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二〇六〇年實現碳中和減排將遠超發達國家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清華大學一份題為《中國長期低碳發展戰略與轉型路徑研究》(以下簡稱《報告》)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實現碳中和作為長期發展戰略和願景。我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減排將遠超發達國家2050年碳中和。因為歐、美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過渡期,而中國只有30年。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透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為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全球性挑戰,2015年全球19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的《巴黎協定》就控制全球溫升不超過2℃並努力控制1.5℃以下的應對氣候變化目標達成共識,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世界各國都必須加大控制和減排溫室氣體的力度,到 2050年全球要實現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甚至要實現淨零排放。

針對中國如何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中規劃低碳發展的戰略、路徑和措施,如何根據《巴黎協定》的原則履行符合我國國情和能力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如何推動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程序等課題,從2019年年初起,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聯合國內18家研究機構開展了“中國低碳發展戰略及轉型路徑”專案研究,開展了18個子課題的特定領域專案研究,研究論證我國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可能性,並評價相應技術路徑、成本、障礙以及對經濟社會影響。上述報告是該專案的核心成果。

“與2005年相比,2019年的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48%,同期,GDP增長超4倍,實現95%的貧困人口脫貧,第三產業佔比從41.3%增長到53.9%,煤炭消費比重從72.4%下降到55.7%,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比重從7.4%提高到15.3%,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72.9歲提高到77.3歲。”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行動,不但不會阻礙經濟發展,而且有利於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培育帶動新的產業和市場,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保護環境,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發揮協同增效的綜合效益。

報告提出,為達減排目標,我國應努力爭取在2025年左右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50年基本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全部溫室氣體減排約90%。2050年後還要進一步加強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以及增加碳匯和採用負排放措施,儘快實現全部溫室氣體淨零排放,達到碳中和目標。

但解振華也坦言,我國的低碳發展轉型還面臨三大挑戰:一是製造業在國際產業價值鏈中仍處於中低端,產品能耗物耗高,增加值率低,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任務艱鉅;二是煤炭消費佔比較高,仍超過50%,單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約30%,能源結構最佳化任務艱鉅;三是單位GDP的能耗仍然較高,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發達國家的2~3倍,建立綠色低碳的經濟體系任務艱鉅。

報告指出,實現長期深度脫碳或碳中和目標,需要有突破性技術支撐。除進一步強化普遍關注的需求側管理和能效技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熱利用技術外,特別需要關注當前技術還不太成熟、成本較高,但對深度脫碳可發揮關鍵作用的戰略性技術。

報告建議,“十四五”規劃中應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和政策措施,新增電力需求可主要依靠增加非化石能源電力滿足,以有效抑制煤電供給和煤炭消費量的反彈。“十四五”期間除個別情況下因電網調峰和區域供熱等補短板需求外,要嚴格控制新建煤電站。

報告還建議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立法,以法律形式保障應對氣候變化戰略、機制和政策體系的實施以及長期減排目標的實現,加強和完善支撐長期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體系,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和稅收優惠,形成支援低碳轉型的投融資機制,加快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發揮市場機制對推進能源和經濟低碳轉型的基礎性作用,以市場機制和政府規制性措施相結合,保障國家減排目標的實現。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16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國二〇六〇年實現碳中和減排將遠超發達國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