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旗手”突然爆發 原因找到了

券商“財富管理概念”成熱門主線

行業估值或面臨重構

喊了多年的財富管理轉型之後,以“牛市旗手”著稱的券商板塊終於在近期的市場表現中揚眉吐氣一番。8月以來,券商股連續多個交易日強勢飄紅,指數翻漲超10%以上,更有多隻券商股出現單日集體封上漲停板的景象,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在近期A股連續震盪的行情下,以券商為核心的大金融板塊卻逆市爆發,其中“財富管理概念”更是成為其重要的催化劑。有非銀行業分析師斷言,“財富管理”邏輯正在改變券商股傳統估值方法,新估值邏輯將圍繞各家機構財富管理業務的佈局展開,市場資金將對券商板塊進行重新定價。

據部分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相關負責人分析,券商財富管理行情爆發,實際上反映了當前各家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進展,以及市場對轉型成果的認可。不少機構正在透過大幅度的組織架構調整、資金注入和人才的支援來加大對財富管理業務的佈局,未來財富管理業務將有望成為券商盈利能力增長和估值抬升的關鍵要素。

“財富管理”成行情引爆點

新業務賺錢能力成關鍵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入和理財機構轉型,財富管理市場正在不斷擴大,基金、券商、銀行等各家機構都在爭搶財富管理這一熱門賽道。而此前聚焦財富管理轉型的券商也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從近期的市場行情來看,各個熱門板塊開始出現明顯的風格分化及調整,而此前低迷的券商股卻異軍突起,成為護盤主力。

Wind資料顯示,8月以來,超萬億市值的券商板塊連讀多個交易日強勢飄紅大漲,指數翻漲超10%以上。從部分成分股表現看,東方證券(16.010, -0.21, -1.29%)、長城證券(12.910, 1.17, 9.97%)、廣發證券(19.830, -0.46, -2.27%)、興業證券(11.310, 0.32, 2.91%)更是在短短十多個交易日內大漲超20%以上,東方證券漲幅最高超46%。

“牛市旗手”突然爆發 原因找到了

在市場人士看來,這些表現強勢的券商大多是財富管理業務佈局較早的機構,且在基金代銷及資管業務等方面能力突出,這波券商股行情因此也被稱為“財富管理”主線行情。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財富管理轉型初見成效,並被資本市場的資金所認可。

以金融產品代銷資料來看,不少券商享受到了近年來公募基金市場的大幅增長帶來的紅利,因而在財富管理業務增長方面獲利明顯,這令財富管理這項新業務為券商股的投資者帶來實際的回報。

此前7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佈了2021年二季度基金代銷機構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百強名單。資料顯示,百強榜單中,券商佔據51席位,較第一季度增加4家;銀行佔據29席,較第一季度減少2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佔據19席,較第一季度減少2家。

從“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的指標來看,券商渠道保有規模合計1.0548萬億元,佔比17.13%;銀行渠道保有規模合計3.6583萬億元,佔比59.4%;獨立基金銷售機構渠道保有規模合計1.4286萬億元,佔比23.2%;保險機構渠道保有規模為167億元。

這也意味著,券商機構代銷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正在佔據較大比例的市場份額。有機構人士判斷:“代銷金融產品”正在成為目前證券行業最大的業務增量,而這也是各家券商機構發力財富管理業務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金證券(11.310, -0.04, -0.35%)財富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券商財富管理收入上漲的因素,一方面是整體市場行情的因素,推動了廣大投資者財富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在行情的基礎上帶來的產品多元化,以及券商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的推動力度。

“以公募基金為例,從中基協公佈的二季度公募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資料來看,超過20家券商保有規模超過100億,且超100億的券商多於一季度,這說明在行情的前提下,各券商都在發力財富管理業務。”上述國金證券財富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各家券商機構不斷擴大的資管業務也成為推動“財富管理概念”行情爆發的因素之一。不少券商機構旗下的基金公司收益貢獻也為轉型財富管理助力不少。

據公開資料統計顯示,華泰證券(16.300, 0.17, 1.05%)旗下華泰資管、華泰柏瑞、南方基金、華泰紫金去年為華泰證券貢獻了近40%的淨利潤,而廣發證券旗下的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廣發資管、廣發信德去年為廣發證券貢獻了34%的淨利潤。

據深圳某頭部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相關負責人分析,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快速增長實際上會加速機構的改革,權益產品代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將會刺激各家基金公司加大對財富管理市場的投研能力和人才的投入,甚至藉助金融科技轉型來提升機構本身的獲客能力,打出自己的財富管理特色,強化在財富管理市場的競爭能力。

