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國證券報》在頭版刊登前4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近四成的訊息。文章指出,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隨著穩定服務貿易發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服務貿易營商環境不斷最佳化,預計全年我國服務貿易有望延續向好勢頭。《上海證券報》在頭版刊登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又有新動作的訊息。根據《行動計劃》,示範區將推進“一廳三片”集中示範和生態環保、設施互通、產業創新、民生服務四個方面分類示範,共5大板塊、18項主要行動。《證券時報》在頭版刊登7部門印發通知支援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的訊息。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有序擴大基地範圍,抓好政策落實,支援基地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中醫藥國際影響力。
美CPI資料擾動市場,公募熱推“通脹交易”。公募機構普遍認為,在全球經濟持續復甦背景下,通脹終究是投資者繞不過去的主題,尤其是週期等相關板塊走勢與大宗商品價格高度相關,甚至會先於商品價格見頂。短期來看,鋼鐵、煤炭等板塊有較大的價格波動風險,但同時具備較為堅實的基本面支撐。(中國證券報)
中性策略不再“香”,量化私募“勸退”投資者。今年以來不少量化私募的量化對沖類產品都已不“香”,一些產品今年的淨值回撤達到4%-5%。業內人士認為,由於當前市場對沖工具、對沖成本、客戶收益預期等方面的影響,量化對沖產品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建議投資者配置量化多頭類產品。(中國證券報)
醫藥板塊反彈明顯,基金經理看好長期機會。經歷春節假期後的調整,A股醫藥板塊短期內反彈明顯。部分醫藥基金經理認為,醫藥板塊已具備一定價效比,近期海外疫情反覆或催生醫藥板塊景氣度持續上行,看好行業長期投資機會。(中國證券報)
637只個股回撤超50%,機構:輕指數、重結構、偏成長。截至5月13日,以近52周最高價計算,兩市已有637只個股回撤幅度超50%,其中不乏市值超500億元的行業龍頭。不過,市場人士對A股後市並不悲觀。浦來德資產基金經理杜凌雲表示,市場將整體呈現震盪格局,如果再度出現大幅調整,就是建倉的時機。(中國證券報)
機構加碼吸籌,科創板強勢受關注。13日,科創板的相對強勢引發市場關注。有多隻科創板股票近期已走出趨勢性行情,如南微醫學、愛博醫療均在過去1個月內股價上漲超過30%。在上述個股的股東榜上,已出現馮柳、鄧曉峰等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後續又有機構席位加碼吸籌,顯示主流資金對部分科創板股票的關注度正在提升。(上海證券報)
週期股拖累大盤,醫藥板塊逆勢而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燕翔在中期策略會上表示,A股春節假期後至今“調整時間已基本到位”,二季度後市場短期或出現今年第二波主升浪行情。對於後市配置方向,國內的優勢競爭企業依然是長期投資方向,不會受通脹預期及流動性變化的太大影響,短期可關注週期股和金融股。(上海證券報)
基金銷售行業格局大洗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螞蟻基金的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已經超過老牌基金銷售渠道招商銀行,以8901億元位居全行業之首。除了螞蟻基金和招商銀行之外,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天天基金、建設銀行等基金銷售機構的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也均超過了4000億元。(上海證券報)
IPO發行一如既往。申報因遭“點剎踩”大減速。4月科創板與創業板IPO企業合計獲受理同比銳減逾八成。多名投行人士表示,IPO監管收緊下,無論是稽核問詢還是輔導驗收,都比以往要求更嚴;同時,中介機構責任被進一步壓實,在此背景下,申報IPO專案更為謹慎。此外,IPO股東穿透核查工作量大,所需時間更長,陸續有專案延遲申報。(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