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快評丨這些驚人的數字,再次證明中國“不一樣”
參考訊息網2月28日電(文/凡凡)牛年喜事多,多見開門紅。
或許很多人還在為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百萬億元人民幣而驚歎,最近,春節以來的一串串可喜數字,則又讓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社會在疫情後復甦中大步前進的韌性和活力。
簡單列舉幾個數字:
牛年首日電影票房超17億元,重新整理中國影史單日總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
1月20日至2月18日,線上餐飲銷售額同比增長48.5%;
春節假期郵政快遞業累計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同比增長260%;
……
這一連串上漲的數字,背後既是大把大把的“錢”,更代表著無數中國人的平安喜樂,相較於仍在疫情衝擊下艱難掙扎的歐美多國,中國的“不一樣”自然倍受關注。
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內的西方主流媒體紛紛表示,春節期間,中國再次證明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強勁增長”。《紐約時報》強調,中國票房為全球影業帶來了希望。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圖爾克強調,中國春節消費大幅上揚,表明經濟動力十足。
同樣重要的是,作為走上國際國內雙迴圈道路的大型經濟體,中國經濟活力不止表現在國內繁榮上,還伴隨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聯絡持續加深。
近期資料顯示,就在2020年,中國反超美國,成為全球對外直接投資(FDI)最大流入國;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其中歐盟自中國進口額超過3800億歐元,光這一數字就趕上不少國家的經濟總量。此外,同樣在2020年,中國再次成為美國、印度的最大貿易伙伴。其中,印度自中國的進口額逾580億美元,超過其自美國和阿聯酋進口的總和,兩國分別是印度第二大和第三大貿易伙伴。
必須指出,單就中國與美印的貿易而言,儘管去年遭遇很多鼓吹“脫鉤”的反華政客阻撓、破壞,甚至發生對方政府不顧國際規則肆意打壓封禁中企的惡劣事件,但沒有改變國家間因資源稟賦差異而相互需要、互通有無的基本經濟邏輯,同樣,也難以改變廣大海外企業與中國做生意的意願和對中國市場的看重。這再次有力駁斥了西方某些“唱衰”中國言論以及對華“脫鉤”鼓吹者的無知。
更進一步,歷經新冠疫情考驗,中國用實際行動表明,自身在確保宏觀經濟穩定、對沖意外風險、保障供應鏈暢通、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等重要事項上有著強大的實力和決心,中國在面臨困難的同時最終能克服困難。中國向所有與中國做生意、在中國“掘金”以及打算與中國合作的外國各界人士傳遞了更加強大的信心。
舉個例子,囿於疫情防控,致使國際貿易受阻。但為何中歐貿易能逆勢而上?其中,中歐班列順利開行功不可沒。
據統計,去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創新高,全年開行數逆勢突破萬列大關,同比增長50%,供給了歐洲一大批急需的防疫物資和生產生活用品。顯然,中國之所以能成為穩定可靠的供應方,與其最快從疫情中復甦、強大的生產能力、復工復產與疫情防控的科學平衡等密不可分。
對此,比利時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埃雷羅表示,2020年中歐貿易的增長,體現了中國參與的國際供應鏈具有強大韌性。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吳安瀾則稱,中國在疫情中實現經濟復甦,在全球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中國經濟實力持續提升,使得全球投資者對它的興趣也大增。
數字最有說服力。中國作為世界經濟中的“綠洲”,讓越來越多外國人從這裡獲取更多對於疫後世界復甦的信心和從容。而對於那些時至今日還在雞蛋裡挑骨頭、鼓吹“中國衰退”、鼓譟“對華脫鉤”的西方政客和媒體們而言,看到中國熱鬧非凡,想必更難受了吧。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