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如何理解“一切皆服務”

6月17日,在以“用服務驅動產業升級 數字化時代的新藍海”為主題的“雲上會”上,施耐德電氣副總裁、服務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陳蔚蔚,申鐵資訊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平,金茂(上海)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文明,浙江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吳曉波等嘉賓共同探討了專業服務在企業數字轉型中的作用與價值。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藉助“服務”取得數字化轉型成功,行業對服務機構也越來越認可。國際資料公司IDC釋出的白皮書顯示,89%的企業表示服務帶來了積極影響,且有助於達成目標,40%的公司認可在服務在改善其產品質量和效率方面的價值。

吳曉波認為,在數字化大背景下,服務業務已經被賦予了更多核心、產生更多可能,“以前講產業價值鏈、上下游貫通,企業只需要做好分內的工作,現在則是價值網路,企業不僅要做好自己,更要提供全方位的精準服務。”

吳曉波表示,在這個過程中,專業服務機構的介入非常重要。“變化僅靠一方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內外合作,從而進入共創、共建、共享、共贏的新體系。企業需要從封閉的單一系統中解放,才能跟更多合作伙伴創造價值。數字化服務市場的加速發展已經成為趨勢,服務機構將加大技術投入並調整其流程以實現遠端的監測、管理和維護。作為企業管理者,唯有儘快轉變思維,借力服務,才能儘早完成數字化轉型,保持企業競爭力。”

作為高鐵以及商用建築領域的領導企業,申鐵資訊工程有限公司、金茂(上海)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均較早進行了數字化轉型的嘗試與探索。如在申鐵資訊的努力下,上海虹橋火車站客運裝置設施資訊化、智慧化管理系統已逐步成型,初步實現了裝置執行狀態視覺化監控,裝置故障預警、報警,裝置檢養修數字化管理等,同樣透過為配電系統增加監控功能等方式,上海金茂大廈也在一步步向智慧樓宇邁進。

“很多企業想要把一些基礎設施裝置連線起來,進一步資訊化、智慧化,以最佳化管理,為決策提供支援,但難點在於之前很多資訊化的工作都是相對獨立的,缺乏有效橫向或者縱向打通。”鄭文明說,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要有整體意識,而不僅僅是區域性改造,要藉助服務來串聯專業的人才和適合的技術手段。

王平表示,跟其他企業一樣,申鐵資訊在轉型時也有過困惑,“原來有一些為了適應轉型的變革措施其實停留在表面上,但現在的形勢下,我們迫切需要能夠在合理投入下取得能夠落地的方法和措施。”

在服務機構的支援下,申鐵資訊開始對自身數字化流程重組。“得益於施耐德電氣在配電裝置改造以及大型耗能裝置的執行改善方面提供的寶貴意見、措施,申鐵資訊已經在裝置運維的效果和裝置狀態精準的預測、監控上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王平說。

IDC的調研資料顯示,儘管約75%的企業已經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但只有25%的企業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太多企業因為準備不足或忽視潛在風險而導致轉型失敗。

企業之所以在數字化轉型中陷入困境,很大原因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若專業服務企業能給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全景圖和清晰的轉型路徑,幫助企業看清自身定位,則能避免諸多問題的發生。

“企業首先要評估內部是否有滿足需求的恰當水平的專業技能,然後再確定這些任務是否已經讓內部的專業人才、技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陳蔚蔚說道,“如果還無法滿足轉型需求,企業可以藉助全面的、可擴充套件的服務組合來解決自身轉型路徑不明晰、內部資料孤島以及運營成本高、轉型效率低下等問題。”

施耐德電氣幾十年來始終致力於數字化轉型升級。“數字化轉型是挑戰也會有一定風險,但施耐德電氣憑藉不斷擴充套件、豐富的行業經驗與案例累積,能夠幫助客戶提高設施運營的效率和彈性,降低運營風險,實現包括降低運營成本、資本支出在內的諸多成果。”陳蔚蔚表示,憑藉全生命週期的定製化服務以及覆蓋所有核心產品領域的廣泛服務組合、數字化和遠端監測服務,施耐德電氣服務業務能夠應對各種挑戰,保障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乘風破浪”。(經濟日報記者 袁勇)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95 字。

轉載請註明: 數字化時代如何理解“一切皆服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