“基金市場的火爆實際上會加速券商機構的轉型進展,財富管理業務的收入增長已經反映在當前的市場行情表現上。未來,券商在資管、投顧及子公司業務的構建上加大資源投入,並快速形成利潤貢獻,不僅為券商盈利增長提供創新業務點,同時也為券商轉型提供利潤貢獻。未來財富管理業務能力抬升,將會讓券商傳統的賣方佣金模式轉向買方投顧或買方投資模式上,這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上述頭部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

券商頻頻發力大財富管理業務

行業估值或需要重新調整

實際上,早在幾年前,不少券商就已經開始從傳統經紀業務逐步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從組織架構調整、人才結構最佳化到資源資金的投入,都在逐步向財富管理業務方向佈局,更有機構早已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從上到下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將大財富管理業務滲透入傳統部門的方方面面。

在業內看來,目前行業需要重新定義財富管理業務,傳統的經紀或機構代銷業務不能代表財富管理業務本身,對於新型券商金融平臺而言,財富管理需要涵蓋包括投行、投顧、投資、投研等多個業務條線。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此前採訪多家券商瞭解,目前各家機構都在加大發力財富管理業務,不少券商在三、四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業務重構和重點佈局。目前來看,證券公司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主要有四類方向的打法和策略:

一是藉助傳統經紀業務優勢來做大財富管理業務,比如中信證券(24.240, 0.00, 0.00%)、國泰君安(16.990, 0.01, 0.06%)、國信證券(11.770, 0.21, 1.82%)等。這些零售業務或經紀業務能力較強的機構,積累的客戶資產規模較大,投顧群體較多,財富管理業務的外延能力較強,因而能夠快速透過業務佈局來放大市場規模,並形成可觀的財富管理效應。

二是依靠主動管理能力做大財富管理業務,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較早申請公募牌照的東方證券。目前,越來越多的券商正在申請設立資管子公司,希望透過構建主動管理能力來提高自身的獲客能力,並加大與投研、經紀業務的業務協同。

三是借力投行能力打通財富管理業務鏈條,比如中金公司(53.090, -0.81, -1.50%)。不少業內人士指出,中金公司的投行能力突出,其在組織架構上也做出了重大調整,並設立中金財富來拓展其財富管理業務。同時,中金公司藉助優質客戶來形成自身的財富管理體系,並快速做出了產品體系豐富、客戶服務能力突出的品牌優勢,受到圈內的廣泛認可。

四是依靠“網際網路模式”做強財富管理業務,比如新晉“證券一哥”東方財富(31.410, -0.67, -2.09%),其最新市值已經超越中信證券,而專注港美股市場的富途證券,其市值也超越了野村證券。據行業分析師稱,東方財富“流量積累、基金代銷和交易佣金”形成了“三級火箭”,完成了快速的估值增長,也也讓東方財富成為不少機構資金追捧的標的。

儘管近期市場越來越關注到券商的“財富管理概念”,但在業內分析師看來,市場對券商的“財富管理能力”依然認識不足,未來券商股的估值也需要進行重新定義和調整。

信達證券非銀分析師認為,券商在資產端、策略端和產品端具備獨特優勢,有望在與銀行和第三方平臺的財富管理競爭中脫穎而出。財富管理屬輕資本業務享受估值溢價,伴隨行業財富管理轉型日益成熟,財富管理優勢明顯的券商估值與有望隨ROE共同提升。

“財富管理大趨勢下公募管理規模及淨利潤的快速增長、頭部公募集中度提升的趨勢以及更高且穩定的ROE 水平,並對今年利潤的增長進行假設,如給予頭部公募30-40 倍PE,當前券商仍有非常明顯的估值向上空間,公募業務有望重構券商整體估值。”國盛證券分析師這樣表示。

在行業分析師看來,此前券商機構因重資產業務始終被市場賦予較低估值,而財富管理業務是輕資產業務,適用於PE估值方法;自營、衍生品等重資產業務則適用於PB估值法,其實是可以分開的。這也意味著,誰的財富管理業務做得好,誰的估值就能夠得到快速提升。

調整組織架構進入“加速度”

券商各顯神通助力財富管理轉型“落地”

中國基金報記者 章子林

財富管理轉型已經成為近年來券商“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在佣金下滑、券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券商加入這個陣營,它們無一例外的都選擇調整組織架構來進入財富管理轉型的“大門”。而隨著券業“內卷”的加劇,券商調整財富管理架構也逐漸開啟“加速度”模式,年初至今,至少已經有4家券商相繼宣佈調整組織機構。

與此同時,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在實現財富管理轉型的目的之下,調整組織架構該如何助力該目的的達成?從採訪中來看,有受訪人士表示,架構的設定核心還是為了財富管理業務的快速發展,佈局財富管理新賽道是一個體系化工程,涉及產品線建設、服務模式等多方面,需要在總部層面形成專業分工、全鏈協同的賦能條塊,多層次助力財富管理業務的轉型。

