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東亞銀行:“壞孩子”的又一場勝利?

成立至今已有上百年曆史的香港金融服務集團東亞銀行(00023-HK)近日公佈了策略調整,以回應今年3月4日維權股東Elliott提出的改革倡議。

東亞銀行與Elliott的恩怨情仇

總部設在紐約的對沖基金Elliott,以要求所入股公司管理層進行改革甚至為機構小股東籌款與管理層打官司而聞名,經典案例包括:要求Twitter(推特)建立者及執行長Jack Dorsey下課,與三星電子執行長就三星重組計劃對簿公堂,為起訴大眾汽車的機構投資者提供資金,就連最近軟銀的4.5萬億日元貨幣化計劃背後也有著Elliott的推波助瀾……

2015年舉牌東亞銀行之後,Elliott持續增持,於2016年向董事會提議賣盤,但創辦人家族把持的董事會認為並非出售時機而予以駁斥。隨後Elliott向法庭提出不公平損害呈請,指該行相關董事未經適當考慮股東利益就透過和批准大股東三井住友銀行和西班牙金融集團Criteria Caixa的多項投資。(詳情請參閱我們2020年3月4日釋出的文章《東亞銀行:Elliott東方戰線的中場休息?》)。

【解讀】東亞銀行:“壞孩子”的又一場勝利?
今年三月初,東亞銀行董事會宣佈將對其業務和資產組合進行全面檢討,識別潛在策略性交易以及潛在非核心資產的策略替代方案,以確保其策略重點保持一致並增加股東價值。這一公告得到了Elliott的支援,並申請暫停上述針對東亞銀行的不公平損害訴訟程式。

期間曾有外媒報道東亞銀行有意出售內地和香港的銀行業務,但公司很快澄清。最終檢討結果於2020年9月23日公佈。

東亞銀行在檢討公告中表示,決定啟動出售東亞人壽的流程,以提高業務價值,改善財務狀況並使管理團隊專注於內地及香港的銀行核心業務。未來聚焦的戰略重點或包括:1)透過專注包括銀行保險業務在內的財富管理來提高服務費收入;2)透過簡化運作來降低成本對收入比率;3)提升客戶體驗;4)進一步增強風控管理以降低信貸成本;以及5)保持穩健的資本狀況。

此公告得到了Elliott的支援。

出售東亞人壽的影響如何?

東亞銀行的業務覆蓋內地、香港和國際,但重心主要放在香港,見下圖。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香港業務的總資產值達到5484.01億元(單位港元,下同),佔總資產的64.62%。

【解讀】東亞銀行:“壞孩子”的又一場勝利?
2020年上半年,香港業務收入為47.52億元,佔總收入的56.08%;未扣減值損失的經營溢利為23.08億元,佔總額的55.97%;稅前溢利為14.14億元,佔合計稅前溢利的87.61%。

【解讀】東亞銀行:“壞孩子”的又一場勝利?
其香港業務主要包括在香港經營的銀行業務、財資運作和證券買賣、財富管理、後勤服務以及囊括在“其他業務”一項的保險、信託、證券和期貨經紀以及企業財務諮詢等。

東亞銀行主要透過旗下的全資附屬公司東亞人壽從事壽險業務,並透過藍十字(亞太)保險有限公司從事一般保險業務。

該行指,今年上半年由於客戶對長期人壽保險需求大增,帶動保險銷售的佣金收入強勁增長49.2%。總體來看,其整體保險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收入有所下降,淨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2.32%,至41.4億元。

東亞銀行沒有披露壽險的具體業務資料。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東亞人壽的資產總額為253.89億元,相當於東亞銀行總資產的2.99%,股東權益總額為22.84億元,相當於集團股東權益總額的2.13%。單從資產來看,出售壽險子公司對其資產和股東權益的影響不是很大。

再來看業務,作為老牌香港銀行,利息服務自然是東亞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從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東亞銀行的淨利息收入佔比達到72.15%,遠高於同地區銀行恆生銀行(00011-HK)的54.26%,和發鈔行之一中銀香港(02388-HK)的49.62%。由此可見,東亞銀行仍依賴於傳統的利息業務,或意味著出售非利息業務對其業績不會帶來壓倒性的影響。況且該行將可能簽訂長期獨家保險分銷協議,透過銀行的分銷平臺為特定保險公司分銷保險產品。

【解讀】東亞銀行:“壞孩子”的又一場勝利?
未來的戰略重點

根據東亞銀行的公告,未來聚焦的戰略方向是財富管理、降本增效、改善資本狀況。

見下圖,對比於恆生銀行、創興銀行和中銀香港,2020年上半年東亞銀行的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最低,只有2.5%,而成本對收入比率最高,達到51.30%,可見其成本確實有改善需求和空間。

再看資本充足率,與同行對比尚算充裕。

【解讀】東亞銀行:“壞孩子”的又一場勝利?
在2020年上半年業績中,東亞銀行表示對大中華地區長遠的業務增長感樂觀,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其有意把握企業將生產線轉移到大灣區的趨勢以及在該區創業的機遇。此外,跨境理財通等措施,將有利於香港金融機構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的財富管理和退休規劃市場,所以回籠非主業資源,把握政策紅利佈局大灣區還是有其重要意義。

總結

受去年事件、今年疫情以及全球寬鬆形勢導致息差收縮等負面影響,香港銀行遭受重創。從下圖可見,渣打(02888-HK)和匯豐(00005-HK)跌幅逾50%,乃因為其需要應註冊地英國金融當局要求取消派息,加上可能涉及最近的國際Money Laundering案件所致。儘管東亞銀行的股價從年初至今已累計下跌接近15%,但仍遠好於其他以香港為主要業務經營地的銀行,這可能得歸功於Elliott的維權行為。

【解讀】東亞銀行:“壞孩子”的又一場勝利?
這次東亞銀行認真進行了策略性檢討,並針對有關結果採取特定措施,以提升股東價值。擬出售的壽險公司,資產佔比不算很大,而且也計劃透過獨家銷售協定的方式來降低業務影響,或不會令其業績出現顯著倒退。另一方面,用這些資源去聚焦具有改善和發展潛力的方面,例如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大灣區佈局等,對提升未來業績也有重要意義。以此來看,在威逼軟銀孫正義騰出資金回購股票之後,喜歡叫板管理層的“壞孩子”Elliott在東亞銀行這一戰也報捷。

【解讀】東亞銀行:“壞孩子”的又一場勝利?
從上表的估值來看,東亞銀行的估值是四家專注於香港市場的本地銀行中的最低。未來重組之後騰出價值,能否帶動價值的重估?我們繼續張望。

作者|毛婷

編輯|彭尚京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386 字。

轉載請註明: 【解讀】東亞銀行:“壞孩子”的又一場勝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