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SHEIN:千億美元“隱秘獨角獸”如何讓風投狂賺“千倍”

導語:時裝電商SHEIN,一家隱秘的獨角獸公司,深受包括集富亞洲、紅杉資本、IDG資本等眾多投資者的青睞。4月8日,有關其融資訊息再次傳出,而此次融資後,估值或達千億美元,這也意味著潛伏在SHEIN背後的機構將收益頗豐。

正文:

SHEIN融資再現新動向。

4月8日,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跨境電商SHEIN正在籌集最新一輪至少10億美元的融資,而該輪融資後,SHEIN的估值將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

據悉,私募股權公司General Atlantic領導此次融資,此外,本輪的其他投資機構還包括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紅杉中國。

這並非SHEIN首次融資,早在2013年,其便開啟融資之路,截至2020年8月,已完成5輪融資。在此背景下,公司的估值也隨之“水漲船高”,從最初的2500萬美元一度飆升至2020年的150億美元。

僅隔不到一年時間,估值又被傳出將可能達千億美元的訊息,同時意味著SHEIN或成為繼位元組跳動、螞蟻集團、SpacX之後的又一家千億美元獨角獸公司。

在估值日益暴漲的背景下,一旦SHEIN成功登上資本市場,背後的投資機構將賺得“盆滿缽滿”。

估值或達千億美元

跨境電商SHEIN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其最新融資“浮出水面”,這次估值獲達1000億美元(約6362.9億元人民幣)。

若SHEIN此次融資成功,將會躋身全球獨角獸第一梯隊,成為全球第四大獨角獸公司。據胡潤百富2021全球獨角獸排行榜顯示,全球前三大獨角獸公司分別是位元組跳動、螞蟻集團、SpacX,估值分別為2.25萬億元、1萬億元以及64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8月的一輪融資中,SHEIN的估值僅僅為150億美元,排在全球獨角獸榜單的20名開外。也就是說,短短一年半的時間,SHEIN的估值翻了近7倍,增長速度在全球所有初創公司中遙遙領先。

與全球三大時裝連鎖企業Zara、H&M、UNIQLO相比,顯然SHEIN更勝一籌。

具體來看,Zara母企Indetix 市值約676億美元、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市值約530億美元、H&M市值約230億美元。這意味著SHEIN估值已經超過Zara和H&M的市值總和(兩者市值合計約為906億美元),SHEIN將成為消費領域第一家問鼎千億美元的網際網路公司。

這家風投或狂賺“千倍”

經歷數輪融資後的SHEIN,估值日益高漲,從2013年的2500萬美元一度飆升至2020年的150億美元,時至今日,第六輪融資“呼之欲出”,估值將可能達到千億美元。

回顧SHEIN的融資歷史,每一輪融資的背後都有眾多知名投資者的青睞。

2012年,SHEIN放棄原本的婚紗生意,轉而收購一個域名為Sheinside.com的網站,拉開專注於海外時尚單品市場的帷幕。彼時SheIn又進入中東市場,當年的銷售額就達到4000萬元。

知名VC集富亞洲“聞風而來”,SHEIN於2013年獲得其500萬美元A輪融資。

在資金的加持下,2014年SHEIN收購當時主要的競爭對手ROMWE,並將供應鏈轉移到廣州,在歐美地區建立海外倉。

僅隔一年,2015年,SHEIN迎來3億元B輪融資,投資者分別為IDG和景林資本,估值為15億元。彼時SHEIN再次“買買買”收購MakeMeChic以鞏固北美市場,直至2017年,SHEIN銷售額已破百億元。

自此,在銷售額的大幅增長下,SHEIN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關注,保持著一年完成一輪融資的速度。具體來看,2018年,SHEIN完成紅杉領投的C輪融資,估值升至25億美元。

2019年,SHEIN又獲得紅杉和Tiger Global 領投的5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飛昇至50億美元。

短短近一年半的時間,SHEIN於2020年8月再度宣佈完成E輪融資,這輪估值再次翻倍上漲,達150億美元。

至此,SHEIN在7年時間裡已完成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集富亞洲、紅杉資本、IDG資本、順為資本等知名投資公司。

在眾多機構的加持下,SHEIN的估值“突飛猛進”,若公司登上IPO“舞臺”,這些背後的投資機構將收益頗豐。

以知名VC集富亞洲為例,其是第一個下場投資SHEIN的機構,當時估值為2500萬美元,如今SHEIN估值或達1000億美元,這對於集富亞洲來說,無疑是一件益事。

不僅是SHEIN這一家公司,集富亞洲早在2002年便進入中國市場,主要投資具備高成長能力的中早期企業,至今在中國已投資超100家公司。

集富亞洲董事總經理、中國區主管潘瑞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目前集富亞洲在中國主要專注於大消費、前沿科技、企業服務、醫療服務和出海領域的AB輪階段投資。