重視零售業務轉型

券商調整財富管理架構進入“加速度”

近年來,證券公司外部發展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股票交易平均佣金率已經從1.2‰下滑到萬0.25‰,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中低風險偏好投資者藉助各類金融產品間接入市,越來越多的“股民”開始向“基民”轉變,“機構化”“產品化”趨勢明顯。競爭由券業擴大到整個金融圈之下,券商開始“自救”,不少券商也因此調整了財富管理條線的組織架構。

今年7月底,天風證券(4.590, 0.18, 4.08%)審議透過《關於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的議案》,公司撤銷零售業務總部,設立財富管理中心,原財富管理總部更名為高淨值客戶部,並調整至財富管理中心作為其下設業務部門,與此同時,撤銷機構經紀業務部。

而這已經是今年第四家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的券商了。今年年初至今,中泰證券(10.020, 0.05, 0.50%)、國盛金控(9.950, 0.35, 3.65%)(維權)和華林證券(12.740, 0.21, 1.68%)等券商相繼宣佈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今年3月,中泰證券原財富管理委員會經紀業務部和網路金融部合併為零售業務部;8月,華林證券對組織架構進行全面升級,形成職能管控線、科技金融線和傳統業務線三線管理模式。而去年一整年,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的公司數量才6家,分別為光大證券(15.610, -0.15, -0.95%)、南京證券(11.230, -0.04, -0.35%)、銀河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信達證券、申萬宏源(4.650, 0.01, 0.22%)。

“組織架構的調整是表象層面的動作,本質還是為了聚攏資源,提升內部的業務推進效率,推動財富管理業務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組織架構的調整也是為了更好的統一思想,落實財富管理業務的核心理念”,國金證券財富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表示,在這個過程中,各券商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架構調整的節奏,“我們的架構調整是和業務的進展同步的,從公司層面的頂層架構設定到財富管理業務大團隊內容的架構設定,是一脈相承的,這樣架構的調整和業務開展才能統一節奏。”

在華安證券(5.440, 0.13, 2.45%)戰略發展部負責人張俊看來,資管新規實施後,包括銀行、保險、券商、信託、基金、第三方理財等在內的泛財富管理市場逐步形成,每家證券公司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券商同業。在這樣的形勢下,券商傳統的零售業務已經到了不轉型就沒有出路的境地。“不少券商調整財富管理條線的組織架構就表明行業對零售業務轉型的重視程度增加了,決心更大了,行動加快了”。

華東一家中型券商相關人士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券商開始調整組織架構,整體趨勢是加大財富管理轉型方面的投入,但是因為財富管理轉型並無統一路徑,各家券商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具體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

“在“怎麼轉”的問題上,各家券商的資源稟賦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認識理解和方向路徑也就不同”,華安證券戰略發展部負責人張俊表示,從海外模式來看,大致有三類:一是從產品供給端發力,專注於服務機構投資者或者自身成為較大的機構投資者,如“自營+資管+基金”;二是從系統平臺入手,做純網際網路交易商;三是圍繞諮詢顧問為買方服務,重點發力中高階投資者。除個別網際網路券商外,境內券商差異還不明顯,大體上各種模式都有探索,只是每家券商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組織架構調整多方面助力財富管理轉型

誠然,券商調整組織架構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在實現財富管理轉型的目的之下,調整組織架構該如何助力該目的的達成?

“內部的部門整合或者其他動作,不是單方面的。而是要結合業務的增量和存量,以及存量客戶的分層分類,將不同的客戶交給相匹配的團隊以更適配的產品或者工具來進行服務,這是架構調整的核心,而不是簡單的只追求架構本身,否則將適得其反”,上述國金證券財富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據其介紹,目前國金證券的方式是先把客戶進行分層分類管理,然後根據客戶的畫像匹配相應的服務內容,這裡的服務內容是全方位的,包括適配的產品、工具、資訊等等,然後再找到適配的服務實現路徑,是透過B2C還是BBC的模式等,最後找到相匹配的服務團隊,並最終將架構的設定落地。

“佈局財富管理新賽道是一個體系化工程,涉及產品線建設、服務模式、渠道拓展、系統建設、組織運營模式、團隊建設、考核機制等方方面面”,張俊表示,華安證券較早體系化佈局以產品為中心的財富管理新賽道,制定了財富管理體系建設規劃,豐富了產品線,完善了部門考核指標體系,大幅調整了財富管理委員會的各部門職責,力求每個部門聚焦一兩個核心屬性,在總部層面形成專業分工、全鏈協同的賦能條塊,對接分支機構管理改革各項舉措,例如前臺集中化、後臺集約化。

在上述國金證券財富委相關負責人看來,架構的設定核心還是為了財富管理業務的快速發展,不同的團隊用不同的服務內容及路徑向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同時根據客戶需求的變化在團隊之間進行服務的流轉,最終打造客戶服務滿意度較高的財富管理服務商。

