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日益突出。基於中國金融市場的形成歷史和發展軌跡的新視角,可以揭示出中國金融市場的結構性和制度性缺陷。這些基礎性缺陷正是造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重要原因。
金融市場的結構性缺陷
第一,從資本市場的演變歷程來看,是為大企業和國有企業設立的資本市場
我國資本市場的起源最早的動因就是為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服務,從設立起資本市場就深深打上了為國企為大企業服務的烙印。90年代初設立滬深證券交易所,到1996 年末, 政府和國有企業絕對控股的公司佔全部上市公司的70 %以上(尚不包括國家參股和相對控投的上市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國共有A股上市公司3494家,股權性質為國企的有1065家,比例仍然達30%以上。
截至2018年10月底,透過資本市場融資的企業總計不到15000家(A股上市公司總數為3556家,滬深主機板上市公司共1903家,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919家,創業板上市公司734家, [1]新三板掛牌公司總數為10892家, [2]合計14448家)。目前全國大中小企業達到3133萬戶,其中98%以上是中小微企業,[3]透過資本市場融資的企業只佔企業總數的0.048%, [4]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規模與中小企業的體量相比更是微乎其微。資本市場並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為企業融資的作用,無法真正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第二,從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結構看,間接融資比重嚴重偏高
長期以來,以銀行業為主的間接融資始終在我國社會融資中占主導地位,與直接融資相比,間接融資的主導權掌握在銀行的手裡,融資條件,融資標準,融資規模,融資風險等主要由銀行識別和決定。銀行主導型經濟明顯地表現為直接融資比例過低。
從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來看,截止2018年10月,中國社會融資規模總額197.89萬億元,其中,以股票和債券(包括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為代表的直接融資33.75萬億元,佔整個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僅為17%。[5]從融資結構的國際比較來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在我國大概僅佔5%,而國際則達70%左右。
第三,從信貸市場的現狀來看,是為大企業和國有企業設立的信貸市場
我國商業銀行貸款主要透過客戶評級,業務流程等過程決定是否放貸。從客戶評級角度看,大企業、國有企業、行業龍頭企業、政府專案、壟斷企業和資源型企業都被列為總行級的戰略客戶和重點客戶,在貸款上都被優先考慮和關照。雖然並沒有歧視中小企業的貸款條款,但統一的評級標準或有限的分級標準,也就成了中小企業的難以逾越的融資門檻。以上分析反映在信貸市場的結構上,就出現了落差極大的不對稱性,2016年末,佔我國企業數量超過90%的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佔所有大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的比例為64.75%,也就是說,大企業貸款餘額佔所有企業貸款餘額的比重為35.25%。並且,在給中小微企業的貸款中,中小微國有控股企業又佔比43.7%,中小微私人控股企業僅佔比43.6% 。[6]由此可見,佔數量比重極少的大企業、國有企業卻一直在信貸市場中佔據較大的資源。
第四,從金融市場的整體結構來看,債券市場與股權市場比例失調
從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來看,截止2018年10月,股權融資佔比只有3.52%,債權融資佔比高達96.48%,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比約是27:1,與美英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債權融資與股權融資比例過高。在企業槓桿率高企的當下,提升股權融資比例已經成為了解決中國經濟中融資問題的關鍵渠道。高槓杆是宏觀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在實體部門體現為過度負債,在金融領域體現為信用過快擴張。債權融資比例過高,不但導致企業負債率過高,增加企業財務風險負擔,削弱企業競爭力。而且,還會加大企業財務風險。
第五,債權融資結構畸形,短期債權比例過高,融資期限錯配
2016年末,金融機構對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餘額為33.04萬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為39.61萬億元,可見短期貸款佔比仍達45%以上。[7]而中小企業多處於創新創業早期,表現出設立時間較短,經營和治理多方面不成熟等特徵,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相對審慎,顧慮更多,因此在整個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中短期貸款處於更高的比重。由於在我國信貸市場中,銀行處於相對壟斷和市場主導的地位,企業的需求伴隨企業弱勢的談判地位,不能完全反映到銀行的產品設計中。銀行也從未從根本上反思這是否符合企業的真正需求。導致約80%的長期投資無法從金融系統獲得長期融資,只能藉助於滾動的短期融資,從而中國在宏觀層面和企業層面上均表現出嚴重的期限錯配。
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戰略思路
在國內外經濟環境日趨複雜的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可以從三個階段三個視角去思考。
短期來說,緩解壓力,穩定局面
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下,要穩住經濟發展局面,穩定企業經營環境。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實施差別化貨幣信貸支援政策。要延長企業貸款期限,提高五年以上貸款比例,保持企業經營穩定,不受倒貸侵擾;對產能過剩行業也要區分不同情況,避免簡單的“一刀切”,避免隨意抽貸、斷貸。增強信貸政策的靈活性,提升逆經濟週期信貸服務水平。
中期來看,完善市場,深化改革
全面推進資本市場各領域的市場化,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改革中長期信貸市場,大力發展貨幣資金市場,建設發展金融品衍生市場。在進一步發展深滬兩市主機板市場的同時,繼續最佳化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市場以及完善新三板制度體系,發展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抓緊推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積極推動地方各類股權融資規範發展。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主體,發展中小民營金融機構。支援民營銀行和其他地方法人銀行等中小銀行發展,加快建設與民營中小微企業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
長期來看,放寬視野,改變理念,開拓進取
在完善我國金融市場條件下,要全面利用好投資、消費和國際貿易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在宏觀上為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和投融資提供更好的環境。建立“敢貸、願貸、能貸”的長效機制。增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可持續性。遵循和倡導“競爭中性”原則,構建統一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最佳化稅收環境,完善中小企業徵信制度,加快建設與經濟發展相匹配的社會信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