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電子副總裁張慧海談全新一體化機構投資交易平臺:類似一臺“整車”,可以接入各種服務零件
伴隨著券商業務機構化、服務專業化的潮流,如何滿足機構投資者對於多市場全品種、多交易中心、極速交易等專業化服務需求,打造有效的技術服務平臺和自身差異化特色服務,是每一個尋求突圍的券商需要面臨的問題。有報告分析,到2025年底,機構業務將佔券商交易總量的65%~70%,機構將成為市場流量主體。
5月21日,在2021外灘量化峰會上,恆生電子推出全新一體化機構投資交易平臺。據瞭解這個交易平臺是基於高效能平臺LDP,透過軟硬體整體調優,滿足專業機構投資者對於極致交易速度的追求。除極速之外,還具有開放性、外掛化、視覺化等優勢。
會後,恆生電子副總裁張慧海、恆生電子產品專家楊彬、恆生電子解決方案專家袁奇等人接受了財聯社的採訪。在採訪中張慧海形象的把這個平臺比喻成一個整車:極速交易或者極速行情,僅僅是券商或者私募業務場景裡的一個環節,它就是一個交易指令執行的環節,上面還有很多的服務,包括接入的服務、演算法、策略、資產管理的服務等。恆生在做整車的時候,會先做好一個車架(LDP),在此之上可以接恆生的部件,券商也可以裝他們自己的零件,也可以讓自研的演算法和策略接進來,也可以支援用第三方的演算法嵌入到交易裡,從而提供差異化的服務給機構客戶。
財聯社對恆生電子副總裁張慧海等人的採訪實錄如下:
為量化私募賦能方面
財聯社:新一代LDP取名“高效能”是什麼原因?高效能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是不是代表了一個技術的巔峰?
張慧海:主要是為了區分以前交易的處理速度或行情的處理速度。我們覺得高效能會把公司的交易、行情處理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所以就成立了聯合專案組,叫高效能聯合小組,主要的功能是構建新一代的交易基礎設施,目標是將交易從毫秒級提升到微秒級,並向納秒級邁進,這就是量化的指標了。
財聯社:交易效率和速度的加快對私募的哪些策略最有效?
張慧海:從私募本身來說,不是所有的業務場景都需要這麼高效能的交易,有一些業務場景,比如需要搶單的、交易頻率比較高的、日內交易等,只有這些場景需要用到高效能。但往往這種高頻交易的交易量特別大,放大倍數比普通的私募股票交易好幾十倍,他們是券商心目中的優質客戶,所以對這塊非常看重。
財聯社:監管部門是不是對這種高頻交易有一定的約束?
楊彬:高效能不能簡單理解成高頻,實際上高效能解決的是整個機構客戶交易過程中執行環節的問題。執行取決於幾方面,比如說執行效率、成交率。另外可以解決組合策略滑點問題。為什麼要用演算法交易?演算法交易能減少它的滑點,側面提高它的收益率。好的演算法,甚至可以幫助公募基金、量化基金提高1%、2%的收益,所以它對業務是有幫助的。
而高頻交易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有爭議,這是取決於市場公平性探討的問題。所以,高頻交易是非常小眾的群體,但它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財聯社:恆生電子是如何為量化私募做交易賦能的?
張慧海:我們更多是從業務需求出發為量化私募賦能。比如一體化風險控制,在交易過程中私募要看整個盤子的淨值、回撤等,但是資產又分佈在多個券商,同一只產品分佈在多個平臺上。現在大部分券商為私募打通的僅僅是交易,雖然交易通道打通了,但資產、風控等並沒有打通。
而恆生不僅服務於券商,也服務私募、信託、保險、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客戶,很多客戶用的系統也是恆生提供的。比如,我們和信託AM3直接對接,它的資產風控就可以直接對接進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O32直接跟我們現有的基本服務平臺對接,也能把相應的管理能力直接對接進來,可以在這方面幫助客戶。
券商自研極速交易方面
財聯社:這兩年券商都在發展極速交易系統,量化在私募發展得比較好,券商是這兩年才開始做極速交易系統,您覺得在券商這邊的發展前景怎麼樣?而在發展上也不平衡,不知道您怎麼看待目前行業的這種發展?