張俊認為,零售轉型需要從銷售導向轉為客戶導向,才能確保客戶資產願意來、留得住、能增值。“所以我們初期更強調公司體系內能夠控制或施加影響的客戶資產規模,包括資產管理的規模、私募股權基金、公募基金的規模、託管客戶資產規模特別是投顧簽約資產規模以及代銷金融產品保有量的規模,有資產就一定會有商業模式來實現收入。其表示,近年來公司客戶資產規模提升較快,也帶動了資產管理、私募股權基金、產品代銷等業務收入的大幅提升。

研究、資管多方位協同發展

助力財富管理轉型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迪

財富管理轉型成為市場共識,也意味著這一領域的競爭在日趨白熱化。全面落實財富管理轉型本身就並非易事,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尋求轉型則更為困難。這不僅需要財富管理業務條線的努力,還需要資管、研究等業務的通力配合。

多部門協同發展

隨著各家券商財富管理轉型力度的增強,財富管理市場的競爭也在愈發激烈。此外,銀行、外資機構、三方機構的競爭也加劇了財富管理市場的內卷化程度。國金證券財富委相關負責人也指出,“如果從各券商調整架構這個角度出發,財富管理業務從進入大家的視野開始就進入了競爭的白熱化。”但即使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包括國金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也始終在財富管理轉型的大方向上努力前行。

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在財富管理業務的競爭中突圍?國金證券財富委相關負責人認為,“其實道路也只有一條,那就是做好‘適配’二字並且落地實施。讓適配的服務人員用適配的服務及產品透過適配的路徑來服務適配的客戶,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存量客戶的財富管理,存量客戶服務到位之後會帶來市場的口碑效應,反向推動增量業務的發展。”

而全方位適配客戶需求,不僅需要財富管理部門的努力,還需要投行、研究所等部門的全力配合。北京一中型券商內部人士指出,“財富管理轉型作為證券公司重要的轉型戰略,需要各部門通力配合,僅一個部門的改革與轉型是不夠的。以資管業務為例,隨著券商資管大集合公募化轉型逐漸推進,券商資管部門與財富管理部門的協同性也在日趨增強。同時,從客戶的角度講,財富管理不僅僅是產品代銷,更重要的是為客戶設計全方位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中航證券指出,為了更好的向顧客提供全方位服務,財富管理部門應與研究所、投行、資管等業務部門協同合作,一方面提升創新型產品的開發能力,以及客戶融資類需求的服務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業務部門引流,為財富管理業務爭取更多的機構客戶和高淨值個人客戶。

發揮研究能力優勢

與銀行、網際網路平臺等機構相比,研究能力是券商的最大競爭優勢之一,而以研究能力賦能財富管理業務也是券商打造獨特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在產品篩選和最佳化諮詢服務方面,券商的研究能力就能發揮明顯作用。在業內,也有部分券商設立了獨立的投資顧問部門,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財富管理服務。以華安證券為例,據該券商戰略發展部負責人張俊介紹,華安證券在財富管理條線設立以產品研究、產品生產為主責的投資顧問部,主要負責以客戶視角長週期篩選優質的金融產品,並以資產配置為核心推進諮詢服務的產品化。

國金證券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總經理張劍輝指出,“研究所是券商拓展財富管理業務重要的驅動器和過濾器。任何領域都是專業創造價值,財富管理不是簡單的‘賣產品’,需要更多的站在中長週期視角審視宏微觀趨勢、去甄別各類資產或者產品的特徵,才能在匹配客戶需求的基礎上,為更多客戶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財富解決方案。券商研究所透過專業研究和對資產供給端的熟悉,可以在資產配置、財務規劃、產品篩選等角度為財富管理業務進行整體賦能。”

此外,研究所的分析師們可以為財富管理業務的相關團隊提供專業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培訓。在更為宏觀的層面來看,研究所專業的影響力,可以提升證券公司整體品牌形象,對於財富管理業務本身就有吸引流量的功能。

國金證券財富委相關負責人指出,“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可以為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提供底層的支援,一是相關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或間接給到有需求的客戶,另一面相關的研究成果可以在產品篩選、管理人篩選、基金經理篩選層面提供很大的支撐。在券結基金方面,研究所可以和管理人更加緊密的合作,相關的研究成果可以透過產品的業績讓客戶感受到。”

“此外,研究所的分析師們可以為財富管理業務的相關團隊提供專業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培訓。在更為宏觀的層面來看,研究所專業的影響力,可以提升證券公司整體品牌形象,對於財富管理業務本身就有吸引流量的功能。“上述負責人如是說。

來源:中國基金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7692 字。

轉載請註明: “牛市旗手”突然爆發 原因找到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