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來了,碳達峰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雅君)作為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碳排放的一種有效措施,中國的碳交易市場一直備受關注。

7月14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全國碳市場相關建設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一週之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於7月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而早在10年前,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已相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

7月13日,在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上,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0年度報告》(以下簡稱《2020年度報告》),同時,與會專家們圍繞“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了深入探討。

碳交易來了,碳達峰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現場。新京報記者 馮雅君 攝

所有討論指向一個相同方向:碳達峰碳中和究竟該如何實現?碳交易來了,碳達峰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以產業為依託,構建低碳體系

2020年9月,中國作出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

“我們的碳排放實現了下降。2020年底,中國單位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了48.4%,與此同時,全國能源結構不斷最佳化,202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了15.9%,煤炭佔能源消費的比重由2005年的72.4%降到了2020年的56.8%。”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論壇上給出了一組資料,“中國對煤炭消費的依賴顯著下降。”

據《2020年度報告》,為踐行“雙碳”承諾,國家各部門陸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編制。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自然資源部制定印發《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納入規劃指標體系;工業和資訊化部組織編制《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大力推進綠色船舶和綠色製造。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看來,目前所談論的“氣候變化”的時間範疇不是以萬年或者百萬年來計算,而是指幾十年或者百年尺度內的氣候變化,“是非常緊迫的事”。

因此他提出要構築以產業為依託的低碳體系建設,比如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能源體系的核心內容,是構建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體系,不僅僅要有光伏的裝置,還要把儲能、智慧電網等一起做起來。”王毅表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包括未來我們可能要制定燃油車退出的方案,新能源車要考慮完全不依靠現有的化石能源來推進。”

協調“綠色”與“金融”關係,打通市場關聯度

《2020年度報告》中指出,2019年以來,中國政府持續完善制度建設、應對氣候變化立法和標準制定,這其中就包括“推進綠色金融體系建設”。

“‘綠色’和‘金融’存在著很多不一樣:綠色是一個公共產品,而金融是利潤導向;綠色具有不確定性,金融卻要求風險最小化;綠色往往很多是無形資產,但金融是以有形資產來衡量的。如何去協調好兩者間的關係,是綠色金融推動低碳發展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論壇上,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參事劉燕華分享看法稱,“綠色金融的目標是形成利益共同體,分享增量,而不是分割存量。”

早在2017年12月,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承擔了亞洲開發銀行的京津冀大氣汙染減排與區域防治基金專案,自2015年起歷經近三年時間穩步推進基金落地。

據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總工程師朱慶鋒介紹,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在專案推進中進行綠色金融創新,從整個區域減排來統籌規劃,運用亞洲開發銀行12億元人民幣的基金帶動了21億元的社會投資,比如,實施了產區節能環保改造專案,整個專案每年減碳40萬噸以上。

“碳市場和金融市場之間的碳密度比較懸殊,我們發展碳金融,就是要打通它們的產品和服務市場,主動形成不同相關市場的傳導效應和關聯度,實現區域性的和一般的市場均衡。也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市場機制的引導作用,吸引減排投資,實現整個經濟體的綠色低碳轉型。”能源基金會執行長兼中國區總裁鄒驥表示。

加快推進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

“提到綠色金融,特別是碳金融,不得不提到碳交易和碳市場。”劉燕華說。

今年7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於7月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早在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7個省市相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根據《2020年度報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7個試點碳市場配額現貨累計成交量約為3.68億噸二氧化碳,累計成交金額約81.28億元人民幣。

在劉燕華看來,碳交易意味著把碳的排放轉化為了一種環境成本,“它是作為一種資源有償使用的,也是今後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碳交易的目標,是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碳排放。在“減少碳源”之外,國家林草局生態保護修復司一級巡視員郭青俊提到了減緩氣候變化的另一種途徑——提升林草的碳匯能力。

據瞭解,“碳匯”和“碳源”是一對相對概念,碳匯是指透過植被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碳源則指產生二氧化碳之源,它既來自自然界,也來自人類生產和生活過程。

“我們說推進減排過程,但最終我們不可能做到零排放,減排的邊際成本會越來越高,在這個時候林草行業的碳匯作用就凸顯出來了。”郭青俊介紹說,“森林是整個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最新測算資料顯示,全國森林的碳儲量是645億噸,林草的年碳匯量是11億噸。”

“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提高森林質量,提高林草碳匯的中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視固碳。溼地、泥炭地是中國千百年來形成的碳庫,但如果保護不好,反而會成為碳源,所以林業要加強對森林、溼地、草原等的保護。”

在同期進行的另一場關於氣候變化的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戴永久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十多年前我到江西去,江西有個‘山江湖開發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當初他們立了一個理念,對於鄱陽湖,治湖先治江,治江先治山,治山先治窮,治窮先治愚。目前不管我們討論碳達峰、碳中和還是綠色經濟,學界在深入研究的同時,也要對公眾進行科普,讓大家知道國家行動背後的科學支撐。”

新京報記者 馮雅君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世輝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88 字。

轉載請註明: 碳交易來了,碳達峰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 楠木軒