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被譽為“第五大塑膠”,因其卓越的效能而被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眾多領域。目前中國是全球聚氨酯最大生產國,佔全球聚氨酯產量的45%左右。聚氨酯製品種類眾多,聚氨酯彈性體是其中之一。聚氨酯彈性體為聚合物主鏈上含有較多的氨基甲酸酯基團的系列彈性體材料,是對其施加的外力消除後可以較好地復原的一種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彈性體按照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澆注型聚氨酯彈性體和混煉型聚氨酯彈性體,其中TPU規模最大。TPU行業是聚氨酯行業的一個分支,處於整個化工產業鏈的下游,更接近終端消費市場。
01
聚氨酯彈性體分類
TPU為一種聚氨酯彈性體制品,其生產所需的多元醇、MDI、BDO、己二酸、乙二醇等原材料均為石油衍生品或副產品,為石油化工下游產品。TPU為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的一個分支,是由二異氰酸酯、大分子多元醇、擴鏈劑三類基礎原料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
與通用的塑膠與橡膠材料相比,TPU具有硬度範圍廣、機械效能突出、耐高/低溫效能優異、加工效能好、環保效能優良、可塑性強、可設計性強、透明效能優異等優越特性,其既有橡膠材料的高彈性,又有工程塑膠的高強度。
02
TPU材料特點
TPU最早由德國拜耳公司於1958年研製成功,歐美主要化工企業相繼研發投產。20世紀70年代,日本引進德國TPU生產裝置,並將TPU生產技術傳入臺灣。中國大陸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接觸TPU生產技術,但一直未實現研發與工藝上的突破。90年代以後,隨著市場對TPU材料的需求增長,在歐、美、臺資企業進入大陸後,大陸一些企業開始進行TPU的生產、銷售。
03
全球及中國TPU產業發展歷程
得益於優異的產品效能,TPU在日用消費品、工業生產、醫療健康、國防軍工等多個國民經濟領域的市場需求大幅增加。近年來,我國TPU新增產能陸續釋放,2018年和2019年TPU開工率穩步提升,2014-2019年國內TPU產量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5.46%。2019年我國TPU產業規模繼續呈擴大態勢,產量約51.29萬噸。我國逐漸超越歐美成為全球最大的TPU生產和消費國,且年均消費量保持約10%的高速增長。
04
2014-2019年中國TPU產量走勢圖
2019年響水事件影響,政府加快化工園區整治,同時原材料異氰酸酯價格波動促使部分小廠生產成本提高,綜合影響促使國內部分小廠關停產能,國內TPU供給格局騰出部分空間。而包括華峰、巴斯夫、美瑞等老牌生產商不斷擴線、增產,加速搶佔市場,行業集中度持續上升。國內TPU供應商中,華峰集團和煙臺萬華產能佔據前位。
05
2019年中國TPU生產格局分佈
我國國產TPU生產規模雖然高,但是在細分領域卻缺乏優勢。尤其在中高階市場,巴斯夫、亨斯邁等跨國公司技術優勢突出,透過高效的管理模式在提升產品效能和品質的同時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佔據了國內中高階、高階市場的主要份額。目前我國大部分TPU生產企業由於核心技術優勢缺失、產品結構單一,新產品進度較慢導致市場競爭力整體偏弱,行業利潤難以有效提升。
TPU行業的技術發展方向、規模及競爭格局、增長速度、利潤水平等狀況直接取決於下游行業的市場需求。
資料顯示:隨著傳統橡塑材料逐漸被環保材料取代,TPU消費量將持續增長,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眾多領域。TPU主要應用於管材、薄膜、電子電器、鞋材、汽車配件、改性包膠、工業傳動、膠黏劑、電線電纜等領域。其中鞋材是TPU主要消費市場,佔據了TPU 40%的消耗量。
06
中國TPU下游應用格局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鞋業產地和出口國,產量佔全球總量的比重超過50%。而鞋底材料的技術創新,是鞋業界的重要創新點。與傳統鞋底材料相比,TPU效能優勢明顯,用量日益增加。其中,ETPU的回彈性和減震優勢突出,製成的鞋底可有效吸地面對足部的衝擊,提供優質的緩震效果。
整體來看,TPU行業具有原材料成本佔比較高、產品更新速度快、規格型號種類多、客戶需求差異化明顯等特點。因此,行業的利潤水平受原材料價格的波動、新產品開發能力、客戶服務水平等多種因素影響。隨著國內針對居民運動健康的政策和措施陸續出臺,以及居民消費者體育用品消費支出能力的提升,高科技運動鞋消費需求增長有利於提高TPU行業的應用空間,而另一方面,在高階市場如壓延級TPU、醫用TPU、耐高溫TPU等品種,國內主要還是依賴進口,隨著國產TPU企業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有望突破外國企業的壟斷,擴大國產替代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