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三十年|管清友: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印象深刻

對於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提出了三點思考。一是透過嚴刑峻法建立嚴格的懲罰機制;二是IPO應該常態化,不應被當作調節市場的工具;三是培養成熟的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劉玉龍)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哪一個時刻值得被銘記?“從我個人而言,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是我印象最深的。”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說,“在那過程當中,看到了人性的弱點,看到了市場在各種因素催化之下出現的劇烈波動,也看到了槓桿的威力以及它的破壞力。”

資本市場三十年|管清友: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印象深刻

“2015年股票市場的異常波動也促使我們去反思,包括監管層面需要改進的地方,應該說也是後來中國整個金融監管架構出現大調整非常重要的一個觸發因素。”管清友說。

在管清友看來,如果用一個詞來描繪中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進步”是其首選。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無論從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從監管制度,以及發行制度、交易制度等諸多層面看,這三十年我們都經歷了一個從不成熟到逐漸成熟,從不規範到規範的一個過程。”管清友說,總體而言,資本市場確實發揮了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一直在進步。

對於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管清友提出了三點思考。

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方面,他認為最重要的一條是透過嚴刑峻法建立嚴格的懲罰機制,該退市的退市,該罰款的罰款,該禁入的禁入,投資者需要一個乾淨的市場。

“除了把上市公司監督好,更重要的是透過IPO和定增來引入新鮮血液。”管清友說,IPO應該常態化,不應被當作調節市場的工具。現在企業越來越複雜,監管機構稽核和判斷的難度越來越大,壓力也越來越大,應該充分發揮市場力量來篩選。

管清友還建議要培養優秀的醫生,即成熟的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應該真正讓中介機構為自己的簽字負責,出了風險必須付出代價。”管清友說,國外的配售制度是個很好的參考,科創板的券商跟投機制就是很有益的嘗試。

宣告: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資訊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釋出的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新華財經年報#系列

資本市場三十年|王涵:註冊制和科創板強化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資本市場三十年|陳靂:資本市場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而蓬勃發展

資本市場三十年|楊德龍:改革推動A股市場不斷走向成熟

資本市場三十年|邵宇:“開放”和“創新”是今後發展的關鍵詞

資本市場三十年|田軒:註冊制改革是中國資本市場重要頂層設計

【來源:新華財經客戶端】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37 字。

轉載請註明: 資本市場三十年|管清友: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印象深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