咖”並非新品牌的原罪。每一個國民級消費品的成長故事,都是半本精彩的營銷史。
許多品牌也確實藉此開了個好頭,比如早期Allbirds的走紅得感謝萊昂納多不遺餘力地帶貨,來自瑞士昂跑在傍上了費德勒之後,輕鬆開啟全球市場,傑西卡·阿爾巴創立的護膚品公司Honest也曾是消費領域屈指可數的獨角獸。
只是從0到1的順利,並不意味著從1到10的水到渠成。
對於新消費品牌來說,賺錢模式無非兩種:要麼做小而美的圈層生意,在核心消費者身上多薅幾次羊毛;要麼做大眾生意,鋪渠道、做聲量,從而擴大消費者基數。
只不過,現階段的許多新消費品牌,深陷兩頭不沾的尷尬境地。
一方面,新消費品牌的產品可替代性太強,核心消費者難尋。根據BCG和小紅書釋出的2021中國新消費市場洞察報告,新消費品牌的半年復購率大多低於20%,大於75%的消費者更認可單品而非品牌[11]。
也就是說,即便是新品牌在產品上有所創新,也難逃被跟隨者瘋狂copy,最終面目模糊的結局。
哪怕定價1美元,美元剃鬚刀俱樂部也還是遇到了復購難的問題。於是它推出了“訂閱模式”,讓消費者成為會員,每個月花1美元(另付2美元的快遞和手續費),公司送貨上門。相比被動等待下單,公司用主動吸引會員的方式提高了復購率。
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擴大消費者基數,就只能不斷燒錢去營銷,自此陷入高營銷、高營收、難賺錢的怪圈。完美日記和Allbirds們一路增長一路虧,很難逃出這個圈。
小品牌在內卷中奄奄一息,能熬出頭成為大品牌的鳳毛麟角。電子商務資料分析公司PipeCandy與Retail Dive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約75%的DTC品牌的線上銷售額不到100萬美元,只有不到1%的品牌帶來了超過5億美元的線上銷售額[10]。
向上賣不出高溢價,向下又難以成為大眾消費品,尷尬之中的新消費開始擁抱相似的命運。
03 殊途同歸感知前途未卜的新消費品牌們紛紛收斂了姿態。可以用三種方式來概括它們的歸宿:賣個好價錢委身大集團;多元化經營;以及向當初顛覆的線下進軍。
有著女版Allbirds之稱的Rothy's,靠著環保材料、可機洗的女鞋起家。其估值高達10億美元,最終被人字拖Havaianas的母公司買下了半數的股權。The Ordinary被視作是天然護膚品潮流的開創者,在2020年銷售額約4.6億美元,2021年被雅詩蘭黛以22億美元買下。
新消費們之所以前赴後繼奔向大集團,不僅是因為背靠大樹好乘涼,更重要的是,空有品牌和運營能力的新消費,能夠在供應鏈和全渠道建設等短板沾沾大集團的光。對大集團來說,收購新品牌不光可以補齊集團品牌矩陣的版圖,還減少了一個競爭對手。既然一時半會打不死,那就不如花點小錢收購。
只不過,被收購的門檻也越來越高,大品牌也不是大冤種。“收購一個沒有收支平衡或盈利的品牌,就像是在高速公路開倒車一樣愚蠢”,新品牌投資人、顧問 Nik Sharma這樣說[5]。
至於多元化,缺啥補啥是消費品擴版圖的基本思路。在中國,新消費也正在複製大魚吃小魚的故事。完美日記收購Eve Lom,藉此攀上高階護膚品的高枝。喜茶入股Seesaw,也是想在奶茶之外蹭一蹭咖啡的熱度。
與此同時,僅靠線上紅利喂不飽的新消費們,如今不得不紛紛線下歷劫:Warby Parker五年開了100多家店,疫情前,有65%的銷售來自線下[7];完美日記曾揚言三年開店600家,元氣森林忙著和可口可樂、農夫山泉搶冰櫃,更有鍾薛高、王飽飽、莫小仙等一眾網紅新品牌搶灘線下商超便利店[8]。
在流量到頂、網際網路使用者快不夠用的背景下,“網際網路品牌,不做線下就沒有未來”傳遞出的憂患意識從未如此強烈。
一個令人遐想的情況發生在了今年5月:歐萊雅和資生堂先後宣佈在華成立投資公司,網羅新品牌。曾在美股短兵相接的中美新消費們,說不準以後有機會成為同族姐妹呢?
04 尾聲三月底,在上海人民即將迎來封控的前夕,曾有人發朋友圈調侃:真誠建議投資人們去看看便利店貨架上還剩下哪些品牌,記得下次千萬別瞎投了。
長達兩個月的必要生活裡,shake shack曇花一現,小蔥、泡麵、可樂卻是實打實的文藝復興。作為新消費的橋頭堡,上海的新消費品牌們趕在崇明蔬菜基地DTC之後,也紛紛開啟了有限自救,工廠發貨、團購直送小區。
面對市場寒風和黑天鵝事件,尚未站穩腳跟的新消費品牌開始接受現實:高舉高打的日子早已逝去,先好好活著再說。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