張慧海:我覺得極速交易是一場新的軍備競賽,沒有最快,只有更快,真的是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能力。一開始,大家還是在軟體鏈路的層面調優、想辦法,目前已經開始在硬體方面發力,把硬體FPGA技術、GPU技術應用起來。這樣的話,整體的投入會非常高,可能有些券商在這方面不一定會投入那麼大。
財聯社:您覺得這種技術投入大概是多大的成本?行業有沒有個平均值?
張慧海:每家供應商不同,基本是以服務的模式提供的,比如一塊FPGA卡一個月多少錢,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比軟體高出很多。確實有一些業務發展得比較快並且有相應業務場景需求的,就會用上相關的技術。有一些券商可能沒有這樣的客群,或者說本身對成本的考慮比較多,可能就不太會用這樣的系統。
財聯社:券商搭建極速交易系統,您覺得在引入第三方廠商的前提下,券商和券商之間有什麼差異化?
張慧海:恆生的LDP的低時延匯流排是一個開放式的架構。只要符合相應的通訊協議,各種各樣的演算法和策略、自研的模組和自研的風控都可以接入進來。所以,即使不同券商使用的都是恆生的統一的機構服務平臺,但裡面每家嵌入的模組都是不一樣的,從而形成券商自有的特色服務。
比如每家的風控要求程度不一樣,需要嵌入的風控管理模組就不太一樣;或者說自己有一套投資策略也想接入進來,在執行過程中幫助我們提高收益率;或者說券商有一些自己的演算法,能夠降低衝擊成本和交易成本,也可以把它接進來。甚至一個券商的系統裡,既有恆生的演算法,也有第三方的演算法,又有券商自研的演算法,每筆交易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演算法執行。
基金投顧業務方面
財聯社:恆生電子在券商開展公募基金投顧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袁奇:我們已經為很多獲得了公募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的金融機構提供解決方案,同時很多正在積極申請後續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的金融機構,也選擇恆生作為他們基金投顧業務的軟體供應商。
在為機構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我們的公募投顧解決方案也在不斷迭代,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覆蓋策略生產、組合管理、營銷展業、投顧交易、策略監測、業績跟蹤和投顧服務的全流程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像恆生電子旗下子公司商智神州研發的資產配置系統,屬於公募基金投顧裡最核心的一套系統,可以實現組合配置的有效性,為業務賦能。
財聯社:在和他們合作過程中,覺得券商在基金投顧方面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袁奇:券商對公募基金投顧的整體投入還是比較大的,包括組織架構的調整,包括產品的引入、產品的組合,都要專業的人士、專業的團隊,還需要一些隔離,所以從規章制度上,券商也要進行調整。有些大券商本身就有一些私人銀行的業務,在此基礎上改一改就可以做了;而有些券商沒有私人銀行業務,就要重新建立這套體系。
不過恆生有整體的公募投顧解決方案,除了給券商提供技術方案之外,還有諮詢的價值,幫助客戶把整套體系搭建起來,將來這套體系也可以遷移到私人銀行業務。
財聯社:您覺得券商在投顧業務中有什麼優勢嗎?
張慧海:券商的優勢是對產品的理解和穿透式的分析。相比其他金融機構來說,證券公司更懂二級市場,做配置的時候會更瞭解其中的風險和收益,做更好的組合評議。 另外,交易通道在券商手中,券商還有專門的研究所、投資機構。所以,我覺得券商做投顧業務是非常有優勢的。
財聯社:您覺得基金投顧業務中,跟券商和公募合作二者有什麼不同的點?
張慧海:可能是配置產品選擇方面。在公募投顧領域裡,券商算是中介方,會配置多種多樣的底層產品。公募基金有自己的產品,資產的組合與配置方面,會偏向於配置自己的內部產品。
此外,券商在公募基金投顧業務的基礎上,還可以繼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可能會配置私募,這個體系將來會繼續往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