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王小廣發表主題演講。人民網 崔辰光攝
人民網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許維娜)12月17日,由人民網主辦的“2021國民消費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王小廣在“前沿驅動未來新發展”主題論壇上發表了主題演講,分享了未來中國消費潛力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的趨勢。
王小廣表示,普遍的規律是,一個國家只要邁過了中等收入的門檻,其經濟增長動力必然出現從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的轉變,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呈現長期性下降趨勢。即相對於現代經濟增長前的漫長的以生存消費主導的經濟,以及相對於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中高發達水平的長期增長過程,人均收入從低收入向中等收入過渡的現代經濟增長加速期(也就是經濟起飛期)十分短暫,這一時期便是我們經常講的投資主導型增長。未來穩增長的關鍵是擴大消費。
國家統計局釋出11月份國民經濟資料顯示,1-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554億元,同比增長13.7%,兩年平均增長4.0%。對此,王小廣指出,從趨勢看,這一水平明顯偏低於中長期均衡水平,當前我國的消費存在恢復不充分以及中長期消費潛力受嚴重阻礙的問題。
他認為,一方面,短期主要是受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影響,消費需求被抑制,主要是服務消費嚴重受阻,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影響將會逐步減弱,由於購買力仍在並出現累積,之後會有一較強的補償性消費增加過程,但目前看2022年出現明顯的補償性消費增加的可能性不大,估計“十四五”中後期這種補償性消費增加將會明顯地釋放出來;另一方面,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在於受抑制的巨大消費潛力的不斷釋放。消費率上升、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提高,是一種內在趨勢。從成長趨勢來看,具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而服務消費增長的潛力更大,估計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將保持在3-4個百分點,再加上投資的適度增長以及出口的一定貢獻,實現年均5%的經濟增長是完全可能的。
他還指出,但巨大消費潛力的釋放仍面臨許多體制機制性的“梗阻”,使居民的平均消費傾向與邊際消費傾向下降,目前兩者的水平比發達國家同一階段偏低15-20個百分點。未來必須深化與消費增長相關的收入分配改革,最佳化消費環境,建立更多的國際消費中心,以提高居民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從而全面改善社會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