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大灣區發展戰略提供“智力支撐”

由 喜東付 釋出於 財經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釋出兩週年之際,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釋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究報告(2019-2020)》藍皮書,首次公開了其針對大灣區當下建設的熱點、焦點、難點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加快推進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提供“智力支撐”。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釋出兩週年之際,港澳治理與粵港澳合作發展研究領域的智庫——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釋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究報告(2019-2020)》藍皮書,首次公開了其針對大灣區當下建設的熱點、焦點、難點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加快推進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提供“智力支撐”。

粵港澳三地的科技、產業合作存在哪些短板和障礙?港澳青年內地創業呈現怎樣的新趨勢?大灣區內地9城市與港澳的社會融合水平如何?……針對這些熱點問題,專家團隊近日向記者暢談了基於深度調查的一系列新觀點、新發現。

基礎研究是短板 產業協同要加強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發展目標,到2022年,發展活力充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最佳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將基本形成。在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符正平教授看來,實現這一目標,亟待解決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產業體系與市場一體化建設所面臨的一系列關鍵性問題。

如何切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基礎雄厚,但面臨著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薄弱的發展短板。”符正平認為,大灣區應大力加強基礎研究,積極爭取國家支援佈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叢集,吸引尖端科研人才和技術人才來灣區工作居留生活,吸引高新科技企業總部落戶灣區。他指出,港澳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擁有優勢,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方面的研究全球領先,內地應加強與港澳的深度合作。

如何推進大灣區產業體系建設?符正平表示,應儘快破除三地之間產業發展要素自由流動障礙。以大灣區郵輪產業發展為例,大灣區郵輪產業缺乏總體規劃,客源市場不平衡,國際化和市場競爭力不夠,郵輪航線與產品同質化。因此,發展大灣區郵輪產業要探索郵輪多點掛靠,大灣區郵輪母港要加強協同,發展良性競合關係,積極簡化出入境手續,吸引更多遊客。

“接下來,粵港澳三地需加強產業協同發展,包括產業發展規劃的溝通協調,構建起粵港澳三地產業標準對接機制,重點建設好各類合作平臺,建立產業發展政策協調機制。”符正平說。

人員貨物通關便利化,是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的重點環節。符正平指出,研究顯示,目前三地人員貨物通關仍然存在一些不便利之處,比如:三地人員通關政策不對等導致了三地人員流動的非均衡和不對稱,未能對粵港澳服務業領域人員流通做出特殊安排。在貨物通關上,口岸查驗部門存在協調性有待加強的問題。對此,需要借鑑國際先進通關便利化政策,對大灣區人員流通做出優惠性制度安排,加快落實港澳居民在大灣區的同等待遇,進一步推動行業標準專業資格互認,推進客貨分流方式多樣化,以統一查驗標準和資訊共享為抓手推進粵港澳口岸通關模式創新。

港澳青年內地創業呈現“四高”特徵

“隨著大灣區協同發展的進一步推進,港澳青年內地創業呈現向好趨勢,在創業層次上實現了質的變化,呈現‘四高’特徵。”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穗港澳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光南教授介紹了團隊對港澳青年內地創業情況的研究發現。

“‘四高’指創業人員高學歷化、從事產業高科技化、產業鏈上高階化,還有產品服務高附加值化。”張光南說,這樣的向好趨勢得益於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推進,港澳青年內地創業環境的不斷最佳化,政策支援力度不斷提升。

張光南團隊長期關注港澳青年內地創新創業,此次研究多維度比較分析了22家典型的港澳企業案例和22個新一代港澳青年的創業情況,從創業故事入手進行案例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張光南介紹,在他們最新的研究中,港澳青年在內地的創業熱情和意願在提升。“不過,仍有不少有待提升的空間和亟需解決的問題,比如創業要素不完善,創業機會、創業資源不均衡,還面臨一些跨境、跨制度建設企業文化的困難與挑戰。”

張光南認為,為鼓勵港澳青年內地創業,要做好以“跨”促“融”的文章,進一步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最佳化港澳青年在內地創業的營商環境。

針對香港青年跨境創業面臨的問題,研究報告提出了多項政策建議。在暢通渠道對接香港青年跨境創業需求方面,提出以產學研合作帶動跨境創業,與香港高校共建大學生創業實習基地、推動香港一流實驗室在內地落地;最佳化創業專案對接機制,打造專業、便捷、高效的線上專案對接平臺;探索引進國際職業標準和認證體制,在戰略性緊缺型專業人才領域實行“一試多證”等建議。在完善保障消除香港青年跨境創業顧慮方面,提出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推動回鄉證資訊系統相容、創辦優質國際學校、最佳化醫療政策銜接等建議。

社會協同有待提升 應打好“嶺南文化”牌

藍皮書首次向社會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融入心態與社會協同”指數,從社會融合指數、政策協同指數、經濟合作指數三個維度對大灣區社會協同指數進行研究,並提出不同指標的城市排名。研究顯示,大灣區的社會協同整體態勢有待提升,內地城市居民心態更加開放,整個區域社會協同應打好“嶺南文化”牌,加快提升協同水平。

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黎熙元表示,當前大灣區11個城市在社會包容度和區域協同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內地城市居民的融合意願更強。從內地9城市綜合協調指數得分排名上看,廣州位列第一,深圳緊隨其後,江門位居第三。

各城市力度和重點又有不同。教育政策的區域協同強於醫療、養老、青創、住房等其他政策。其中,教育政策協同廣州、深圳領先,養老政策以深圳、江門、肇慶領先;青創政策協同以廣州、深圳、香港領先;住房政策協同以廣州、深圳、佛山領先。

區域經濟合作體現為相互投資、貿易與遊客往來,綜合指數排名以香港領先,其後是深圳和廣州,表現出這3個城市對整個大灣區經濟的重要影響。

粵港澳各市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同源,黎熙元建議,應打好“嶺南文化”這張牌,發揮嶺南文化在社會融合方面的橋樑作用,突破制度、資訊和交通壁壘,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整合,引領居民共同富裕,增強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