“供應鏈+營銷”,SHEIN營收節節攀升

自2016年以來,SHEIN營收不斷增長,據國金證券資料顯示,由10億元逐步上漲至2020年的700億元,預計2021年營收達1040億元。

探尋營收接連暴增的背後主要是SHEIN在供應鏈模式與營銷方式存在一定優勢。

首先提及的便是供應鏈方面,SHEIN主要是圍繞服裝製造業中心廣州和國際港口來強化供應鏈能力。運用的是小單快反模式,也就是讓每一款商品起始只生產約100件,隨後投放到市場進行測試,只有受到消費者喜愛的款式才有大規模生產的可能。

拆解SHEIN:千億美元“隱秘獨角獸”如何讓風投狂賺“千倍”

SHEIN在創業之初,主要是從廣州的沙河、十三行等批發市場進貨成衣,透過亞馬遜等購物平臺銷往海外。但是生產資源不在自己手中,數量和質量、交貨時間都無法控制,會直接影響使用者的購買體驗。

於是,2015年,SHEIN在廣州番禺投資4家工廠,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供應鏈體系。據瞭解,番禺南村鎮是一個電商聚集區,多做服飾代工,較少自主品牌,SHEIN在此組成一張龐大的供應商網路,目前番禺一帶約有300-400家制衣廠均是SHEIN的核心供應商。

而SHEIN供應商如此之多在於其供應鏈存在的優勢:回款快、單量穩、入駐成本低。

中泰證券在研報中提到,SHEIN每週上新SKU(庫存)4萬-5萬款,爆款率為50%,這表示SHEIN銷量之大,也對供應商的單量有一定程度的保證。此外,回款快對於供應商來說至關重要。據資料顯示,SHEIN現在合作的工廠超4000家,平均賬期只需7-10天。

SHEIN包攬大批供應商,才能做到上新如此快、款式如此多。以快時尚行業上新週期來看,優衣庫是半年時間,Zara最快是14天,而SHEIN只需要7天。

嚐到甜頭的SHEIN在今年繼續鞏固供應鏈體系。廣州市發改委2月印發的《廣州市2022年重點專案計劃》的通知留下蛛絲馬跡,透露出SHEIN的灣區供應鏈總部專案落戶增城中新鎮,總投資150億元,總建築面積約330萬平方米。

對於電商平臺來說,佔據關鍵地位的除了供應鏈之外,還有流量。

社交媒體流量之大,自然是各家電商平臺的必爭之地,像Facebook 是最大社媒流量入口,使用者使用時長在32分鐘左右。

因此,SHEIN逐漸從Amazon平臺向以Facebook和Instagram為代表的社交媒體轉移,其在Facebook 上近2500萬粉絲,在Instagram上有超2200萬粉絲。

不僅如此,SHEIN還採取聯盟營銷的方式,根據銷售額的比例給網紅返傭,返傭比例可達10%~20%,由此獲取大量引薦流量。

據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SHEIN在Instagram相關標籤的帖子數量達到305萬條,互動帖更是高達6267萬條;同期在Facebook上的互動帖數量也超過245萬。

風光之下,SHEIN也面臨隱憂,衣服質量問題層出不窮、退貨難等逐漸被消費者所詬病。

因此,SHEIN又將目光轉向高階領域,推出SHEIN Premium,並在6月推出第一個高階系列產品。2021年4月,SHEIN將SHEIN Premium高階品牌升級為獨立子品牌MOTF,明確該品牌產品採用“更高質量”的材料製作,並上線全新的獨立網站,正式走上高階化道路。

但SHEIN的高階化之路走得並不順暢,價位維持在5至130美元之間,與SHEIN品牌的單價差距不大。以夾克衫為例,MOTF品牌的單價為74.99美元,而SHEIN的單價則為33美元。

流量表現也不及預期,據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在Instagram上有16.6萬粉絲,在Facebook上粉絲數量更少,僅有4000粉絲。

“供應鏈+營銷”的方式讓SHEIN在海外市場成長迅速,但現在面臨更重要的問題或許在於產品和口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20 字。

轉載請註明: 拆解SHEIN:千億美元“隱秘獨角獸”如何讓風投狂賺“千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